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练习行书书法,哪个字帖比较好

如题所述

推荐四种!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ping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
《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麻纸本,行书 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天下第四行书——《圣教序》
《圣教序》全称为《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圣教序》为唐朝怀仁和尚集王羲之行书字而成,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是因为是由当时存世的王羲之真迹中直接摹写上石,所以历代书家倍加推崇。其书法高雅遒劲,笔势流畅,气韵生动,是学习行书的极好范本。我认为你最好用《圣教序》来练行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21

临摹碑帖,是学习行书的必由途径,又是学习行书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临摹碑帖,恰似水之无源、木之无本。古代流传下来的行书碑帖极多,现代书家的行书作品也不少,那么,如何择帖呢?

总的来说,现代的行书和古代的行书虽然都可以学习,但用来作为范本的行书必须是高水平的,符合学书者情性的以及与学书者所学楷书的风格相一致的作品。

第一,“取法乎上”。必须选择用笔精到、意态活泼、格调高雅、韵致优美、情趣丰富的碑帖作为研习对象,我们不能任意取一本字帖作为范本。学习行书,既可以从古人学到今人,也可以从今人上溯古人,博采众取,但今人的字帖鱼目混珠者较多,应该郑重选择。

第二,由于各人的口味不一,爱好不同,不合口味的往往不爱好,爱好的往往合口味。行书碑帖有多种风格,有的以神秀见长,有的以老辣为味,有的以雄浑取胜⋯…所以要根据自己的爱好择其合味之站,但又要符合如前所说的择好帖。

第三,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所择行书字帖的风格、用笔、结体要与自己所学的楷书有承传关系,在笔势上、结体上保特一致。这样,楷书的笔法、结体的功夫就容易过渡到行书中来。例如,学欧阳询楷书的,学王义之就比较容易上手,而学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楷书的,而行书选择王义之《兰亭序》帖,那么,这两种决然不一样的风格,对于没有深厚功底的学书者来说,几乎是要另立炉灶,用笔、结体就很难转换到行书上来。

第四,择帖还要注意法帖风格和自己的情趣性格相符,内向文静性格的人,若选择奔放雄浑风格的法帖来研习,未必是妥当和最佳的选择。

下面推荐两个经典行书名碑法帖,供您 参考。

怀仁《集王圣教序》

唐代行书碑刻,弘福寺僧怀仁集晋王义之 书。序、记二文后,又刻玄奘所译《心经》及润色、镌、勒诸人职官姓名。威亨三年(672)立。集字为碑始自怀仁,王氏书迹大都赖以此传。碑在陕西西安碑林,明清两代翻刻本颇多,存世以宋拓本居多,尚精良。

临习此碑时不仅需要注意王书的秀逸雅致,以韵胜出,亦须指出其由于是刻帖,比墨迹则多方笔、折笔,力量感又胜一筹。另外,由于是集字成碑,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章法上的问题(行气不贯等),临习中可稍加调整。

王义之《兰亭序》(神龙本)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义之撰并 书。《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 《临河序》 《禊贴》等。全文共28 行,324 字。有“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称。《兰亭序》摹本有多种,其中唐冯承素摹本,白麻纸,又称《神龙兰亭》。元代郭天锡称赞冯承素摹本云:

“书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艳,动心骇 目,毫铓转摺,纤微备尽,下真迹一等。”此帖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临习时,特别要注意线条之间的回环、连转和映带关系。其中,不仅要注重线条在纸面上的连带痕迹 (牵丝),更应体会其在空中完成的(不可见的)微妙的用笔动作。同时,也应关注字形内部、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三个层面上的空间关系。

第2个回答  2018-04-28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