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文物修缮原则是什么?

如题所述

古建筑文物修缮原则包括安全为主、风格统一、预防为主、旧料利用。

1、安全为主

古建筑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构件必有不同程度的风化或走闪, 查定案时应以建筑是否安全作为修缮的原则之一。

2、风格统一

修缮的部位应尽量与原有的风格一致。做到尊重古建筑原有风格、手法、保持历史风貌。

3、预防为主

修缮应以预防为主,经常对古建筑进行保养和维修,把积患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4、旧料利用

利用旧料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资金。从建筑材料的角度看, 还可以保留原有建筑的时代特征。

古建筑修缮最大的难点

文物修缮的难点在于对文物价值系统和全面的认知和研究。文物修缮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基于对文物整体价值的认识,尽可能地保护好这些真实的历史信息和价值,并使建筑能够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文物建筑修缮的复杂程度要远远超过对普通建筑的修缮。

在文物修缮的原则中,要尽量地保存文物建筑原有的部分,尽可能少干预、改动文物建筑。任何修缮其实都是一种改变,文物修缮,不是修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尽量地少改变它。

要尽可能避免变化,变化越小越好,尽可能多地去保留能够体现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或是文化价值的部分,要尽量把这些东西都留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古建筑文物修缮原则:
  (一)安全为主的原则
  古建筑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即使是石活构件也不可能完整如初,必定有不同程度的风化或走闪,如果以完全恢复原状为原则,不但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能降低了建筑的文物价值。因此,普查定案时应以建筑是否安全作为修缮的原则之一。这里所说的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是否安全?比如,勾栏经多年使用后,虽然没有倒塌,表现也比较完好,但如果推、靠或震动时,就可能倒塌伤人。二是主体结构是否安全?与主体结构关系较大的构件出现问题时应予以重视。如石券发生裂缝、过梁断裂等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与主体结构安全关系较小的构件出现问题可少修或不修。如踏跺石、阶条石的风化,少量位移、断裂,陡板石的少量位移。有些构件即使与主体结构有关,也应权衡利弊,不要轻易下手。如两山条石倾斜。如果要想把它重新放平,必须拆下来重新归位,这样山墙底部就有一部分悬空了,反而会对主体结构造成影响。总之,制定修缮方案时应以安全为主,不应轻易以构件表面的新旧为修缮的主要依据。
  (二)不破坏文物价值的原则
  文物建筑的构件本身就有文物价值。将原有构件任意改换新件,虽然会很“新”,但可能使很有价值的文物变成了假古董。只要能保证安全,不影响使用,残旧的建筑或许更有观赏价值。古建筑的修缮应“修旧如旧”已成为法则。这个法则包含着下列原则:能粘补加固的尽量粘补加固;能小修的不大修;尽量使用原有构件;以养护为主。
  (三)风格统一的原则
  经修缮的部位应尽量与原有的风格一致。以石活修缮为例,添配的石料应与原有石料的材质相同,规格相同,色泽相仿。补配的纹样图案应尊重原有风格、手法、保持历史风貌。
  (四)排除造成损坏的根源和隐患
  在修缮的同时如不排除损坏的根源和隐患,实际只能是“治表未治本”。因此在普查定案时,应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找出根源。在修缮的同时,排除隐患。如果构件损坏不大或无安全问题,甚至可以只排除隐患而不对构件做什么处理。常见的隐患有:地下水(包括管道)及潮气对砌体的侵蚀;雨水渗入造成的冻融破坏;树跟对砌体的损坏;潮湿和漏雨对柱根、柁头糟朽的影响;屋面渗漏对木构架的破坏;墙的顶部漏雨可能造成的倒塌,等等。
  (五)应以预防性的修缮为主
  仅以屋顶修缮为例。屋顶是保护房屋内部构件的主要部分,只要屋顶不漏雨,木架就极不容易糟朽。所以修缮应以预防为主,经常对屋顶进行保养和维修,把积患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六)尽量利用旧料
  利用旧料可以节省大量资金。从建筑材料的角度看,有时还能保留原有建筑的时代特征。
  在修缮时,人们或许对于旧石料舍不得轻易丢掉。而对于旧砖瓦往往重视不够。其实就砖瓦是大有用处的,现举例如下:
  (1) 合瓦房挑顶后可改做干槎瓦。
  (2) 合瓦或简瓦房可改做仰瓦灰梗。
  (3) 瓦房可改做棋盘心屋面或起脊灰背。
  上述这三种方法都不用添新瓦,而且还能减轻屋面的重量,为保留原本木构架提供了条件。
  (4) 用旧条头砖代替简瓦,裹垄后可“以假乱真”。
  (5) 用旧瓦做“瓦芭”,代替望板,经济实用。
  (6) 干摆、丝缝砖经重新砍磨后重新利用。
  (7) 即使是各种不同规格的旧砖混杂在一起时,仍然可以用来砌墙。尤其是外面抹灰的墙体,更没有必要全部换成新砖。
  (8) 用“外整里碎”作法。外皮用新整砖,里皮用不同规格的旧砖。
  (9) 旧砖“开条”。旧砖纵向分开,成为两块条头砖。这种方法可以是砖的数量增加近一倍。
  (10)以砖代木。常见作法为“硬山搁檩”和“硬山搁柁”作法。把木檩直接放在隔断墙或山墙上,不用梁的作法叫硬山搁檩。把梁直接放在墙或转垛上,不用柱子的作法叫硬山搁柁。硬山搁檩多用于有顶棚的房屋。硬山搁柁作法多用于后檐墙,且柱子不露明(俗称“土柱子”)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