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检测标准是多少?

如题所述

室内甲醛检测标准其实是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其相关规定是在打开柜子和抽屉等,封闭门窗12小时的条件下,甲醛的数值是0.1㎎/m³,苯0.11㎎/m³;甲苯0.2㎎/m³,二甲苯0.2㎎/m³,TVOC0.6㎎/m³。另一个标准是《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则是在打开柜子和抽屉等,是在封闭1个小时的条件下,甲醛0.08㎎/m³,苯0.09㎎/m³,TVOC0.5㎎/m³。

这两个标准有什么区别呢?主要在检测条件以及用途不同。后者看似0.08㎎/m³数值更低,但是封闭时间只有1个小时。这个标准主要适用于工程施工、工程检测及工程验收,对于日常家居生活而言,其标准是过低的,实际上并不适用。所以对于日常家居生活而言,遵循的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这个标准,也就是在封闭门窗12小时的条件下,甲醛含量在0.1㎎/m³以下。

而部分不良商家,则会利用消费者对甲醛检测标准的不熟悉,故意利用检测条件不同来赚取不正当利益。常见的作弊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偷换概念

有些商家会利用0.08㎎/m³这个标准来哄骗消费者,让消费者产生0.08㎎/m³数据比0.1㎎/m³更低的错觉,却故意隐瞒检测条件。从而让消费者认为其产品或者服务对于甲醛治理的效果更好,实则在签订合同或者质保承诺的时候却以《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为标准,一旦消费者反应过来被忽悠了,实际上也是投诉无门,只能认栽。换言之,想要达到这个标准,即使不使用任何除甲醛产品,大部分的新房也都是可以达到的,因为这个标准确实是太低了。

第二:偷梁换柱

这个比较常见于一些不正规的甲醛治理公司以及为了达到数据达标目的的不良机构和个人。对于不正规的甲醛治理公司而言,在治理前为了达到让室内甲醛检测数据超标的目的,从而让用户选择其甲醛治理服务,会让客户封闭门窗12小时或者更久的时间。而治理后则是让用户在开窗通风的条件下进行检测,以达到甲醛检测数据合格的目的。实际上来讲,在开窗通风的条件,即使是刚装修完工的房间甲醛也基本不会超标的。这无异于欺骗。

 

另外一类,则是为了让甲醛数据达标而进行检测的机构或者个人,人为的改变甲醛检测条件,比较常见于一些不良的房东,故意让甲醛检测机构在通风条件下或者封闭时长不足的条件进行甲醛检测,而甲醛检测机构只会对采样的样本负责,从而出具相关的数据或者报告。实际上这并不是甲醛检测机构责任,而是有人故意人为改了检测条件导致的结果。

第三:心理安慰

有些甲醛检测的产品,在使用时仅提示用户封闭2小时门窗或者根本没有对检测条件进行提示,这样让用户盲目的进行检测,实际上检测数据会有很大偏差。这样的检测结果也是不足以作为依据判断可否安全入住的。另外这些甲醛检测产品的准确性也是存在较大的问题,很多时候吹口气都会导致数据大幅的波动。这样的检测结果,用户真的敢相信吗?因此这样的检测产品仅仅是卖给用户一个心理安慰罢了,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因此对于甲醛检测而言,还是要找专业的机构进行测定,并弄清楚其检测条件,避免被不良的商家所坑骗,给自己和家人的居室健康留下隐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4
国家标准小于或等于0.10毫克每立方米是正常的,室内甲醛浓度超过正常值0.1算严重,因为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可知室内甲醛浓度超过正常值0.1就是超标了,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因素,甲醛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毫克/立方米, 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毫克/立方米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毫克/立方米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毫克/立方米,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达到30毫克/立方米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第2个回答  2020-12-15
1、2002年,由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颁布的标准,主要适用于住宅、办公场所,其中检测甲醛的执行标准是在密闭情况下12小时,达标数值为0.10每立方毫克。

  2、2010年,由建设部颁布的规范,主要适用于住宅等民用建筑的工程验收、污染控制等方面,其中检测甲醛的执行标准是在密闭情况下1小时,达标数值为0.08每立方毫克。

  目前针对住宅,这两种标准可以同时运用,并没有哪一个被废除。在一般家庭装修检测中,比较常用的是第一种。
第3个回答  2020-12-15
国家标准的甲醛含量不高于0.08mg/m3,0.09 mg/m3--0.3mg/m3轻度污染症状:易感冒,免疫力下降,早晨起床时喉干。
第4个回答  2020-12-1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