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出事故后,为何不能用海水冷却?

如题所述

我们以福岛事故为例,事故报告中提到事故发生后,外部电源中断,柴油发电机被淹,装置的电池只能维持余热排放系统两个小时。通过向堆芯中注入海水来冷却堆芯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通过这种方法,反应堆会被完全摧毁,并试通过这样的办法来确保核安全,就会错过了避免事故的最佳时间。


在上面的示例中,可以看出,事故发生后,通过注入海水进行冷却的方法既简单又粗糙,但是这是最有效的,但通常仅用作最后的手段。只有被逼入绝境的时候才会使用这种办法的。


核电站主要在海边建造,一方面取水方便,海水被用作第三回路的最终散热器,但是如果出现意外,通过注入海水进行冷却并不在考虑的范围里。海水中存在大量离子,这些离子会严重腐蚀关键的结构材料,因此,核电厂通常应使用除盐水。海水中仍然有很多微生物和藻类,如果这些东西连接到一起,则管道可能会堵塞。所以我们知道核电厂取水的时候都是需要清除海藻的。海水回流意味着即使保留了反应堆主体,反应堆也将会报废,这样损失就太大了。


核电厂生产的放射性物质寿命长,半衰期约为一百万年,并且对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的传播不是随机且不是扩散的,而是与洋流一起传播,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生物的身体中,然后人类捕捞海洋生物,就又进入了人类身上。可以说,海洋不但不能稀释它,反而可以将放射性物质带入人类社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0
海水中有大量的离子,对堆芯结构材料的腐蚀很严重,另外海水中还有很多微生物和藻类,附着在管道上也会堵塞管道,比如核电厂取水口每次大修都需要清除海藻。所以说,海水倒灌意味着即使堆本体得以保全,反应堆也报废了,整体而言损失太大了。
第2个回答  2019-12-10
因为在目前看来,海水引流的问题和冷却核电站后海水的去路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冷却后的海水如果被核污染,将会影响很多人的生命健康。
第3个回答  2019-12-10
那是因为海水里面的盐分太多,如果用海水来冷却核电站,会加速。金属器皿和设备的腐蚀。会使核泄漏的更多更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