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楼梦》,为什么我心里会那么难受呢?

如题所述

《红楼梦》一直都是一本神奇的书,断断续续从小学到大学到现在仍然可以继续看,不同时候看到的都是不同的内容,每个时期的经历与阅历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每次读下来的感受都会不同。

很多人都会认为《红楼梦》是一本很悲伤的书,特别读了好多遍之后这种悲伤的感觉尤其突出,大致这是走入读红楼的第二种境界了,就是看到书外的内涵,可是这不是最终的目的,红楼“以乐写悲,也要以悲写清醒”,不是一味偏执于毁灭的悲伤,更要了解如何重建。

第一境界,看懂书中的故事,理清人物关系

对于读《红楼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就是看书就是书,能够看懂书中的故事,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很好。

这个时候只觉得红楼就是一本很有趣的小说,可以看到宝玉等少年大闹学堂的顽劣,可以看到宝玉和黛玉爱情的美好,可是看到探春起诗社的精彩、湘云喝酒醉倒红药圃的潇洒,反正入目之处都是欢乐的事情。

即便偶尔看到一些悲伤,比如宝玉被打、金钏儿投井、抄检大观园的惨烈,可是这些往往都被一扫而过,或许是看不懂、或许是难以接受,总的来说这个时候就是舍不得悲伤,想要记住的都是欢乐的事情。

第二境界,看懂欢声与繁华之下的悲伤,即为不忍往下看

读《红楼梦》的第二重境界,就是能够看懂欢声笑语和盛世繁华背后的悲伤,这种状态非内心柔软、非读遍红楼的人不能了解,正是因为读进去了,所以才会明白其中的艰难和悲伤,不忍心往下再读。

《红楼梦》以四大家族作为描述的背景,其中创造的机会让众人齐聚贾府开展了大部分的生活叙事。虽然曹公早就说过朝代、地方和人物都是无据可考的,但是贾府所处的时代依旧是封建的时代,这个时候种种的规矩、束缚、偏见和压迫都是存在的,它们的出现给很多的女子带来的悲剧的命运。

她们都是天真烂漫的女子,可是在贾府的这个大染缸里,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这就是曹公特意安排了第五回宝玉游太虚幻境看到所有女孩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一个大家族的没落有时候就是悄无声息的,家族并没有突然遭遇横祸,就是子孙之间没有任何的建树,慢慢地就没落了。贾府的没落必然会给身居其中的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正如而后出家的宝玉。

读懂红楼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看懂其中的悲伤,看懂每个女孩子的命运和结局,因为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是不好的事,都是会直接将贾府导向悲剧的命运的事,就会莫名的悲从中来。可是这不是曹公想要传达的深意,如果只是悲伤这就误解了原意。

第三境界,了解悲伤之后的清醒,明白“好了歌”的深意

读《红楼》的第三种境界就是了解悲伤之后的清醒,能够明白《好了歌》背后的传达的意义,那么或许就能有一种跳脱,能够拓宽眼界和心境去发现和接受红楼中更为广阔的世界。

作者描述悲伤的往事,不是只是简单的叙述,其中包含着他的自责、悔悟和清醒,借着“甄士隐”一生的多次转折,这不就是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族由盛转衰的样子吗?可是在经历这些变故之后,甄士隐突然听到了“好了歌”,他发现了原来很多的事情一味的悲伤是没用的,要做到的是能够从悲伤中跳脱出来,能够去反省去改变去接受现实。

生活的顺其自然和随遇而安都是不得不学会的事,那么何必无畏的悲伤和偏执,能够做到都是事情就是反思过去,然后开始新生活。

正如读红楼,悲伤过后是清醒,这个时候悲悯之心不忘,但是也能够发现其中更为广阔的天地,只要愿意红楼需要了解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不要放下这本书,而该用心感受其中的种种。

总的来说,读红楼的三重境界,或许是都会经历的阶段,但是不管处于哪个阶段都是很好的样子,因为都能了解其中的意义,不身处其中怎么会有困惑,又如何会有清醒。但是正如“好了歌”一般,从最初j的懵懂读故事,走到中间的悲伤不忍再读书,走向重开书本发现其中那么更为广阔的天地,塑造重建的美好。

作者:二两半,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3
因为《红楼梦》是一个悲剧,金陵十二钗都是优秀的女子,但都是悲惨的结局。贾府的繁华鼎盛,到最后家破人亡,让人难免觉得悲苦。
第2个回答  2020-12-20
因为红楼梦里不仅写到了一个家族的盛况,也写到了一个家族从盛转衰的这样一种悲凉的过程。
第3个回答  2020-12-23
因为《红楼梦》其实就是一部悲剧,它描写了贾府的兴衰,同时也也描写了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悲催的爱情,令人心酸。
第4个回答  2020-12-23
因为你心太软……心太软……。没看透“石”“红”的契合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