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1-12-01
做事拖拖拉拉,迟迟不愿意开始,过程当中也是拖拖拉拉,弄这弄那,这边搞一下,那边搞一下,但是时间不等人,就这么白白地流逝,为什么我们做事情会拖拖拉拉呢?实际上,基本所有人都会有拖拉的情况,拖延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去有意控制,拖延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那拖延应当怎么破解呢?有没有什么能够缓解拖延的症状呢?下面,我们就推荐大家使用以下的5个方法用于对治拖延症。
方法一:减少一天当中抉择的数量
我们一天当中有很多大的抉择和小的抉择,每一天都离不开抉择,就像吃土豆好,还是吃西红柿好,这是一种抉择,吃饭,还是吃面,这也是一种抉择,还有一些大的抉择,今天我的工作内容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我们会耗费大量的精力来思考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这些问题,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
第一:提前计划好每天必须要做的是什么
第二:提前安排好自己第二天的事项
第三:安排好时间来做事
第四:对于手头上的工作,有明确的做事方式来完成。
方法二:提前做好计划,不做完美计划
我们需要提前做好计划,应用于实际生活,工作当中,但是不建议做完美的计划,因为太过细化的计划基本上实行起来的成功率比较低,实际上,我们如果能够完成计划中事项的70%以上,就可以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
最好是在每天睡觉之前计划好第二天需要做什么,看什么书,穿什么衣服,吃什么等等,这些都想好了,然后尽可能按照计划来实施会比较节省时间。我们可以把要做的事情大致分为:
重要,次要,无所谓来安排,保证重要的项目能够100%完成,次要项目尽可能100%完成,无所谓的项目看情况进行。
方法三:让自己选择好了以后,没有退路
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给自己两个选项:我不去做,我必须完成。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抉择做还是不做,但是一旦开始了就要尽可能完成它,而不是半途而废,这样在做这件事情的途中才会减少出现各种各样没有必要的纠结,或者跟随外部环境而分神等等的情况。
方法四:明确知道步骤
虽然做事计划不一定要完美,但是基本的步骤必须知道,比如说我们开冰箱拿西红柿,首先我们要打开冰箱,找出西红柿,然后拿出西红柿,最后关上冰箱,这就是我们拿西红柿的步骤,我们要知道这几步,才能够完成拿西红柿的这件事情,面对工作上,生活上的事情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明确知道步骤,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事情。
第五:营造良好的环境
我们不要少看环境,如果在一个赏心悦目的环境下,能够让身心得到放松,如果在一个能够让人专注的环境中,容易让人沉浸在做事的环境中,这对于克服自身拖延的问题能够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
通常,周围的人如果比较懒惰,自己也会慢慢变懒,周围的人如果比较勤快,自己也会慢慢勤快,周围的人如果比较上进,自己也会慢慢激发上进心,所以我们就如同白菜,放进染缸会变颜色,放进咸鱼堆里会变咸鱼,放进醋缸里会变酸,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不言而喻。
当然,并不是我们都要完全采纳以上这5个方法来解决拖延症,但是大家可以尝试使用以上5个方法试一试,看看拖延症是否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最后,我们衷心期望,所有的朋友们都能够断掉做事拖拖拉拉的习气,早日战胜拖延症,让人生充满动力。
第2个回答 2021-12-01
我觉得,如果你想改的话那你就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善,因为一般拖拉做事慢很大程度上就是天生的,比天生就做事快的人改正起来慢。所以你要发现优点,然后做改善。比如说,你做事慢,但是你不要做无效率的慢啊,你就慢慢的做,按照你自己的节奏,慢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要做得好。做事拖拉就不对了,这点还真需要改,就像其他回答者所说的,不管你愿不愿意做,你先做个10分钟,这样你就能做下去了。反正做事时,你先不要拖拉,先开个头,然后按照你自己的节奏完成有效率的工作,不要想着我做事慢而盲目加快速度,这样是违背了你自己的节奏。然后你还可以做事做的早一点,这样做事慢也不怕啦,因为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做事了。
第3个回答 2021-11-29
你是否做事喜欢磨磨蹭蹭,当天该完成的却拖到明天、后天……直到交任务的最后一刻才奋笔疾书?你是否遇到过做事情拖拖拉拉的人,尝尽等待的焦急滋味?
别轻视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拖沓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R·法拉利认为,做事拖沓是一种“心”病,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称为“慢性拖拉症”。
据调查,全世界很多人都患有“慢性拖拉症”。尤其在大学,由于作业的时间跨度较大,很多学生都会熬到交作业的最后时刻才开始动笔。这种不良的习惯而后被带入职场,工作任务一拖再拖,在上司的再三催促下心急火燎地草草了事,匆忙交差后又后悔有诸多不完善,就这样长期处于恶性循环的糟糕工作状态。
做事拖拉者没能养成遇事马上做、日清日新的好习惯,却总是把该做的事情一日日地往后拖,直至任务堆积如山,压力越积越大,身心疲惫不堪。然而,“拖拉一族”的心态并非千篇一律,让我们来抓几个典型。
惰性心理 这类人总把“明天做、后天做”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他们感觉不到行动的动力,把不喜欢的事、太费力气的事统统能拖则拖,想着“没关系,放在明天做会更好”,但到了明天,也未必能找到行动的动力,他们总想着“车到山前必有路”,于是得过且过,不到最后一刻就提不起精神来。而对于太简单的事情,因为容易完成,就更是磨磨蹭蹭,觉得到最后期限再去做也为时不晚。他们的一天可能会坐在电脑前,东摸西整,时不时去趟茶水间、卫生间,一样小东西也能琢磨半天,却唯独怠慢了手头上重要的事情,舍本逐末。这样的人自我约束能力差,懒惰的心理会成为他们人生前行路上的绊脚石。害怕去做 这被法拉利教授称为“逃避型”拖拉症患者。这类人对自己缺乏自信,没有把握,害怕做不好而迟迟不肯动手。特别是若个人能力受过质疑,这种逃避的心理就更容易占上风。其实,这类害怕困难而拖延的人,他们想象中的困难远比实际的困难大。比如,一个因为感到与客户谈判很困难而迟迟不肯行动的人,通常会把谈判失败的后果在内心想得远比真正失败了更严重,会试图通过拖延来逃避,或者希望能够在等待中从天而降一个完美的结果。事实上,拖延除了让自己越来越焦虑外,对于解决问题毫无帮助。然而,短暂的逃避却让恐惧感在等待中陡然俱增,结果更不理想。
享受最后关头“高效率”的刺激 这被法拉利教授称为“激进型”拖拉症患者。这类人有自信在高压力下工作,他们认为最后关头由于时间限制,会大大提高效率,如同绷得越紧的橡皮会弹得越高。他们自我暗示,在时间高压下,创作激情会被激发出来,灵感会自然闪现。他们享受最后期限时匆忙的感觉,而且能体会到征服挑战的另类满足感。事实上,这些都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急匆匆赶出来的成果,质量如何保证上佳?
过于苛求完美 这类人做事尽心尽力,但仍会拖拉到最后。因为他们总想精益求精,本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总觉得当下的处理方式不够让自己满意,导致时间上超过预期。这是典型的B型人格,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质量上的完美无缺。
时间管理能力差 这类人似乎永远在追赶昨天的脚步。他们可能做事分不清轻重缓急,往往挑轻松的、或自己喜欢的事情先做,把最重要的事情留到最后;或者在处理几件事情时,不懂得运用统筹安排的智慧,导致时间上的拉锯战。
做事拖拉者也许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应该做但又拖着没做的事情当借口。但可以肯定的是,拖拉不能使事情自动解决,随之而来的却是无尽的烦躁、自责、焦虑、后悔。
做事拖拖拉拉,从眼前看,使我们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质量也无法保证,个人信誉受损,上司会怀疑你的能力以及对工作的尽心程度,还会影响与周围人的关系,从长远看,会使我们形成懒散消极的性格,影响一生的发展。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深刻的古训让我们小心被拖拉耽误了青春。时间管理专家皮尔斯也警告说:“不要以为拖拖拉拉的习惯是无伤大局的,它是个能使你的抱负落空、破坏你的幸福甚至夺去你生命的恶棍。”做事拖拉已然成为影响人生健康成长的慢性毒药。
当然,这种拖拉的“心”病,并非你固有的个性,这是一种坏习惯,可以被克服的。针对不同的心态,在此支几招,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
第4个回答 2021-12-01
方法一:按计划做事,做有安排的人。(个人推荐)
1. 没人帮得了你,你只有自己逼自己。把要做的事做一个计划安排,相当于是项目拆解。比如今天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时候做完,就当给自己设置一个闹铃。
2. 当自己发现自己没事的时候,不妨把安排拿出来看一下,自己还有什么是要做,下一步要做什么,现在能不能做。这样有助于提高效率。
3. 建立一套任务体系,什么时候完成了什么任务,可以得到什么奖励,奖励最好是自己想要的,这样才有动力。
方法二:抱别人大腿
如果自己搞不定,那只有抱别人大腿了。如果你是个容易受他人影响的人,跟着一个没有拖延症的人一起混,搞不好你就可以摆脱拖延症的困扰哦!
方法三:找他人求助
如果你到了自己搞不定,抱大腿抱不住,那就只有找他人为你排忧解难了。贵一点,可找心理医生,不花钱,可以找知心朋友。,总之能找到排解你心里问题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