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训练的要素
(1)适宜
海拔高度高原训练的高度从理论上讲在1000—3000米都有效。低于2000米,低氧缺氧刺激较少,不利于充分挖掘机体的潜力;高于2500米,则机体难以承受较大的训练负荷,并不利于训练后的恢复。在2000—2500米高度训练,
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
最大摄氧量均由显著效果。我国运动员训练的高度多在1890米(昆明,中长跑、游泳,足球等)和2360米(西宁多巴,中长跑、竞走、自行车等。)
适宜的高度应该符合两个条件,第一是此高度能够对机体产生深刻的缺氧刺激;第二是此高度下运动员能承受比较大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2)适宜训练强度
适宜的训练强度是决定高原训练成败的关键。强度过低,刺激小,难以收到成效:强度过大,刺激深,对适应和恢复不利。
一般应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①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高低来定,水平高的强度可大些,反之则强度略小;
②根据比赛的强度而定,应安排部分接近比赛强度的训练;
③将高原训练的强度和下高原后的强度衔接起来,下高原前的阶段训练强度应提高;
④根据机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阶段来安排训练强度。
(3)训练持续时间
适宜的持续时间应该在3—8周。耐力性项目持续的时间长些,而速度和速度耐力性项目应稍短些。
(4)出现最佳训练效果的时间
目前普遍认为,长跑和马拉松项目的最佳比赛时间为下高原后4-5天;中长距离项目为10-14天;短距离项目为20-26天。我国游泳项目则多采取回到平原5-6周时参加比赛,以保证下高原后能有较多的时间加强速度和
力量训练高原训练的效果下高原后可保持3—5周的时间,而有的资料认为可保持45—50天。
5.高原训练方法与手段
高原训练方法主要有高住高练法、高住低练法、低住低练法、低住高练法、间歇性高原训练及模拟高原训练法等。
(1)高住高练法
指在高原居住,在高原训练。特点是能充分利用高原低氧环境,取得低氧训练的效果,但是训练强度不大。
(2)高住低练法
指在较高的高度(2500米)居住,较低的高度(1300米)训练。特点是既可以充分调动机体适应高原缺氧环境,挖掘本身的机能潜力,又可以达到相当大的训练量和强度。
(3)低住低练法(亚高原训练法)
指居住和训练都在较低的高度(1000米左右)。对于准备亚高原比赛所进行的适应性训练比较有效,同时可以作为高住高练法之前的过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