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不努力都能学得很好,他们考完好高兴我辛辛苦苦学了这么久,感觉还是心里没底。

如题所述

其实中学学习总有个绕不过的误区,那就是总感觉有的人不怎么努力就能考高分。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误区呢?我想讲讲自己的个人经历。

我初中是一个典型的学霸,虽然所在的班级排名不高,但是我在班里总能拿到第一,年级也差不多十几二十名附近晃悠。但那个时候我的确没有周围部分同学用功,但是根据我发现,那些同学大部分是在“假”用功,也就是看起来很刻苦,但实际上效率不高,周围有点什么事就能让他分心。但是我不会,尽管我爱玩,当时我寝室里我买的漫画书、期刊杂志一大堆(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智能手机),但是每次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我还是很认真地完成的,很多作业我都提前在课堂上都做完了。后来回想起这段时光,我认为这一阶段我不那么努力和我小学的学习环境有关,我的小学语文、数学老师要求都非常高,经常普及初中甚至高中知识。我想我初中没有那么努力或许和这个也有关。

也正因为这样,到了高中,我就因初中没有努力,没有额外学习更多的知识导致显得平庸。高中我所在的班级是整个年级排名第一的实验班,周围的同学几乎都是佼佼者,在高一第一次月考我就只能排到班级中等位置。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心情该有多糟糕啊——从初中那么“优秀”的人刚到高中就这么平庸了。然后可以想象到,我当时拼了老命向前追赶,午休时间在教室里做作业,跑着去食堂吃饭,吃饭只用5分钟……可是结果还是一如既往的不理想,我的名次只是稍微前进了一点。所以我在心里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周围的同学明明没有我努力,可为什么他们还是能考这么高分呢?然后我通过观察以及询问这样的同学,结果得到了让我震惊的答案:他们不是不努力,而是他们努力的时候和样子你没有看到而已。就像我小学就接触过以后的知识那样,他们或是在初中或是在初升高的阶段就学习、了解了后续的知识了,所以在高中阶段学得就比较轻松了。另外,他们也不是不学,而是平时你在努力,以为他们在玩的时候,其实他们也在很努力、很刻苦地在学,而且他们有计划、有安排,效率极高。

了解到这点以后,我也释然了。因为我明白了即使我和他们智商上有差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一点不学就拿到好成绩,而我只能不断拼命追赶。后来的时日里,我放平了心态,我也开始学会有计划地学习,平时该学习就高效学习,累了就放松,而不会再充满抱怨和忿忿不平。

再后来我考到了一个还不错的重点大学,虽然和清华、北大还有一些差距(后来在北大读研,不过是后话了~),但是我还是很满意的。到了大学我才发现,原来初中、高中的很多知识都用不上,大学没有人要求你努力学习了,但此时却更需要自主性了,我这才发现我在中学养成的努力的好习惯在此刻是多么的珍贵。而反观中学里某些投机取巧获得高分的同学在大学里混得都不是很好。所以这也证明了努力的重要性。

唠唠叨叨讲了这么多,还希望题主没有看烦~最后给题主一些小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不要和别人比(我知道也很难),有条理、有计划地学习(每天列一张计划表、多做总结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另外,题主说到的“心里没底”其实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没到考试成绩出来前一秒每个人的心都是悬起来的,把这些情绪当做一种良好的体验吧~毕竟中学时光还是很短暂美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5
效率不一样,有的人时间利用的完整又高效,你看不见的时候人家已经偷偷学了好久,你和人家一块学习,相同时间人家能总结出更多的经验,这就是尖子生和优等生的区别。所以一直埋头努力不是很好的办法,不停总结学习规律,整改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超越以前的自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07
这就是传说中的智商压制懂不?一个人理解一道题为什么差距怎么大明明基础都一样?当然为什么每个人付出没有一样的回报?这完全是因为天赋不同。努力不成功没关系继续努力,总有一天都会成功!
第3个回答  2018-04-15
先天聪明加上后天正确的培养
甘罗12岁就当宰相了,能处理国家大事了……
一般的世家天才(平民百姓基本没人力财力培养),后天正确的培养,要20左右才能处理国家大事
主要是明师
所以,没明师的情况下,先天聪明是主要的!
聪明人一看就懂,愚钝人怎么学也弄不明白……
第4个回答  2018-04-15
天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题主可以放松心情,努力过就行了,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一定有结果,但是不努力一定没有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