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抢先对比:特斯拉ModelYvs福特野马MachE

如题所述

作者 —— 咖加用户:开讴歌的欧哥

虽然特斯拉Model Y以及福特野马Mach E(后文用Mach E称呼)都上市了,但是Mach E在国内几乎没有试驾车,并且订车后还需要等待很久,所以这次对比被称为"抢先对比"也是没毛病的。

其实我一直对纯电动车有些抵触的,我也从来没有主动想去试驾纯电动车,主要是电动车刚兴起的那几年关于纯电动车的负面报道特别多,但是无论如何,纯电动车逐渐成为了新的趋势,在当下也应该好好去了解一下了。这个思想的转变不是最近产生的,早在将近半年前就有试驾纯电动车的打算了,当时最想试驾的是特斯拉,因为我听到不少人说特斯拉是目前开着最接近燃油车的电动车,并且驾驶性的标定非常好,特斯拉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毕竟以往电动车给大家留下的都是驾驶性极为崩溃的印象,从而我也想领略一波特斯拉的魅力。

之所以当时没有立刻去试驾特斯拉是因为我还想找另一个对手作为对比对象,毕竟这也是我试车的惯例——通过对比类似车型更明显的体会互相的差距,当时我脑海中想到的与特斯拉最接近的对手是福特野马Mach E,因为这台车也诞生于纯电动车平台,同时他挂的野马标让我觉得这台车可能在向大家暗示他具备一定的性能,这一点与特斯拉所展现的特点比较吻合,再就是他的价格与特斯拉入门车型有重合区间,所以我一直想等Mach E上市后与特斯拉进行一次对比。直到半年后的今天,Mach E终于有试驾车了,现在是时候把他们放在一起对比了。在Model 3Model Y这两台特斯拉入门车型中,我选择将Model Y放入本次对比中,因为Model 3已经上市了一段时间了,评过这台车的人也不少了,大家对Model 3的了解程度比Model Y更高,再就是Mach E与Model Y都是SUV,将这两台同样类型的车型进行对比更为合适。

在进入正文部分之前,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台车。此次对比的福特野马Mach E是四驱标准续航版,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测出的续航值为340KM,官方0-60 mph加速成绩是5.2s,配置等级是整个产品线中的最低配。

特斯拉Model Y是四驱长航版的,EPA测出的续航值为525KM,官方0-60mph加速成绩是4.8s。二者之间续航成绩有所差别,但是加速性能差别不大。

动力输出:都很好

因内燃机与电动机特性的差异,电动车在驾驶性上与汽油车差别最大的便是动力输出,我想这应该是大家对一台电动车最为关心的一部分之一。在此基础上,我更关心一个更深入的问题,这两台车是否有类似汽油车一样符合逻辑的动力输出?通过我的体验,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这两台车的动力输出不能仅仅用"正常"来形容了,"惊艳"来形容更为确切。

以前的评车的时候,我都是按照平顺性动力响应速度以及动力释放线性程度来评判动力总成表现的。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Mach E与Model 3的话,他们都可以给绝对的好评。他们都有着极快的动力响应,一旦踩下油门,动力会瞬间输出,整个过程中毫无迟疑。可能有人就会问了,这种快是不是那种很突兀的快?对此我的回答是"当然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不可能给出如此高的评价,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两台车都能做到在几乎所有工况下平顺的释放动力,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两台车都没有变速箱,避免了换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顿挫,除了先天的物理优势以外,二者动力介入的过程也被调教得极为自然,在动力介入的一瞬间,他们不会发生突兀的闯动,加上极快的动力响应,整个动力请求的过程一气呵成。在动力释放后,加速的过程依旧自然,虽然他们都是破百加速成绩在5s左右的车,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们只有暴躁的一面,他们的动力单元都能根据驾驶员踩下的油门踏板深度揣测出驾驶员需要的动力,想舒缓的开,只需以缓和的节奏踩踏油门踏板即可,这个过程中动力输出非常的温柔;想暴力的开,可以尝试迅速深踩油门,此时车内乘员会在一瞬间体会到刺激的推背感。综上可以看出,他们的动力不仅快,而且输出的节奏非常符合驾驶员的预期,让驾驶他们的人感到随心所欲。很多人觉得电动车最大的亮点是加速快,我认为这是先天的物理优势,不值得专门去称赞,真正值得称赞的是在加速快的同时能够聪明揣测驾驶员的动机,因为一台单纯加速快的车不一定会让车内乘员感到舒服,如果一台车加速度一直过大或者动力介入又慢又突兀的话,都有可能让人引起不适。如何将动力及时并平稳的介入,以及如何揣测出驾驶员在相应时机需要多大的动力强度,这才是考验调教水准的因素,Mach E和Model Y将这些因素考虑的极为周到,相比他们的加速成绩,我更欣赏他们动力输出的调教水准。

下面我再分析一下二者在动力方面有哪些不一样的特征。首先介绍一下这两台车有哪些模式可供选择,Mach E有三个模式,分别是Whisper、Engage和Unbridled模式,目前我还不知道这三者的官方中文译名,所以我将他们分别翻译成轻柔、参与和放肆好了。Model Y有轻松和标准两个加速模式。Model Y的轻松模式Mach E的轻柔模式逻辑相似,在这个模式下,电动机并没有释放所有的动力,加速的过程非常缓和,没有任何的推背感,虽然动力在此模式下不强劲,但是极快的动力响应以及线性的动力输出并没被牺牲掉。将Model Y切换至标准加速模式后,电动机能够释放出最大的功率,此时推背感参与到了加速过程中,与轻松模式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性格。Mach E的参与模式放肆模式也是同理,只不过Mach E这两个相对激进的模式所展现出的性格与Model Y的标准模式有些差别Model Y的加速度呈线性增长状态,也就始说这台车并不是在踩下油门的片刻就能获得最强的推背感,而是以一个均匀的节奏增加推背感的强度。而Mach E在深踩油门踏板的瞬间就会释放出最大加速度,此时伴随的是非常猛烈的推背感,在这之后的加速过程便保持在匀加速状态,也就是说在动力到来的瞬间产生了极为激烈的推背感后,后段的加速会因均匀的加速度变得缓和,同时在放肆模式下,Mach E还会产生类似V8野马跑车那样的模拟声浪,这个声浪也是可以关闭的。所以Mach E是瞬间提供最强的推背感,而Model Y提供有持续性的推背感。在这里还可以提一个Mach E的小问题,在低速走走停停的时候,如果以极其轻微的方式踩油门踏板的话,起步的瞬间可能会有一点抖动,不过这个现象只是偶尔有。

底盘:Mach E凸显质感,Model Y凸显隔绝感

其实这两台车的底盘都有个特点,那就是硬而不颠,当然,这个说法也不是绝对的,在有些情况下不是如此,我会在后文详细说。如何理解他们的硬而不颠呢?下面我来一个个分析。

先说Mach E,这台车在遇到震动的时候,减震器压缩的速度非常快这也是硬朗质感的来源,同时也意味着这台车的滤震非常彻底,路上的震动只需一次快速的减震器压缩动作就能完毕,从而车内乘员不会体会到车身姿态的一丝挣扎。在行驶过程中,这台车还有另一个原因让人体会不到挣扎感,那就是富有柔韧性的回馈感。有些车虽然在车身姿态的抑制上很在线,但是却忽视因此传入车内的生硬感。在Mach E上,底盘的回馈感并没有因为迅速的减震过程变得生硬,传入车内的震动强度其实并不大,主要功劳来源于悬挂系统对一部分震动的吸收,同时震动会以较为分散的方式传入车内,从而进一步分散了震动的强度。结合迅速的滤震动作,这台车在处理路面震动时具备一定的弹性,再加上震动被悬挂吸收一部分后,最终让这台车提供了富有柔韧感的行驶品质。不过Mach E的底盘并不完美,在低速状态下驶过较大减速带的时候会产生较强的震动,此时车内乘员会觉得比较,这一点表现的不如Model Y,对于Mach E而言算是个遗憾。

Model Y的滤震过程也非常干脆,不过达到干脆的方式与Mach E有些区别,Model Y在滤震过程中减震器的行程较短,与Mach E一样,Model Y的底盘也非常在状态,通过不平路面时,车身会立刻回归到平衡状态,整个过程中动静极小,行驶的过程中车身在所有维度都保持在异常平稳的状态,这也是为何这台车的底盘同样给我留下了硬朗的印象,不过Model Y回馈到车内的质感与Mach E所营造的柔韧感不太一样Model Y凸显的是隔绝感</str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咖加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