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勇者无惧,智者无忧,仁者无敌?

如题所述

仁者无敌出自《孟子》:“勇者无惧,智者无惑,诚者有信,仁者无敌” .
“仁者无敌”的意思是说,有仁爱之心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这是梁惠王在向孟子请教如何为政时,孟子说的话,见于《孟子》一书的“梁惠王上篇”.有一次,梁惠王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为国雪耻复仇?孟子说,只要能够施行仁政,以民为本,那么人民就会心甘情愿地为国效力.而敌国只是压迫和剥削人民,如果大王出兵征讨他们,必然是“仁者无敌”.“仁者无敌”的观点在《孟子》一书中多次被涉及.应该说,“仁者无敌”的观点是符合孟子的一贯思想的.孟子主张施行“王道”,即所谓德治仁政.他认为只要国家的治理者自身道德高尚、关爱人民,就能够感化天下的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从而自觉地归顺国君的统治.在这里,孟子强调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当然,孟子也并不否定“依法治国”,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这是说仅仅有了道德,还不足以治理好一个国家,因为道德不是万能的;从另一方面看,单纯依靠制定法律也并不能使老百姓自觉自愿地去遵循它,因为法律是要靠人去执行的.对于一个健全的社会来说,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恰似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
事实上,孟子的“仁者无敌”这句话,不仅仅是讲治国者的修养,其中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每一个人.就个人而言,道德人格的魅力也是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的.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是这个意思.所谓“仁者”,也就是有仁德的人.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也就是说:所谓“仁”者,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之道
表面看上去,道德似乎很柔弱,它的作用很有限,以德服人不如以力服人显得有力量、有效果.但从长远看,唯有仁德之人的所作所为,才能够足以感天地、泣鬼神、服人心.诚如孟子所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意思是说,以力服人,别人只是因为力量不如你,并不心服.而以德服人,别人就会心悦诚服,就象孔子的弟子对孔子那样.一切都可以腐朽,一切都可以改变,唯独道德本身有一种经得住时间淘洗的永恒力量.孟子所倡导的,正是这样一种崇高的人类精神.
"仁者无敌",指宽政,以仁德服众,换言之,宽以待人,以德感人,所以无敌;
"忍者无敌",指百事忍为高,只有有忍的功夫,才不至于乱性,才能在复杂中分析出简单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