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十二节气及对应时间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节气有24个,而不是12个,其对应时间如下:

立春为2月3-5日交节;雨水为2月18-20日交节;惊蛰为3月5-7日交节;春分为3月20-22日交节;清明为4月4-6日交节;谷雨为4月19-21日交节;立夏为5月5-7日交节;小满为5月20-22日交节;芒种为6月5-7日交节。

夏至为6月21-22日交节;小暑为7月6-8日交节;大暑为7月22-24日交节。立秋为8月7-9日交节;处暑8月22-24日交节;白露为9月7-9日交节;秋分为9月22-24日交节;寒露为10月8-9日交节;霜降为10月23-24日交节。

立冬为11月7-8日交节;小雪为11月22-23日交节;大雪为12月6-8日交节;冬至为12月21-23日交节;小寒为1月5-7日交节;大寒为1月20-21日交节。

扩展资料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节气都是指的时刻,即太阳黄经等于15度时,便是清明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31
  正确的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时间,以2015年为例:
  2月4日 立春
  2月18日 雨水
  3月6日 惊蛰
  3月21日 春分
  4月5日 清明
  4月20日 谷雨
  5月6日 立夏
  5月21日 小满
  6月6日 芒种
  6月22日 夏至
  7月7日 小暑
  7月23日 大暑
  8月8日 立秋
  8月23日 处暑
  9月8日 白露
  9月23日 秋分
  10月8日 寒露
  10月24日 霜降
  11月8日 立冬
  11月22日 小雪
  12月7日 大雪
  12月22日 冬至
  2016年1月6日 小寒
  2016年1月20日 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9

    2月4日  立春;2月18日  雨水;3月6日  惊蛰;3月21日   春分

    4月5日  清明;4月20日  谷雨;5月6日  立夏;5月21日  小满

    6月6日  芒种;6月22日  夏至;7月7日  小暑;7月23日  大暑

    8月8日  立秋;8月23日  处暑;9月8日  白露;9月23日  秋分

    10月8日  寒露;10月24日  霜降;11月8日  立冬;11月22日  小雪

    12月7日  大雪;12月22日  冬至;2016年1月6日  小寒;2016年1月20日   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

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3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