皇后 妃 贵妃 和嫔 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1、皇后简称为后,是世界历史上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正配的称号。“后”与“後”,古已有之。“后”字原指君主,以前的夏启就称作夏启后,后引申指“君主的妻妾”,这是一个位份、称谓,而不仅仅是”皇帝后面的女人“。 

2、妃,本意是中国古代皇族太子、王、侯的正室。后来延伸泛指皇帝侧室。唐宋两朝时,改三夫人为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等为正一品,位在皇后之下。

3、贵妃,皇帝妃嫔封号之一。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于孝建三年始设,地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其中唐玄宗初年曾停置,旋恢复。渤海称王之妻为贵妃,则相当于中原各朝皇后。历代贵妃中最有名者为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

4、嫔,古代妇女的统称,本义为帝王的女儿出嫁,亦是对妇人的美称,历史上有八嫔临御,指“僖嫔、端嫔、穆嫔、熙嫔、道嫔、通嫔、襄嫔、静嫔”。

扩展资料

皇后的产生需经过皇帝册立。册立皇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诏告天下,普天同庆,同时还有一项正式隆重的立后仪式。若是皇帝在登基前已有正室,则通常不另择人选,直接将正室纳入后宫,并册立为皇后。

但也有皇帝是先将正室纳入后宫,并先册封为嫔妃,待日后再进行擢升为皇后,如汉宣帝的妻子许平君先被封为婕妤,后立为皇后。但也不是所有结发妻子都能被立为皇后,如陈宣帝陈顼的发妻钱氏(钱贵妃)和唐朝唐宪宗的发妻郭氏(懿安皇后郭氏)。 

皇后在礼仪上与皇帝平等,出同车、入同座。在元旦、皇帝以及本人生日要接受百官的朝贺。皇后拥有自己的官署(如汉朝的皇后三卿),负责管理后宫,理论上皇帝的所有嫔御、后宫的宫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皇后

百度百科—妃

百度百科—贵妃

百度百科—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皇后(huáng hòu)简称为后,是世界历史上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正配的称号。

    妃,或称皇妃、宫妃、帝妃等,是中国古代皇帝侧室的一种,也是储君的正室的称呼,用于东亚诸多地区,如古代的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

    嫔,古代妇女的统称,本义为帝王的女儿出嫁,亦是对妇人的美称,如:嫔妇(国中妇人有德行者);嫔德(妇德);嫔俪(指妻);嫔则(为妇的准则);嫔息(妻与子女)。历史上有八嫔临御,指“僖嫔、端嫔、穆嫔、熙嫔、道嫔、通嫔、襄嫔、静嫔”。

    贵妃,皇帝妃嫔封号之一。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始设,地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其中唐玄宗初年曾停置,旋恢复。渤海称王之妻为贵妃,则相当于中原各朝皇后。明成化年间,明宪宗在其上另设皇贵妃,位降一等。清代沿用。历代贵妃中最有名者为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级别不一样。
大老婆明媒正娶的是皇后。只能有一个。
二老婆就是贵妃,地位还是比较高,再升级就是皇后了。
其他老婆就是妃,可以很多,
嫔排在妃后面了。
和军衔差不多,皇后元帅或者将,妃就是校,嫔就是尉,还有就是军士官姬。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2-22
这个也有问的,就是喝现在单位官德等级差不多!
第4个回答  2011-02-22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位居慈宁宫;母亲为皇太后位居慈仁宫;太妃、太嫔随住寿康宫 寿安宫;
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居住坤宁宫,但除了康熙的孝诚仁皇后和孝昭仁皇后居住过坤宁宫外 其余的清朝皇后都居住在东西六宫的某一宫 坤宁宫变成了祭祀的场所;
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但每个皇帝都好像超过了这个数)、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 东六宫指景仁宫 钟粹宫 承乾宫 景阳宫 永和宫 延禧宫 西六宫指储秀宫 翊坤宫 长春宫 永寿宫 启祥宫 咸福宫
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妃嫔分住东西六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