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植桃树苗?

如题所述

桃苗快育技术在保证培育合格优质苗木的基础上,培育时间由传统的两年缩短为一年,育苗周期缩短一倍,育苗速度大大加快,效益成倍提高,同时也适应了市场的需要,从当年3月至11月落叶,经过8个月培育,成品苗即可出圃,亩产商品苗8000~10000株,每株育苗成本(不含种芽价格)0.2元左右,按目前市场价0.8元/株计算,每亩苗木全屯收入5000元以上,效益非常可观。

一、苗圃地的选择

选地势平坦,有排灌条件,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切忌重茬连作。

二、砧木苗的培育

1.种子的准备。用毛桃作砧木,毛桃核需沙藏时间为100~120天,一般在播种前一年的11月份开始沙藏,采用沟藏法。

2.播种。3月下旬播种为宜,亩播种量为75公斤。浇水洇地,耕前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耕深15厘米,整平作畦。播前将沙藏的毛桃核取出,人工分拣已开裂和发芽的桃核,放在容器内,上覆一层湿沙,准备点播。未开裂的桃核应分开放置,单独播种。播种时开深5厘米、行距40厘米的沟。对已发芽和开裂的桃核实行点播,株距10厘米;对砸开的桃仁进行沟内撒播,出苗后再间苗。

3.嫁接前管理。一般苗木基本出齐时浇第一水,以后每隔15~20天浇一水,并结合浇水追肥1~2次,亩施尿素15公斤。5月中、下旬,应将砧木下部萌生的侧枝全部去掉,留干高20厘米。嫁接前应再次去除侧杈,留干高25厘米左右。

三、嫁接

1.嫁接时间。一般在5月底至7月5日前完成嫁接。砧苗20厘米处粗度达0.4厘米以上时即可进行,越早越好。嫁接前一般浇水一次,以利嫁接和成活。

2.绑条的准备。选用0.03毫米厚的优质塑料薄膜,用剪刀将其剪成宽1.5~2厘米、长25厘米的塑料条,每100根绑成一小捆备用。

3.接穗的准备。采优良品种的新梢做接穗,去叶后下端插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备用,水深5厘米,最好随采随接。

4.嫁接方法。采用“一横一点”芽接法嫁接。嫁接者蹲(或坐马扎)在两行中间,一边接一行。先削芽片,选明芽,在芽下端1厘米处斜削一刀,深度为枝条粗度的1/3~1/2,长度超过芽子1厘米。然后在芽上0.7厘米处环害一刀,深达木质部,两边与竖刀口相交,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叶柄及芽片,向右侧一掰,即可取下。在砧木20厘米左右的高度上(下部应有6个以上健全叶片)选两叶之间的光滑部位,先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比芽片略宽,用刀尖在其中部下方竖切皮层,将芽片插入砧木,上端对齐,用塑料条绑紧绑好。嫁接时注意保护嫁接处附近的叶片。

四、接后管理

1.剪砧解绑。一般嫁接后7天剪砧,10天解绑。采用二次剪砧法,第一次剪砧时在嫁接部位以上留两个叶片(节位),剪掉砧木顶端及剩余的全部侧枝,苗木长高后再剪去砧桩。一般剪砧后5~7天萌芽。

2.除萌抹芽。一般在剪砧后10天应进行第一次除萌,只保留已萌发的接芽,抹去其余萌芽10~15天后进行第二次除萌。

3.促长。应结合降雨进行,保持土壤湿润。嫁接后当苗木新梢长到10厘米以上时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每隔15~20天追肥一次,连追2~3次,每次亩用尿素15公斤,结合灌溉进行除草。

4.病虫防治。嫁接后主要病虫害是梨小食心虫、蚜虫,个别干旱年份须注意防治红蜘蛛。梨小食心虫一般在接芽萌发期就开始蛀芽,因此解绑前后应进行第一次防治,以后视危害情况再防治几次。蚜虫可结合食心虫一块防治,选用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红蜘蛛可用15%哒蜡灵3000倍液防治。

桃花(学名:Amygdalus persica L.):蔷薇科、桃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叶为窄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厘米,宽4厘米,先端成长而细的尖端,边缘有细齿,暗绿色有光泽,叶基具有蜜腺;树皮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出现裂缝;花单生,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有短柄,直径4厘米,早春开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质可食,为橙黄色泛红色,直径7.5厘米,有带深麻点和沟纹的核,内含白色种子。

是一种果实作为水果的落叶小乔木,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的,桃有多种品种,一般果皮有毛,“油桃”的果皮光滑;“蟠桃”果实是扁盘状;“碧桃”是观赏花用桃树,有多种形式的花瓣。原产中国,各省区广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

中国最早记载桃树品种的古籍,是公元前十世纪《尔雅·释草篇》:“旄(音矛),冬桃;榹(音四),山桃。”《西京杂记》载,公元前一世纪汉武帝在京城修建“上株苑”,群臣百官贡献的异果中就有秦桃、榹桃、缃核桃、金城桃、绮蒂桃、柴文桃、霜桃等桃树品种。至公元三世纪郭义恭著《广志》中又增加了“冬桃、秋桃、襄桃、赤桃”。随着嫁接和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桃树品种变异百出,琳琅满目,公元六世纪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桃树品种有近二十个,宋代周师厚《洛阳花木记》中光洛阳一地就有桃树品种三十多个,明代王象晋著《群芳谱》中,桃树品种有四十多个。讫今,“桃李遍天下”。全世界近百个国家种植桃树,产桃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还有美国、日本和意大利。得益于悠久的种植历史、辽阔的种植区域,中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培育出了绚丽多姿的桃树品种,南至江浙,北至吉林,几乎遍植桃树。据统计,起源于中国的桃树品种可达上千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8
桃苗快育技术在保证培育合格优质苗木的基础上,培育时间由传统的两年缩短为一年,育苗周期缩短一倍,育苗速度大大加快,效益成倍提高,同时也适应了市场的需要,从当年3月至11月落叶,经过8个月培育,成品苗即可出圃,亩产商品苗8000~10000株,每株育苗成本(不含种芽价格)0.2元左右,按目前市场价0.8元/株计算,每亩苗木全屯收入5000元以上,效益非常可观。
  一、苗圃地的选择
  选地势平坦,有排灌条件,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切忌重茬连作。
  二、砧木苗的培育
  1.种子的准备。用毛桃作砧木,毛桃核需沙藏时间为100~120天,一般在播种前一年的11月份开始沙藏,采用沟藏法。
  2.播种。3月下旬播种为宜,亩播种量为75公斤。浇水洇地,耕前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耕深15厘米,整平作畦。播前将沙藏的毛桃核取出,人工分拣已开裂和发芽的桃核,放在容器内,上覆一层湿沙,准备点播。未开裂的桃核应分开放置,单独播种。播种时开深5厘米、行距40厘米的沟。对已发芽和开裂的桃核实行点播,株距10厘米;对砸开的桃仁进行沟内撒播,出苗后再间苗。
  3.嫁接前管理。一般苗木基本出齐时浇第一水,以后每隔15~20天浇一水,并结合浇水追肥1~2次,亩施尿素15公斤。5月中、下旬,应将砧木下部萌生的侧枝全部去掉,留干高20厘米。嫁接前应再次去除侧杈,留干高25厘米左右。
  三、嫁接
  1.嫁接时间。一般在5月底至7月5日前完成嫁接。砧苗20厘米处粗度达0.4厘米以上时即可进行,越早越好。嫁接前一般浇水一次,以利嫁接和成活。
  2.绑条的准备。选用0.03毫米厚的优质塑料薄膜,用剪刀将其剪成宽1.5~2厘米、长25厘米的塑料条,每100根绑成一小捆备用。
  3.接穗的准备。采优良品种的新梢做接穗,去叶后下端插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备用,水深5厘米,最好随采随接。
  4.嫁接方法。采用“一横一点”芽接法嫁接。嫁接者蹲(或坐马扎)在两行中间,一边接一行。先削芽片,选明芽,在芽下端1厘米处斜削一刀,深度为枝条粗度的1/3~1/2,长度超过芽子1厘米。然后在芽上0.7厘米处环害一刀,深达木质部,两边与竖刀口相交,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叶柄及芽片,向右侧一掰,即可取下。在砧木20厘米左右的高度上(下部应有6个以上健全叶片)选两叶之间的光滑部位,先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比芽片略宽,用刀尖在其中部下方竖切皮层,将芽片插入砧木,上端对齐,用塑料条绑紧绑好。嫁接时注意保护嫁接处附近的叶片。
  四、接后管理
  1.剪砧解绑。一般嫁接后7天剪砧,10天解绑。采用二次剪砧法,第一次剪砧时在嫁接部位以上留两个叶片(节位),剪掉砧木顶端及剩余的全部侧枝,苗木长高后再剪去砧桩。一般剪砧后5~7天萌芽。
  2.除萌抹芽。一般在剪砧后10天应进行第一次除萌,只保留已萌发的接芽,抹去其余萌芽10~15天后进行第二次除萌。
  3.促长。应结合降雨进行,保持土壤湿润。嫁接后当苗木新梢长到10厘米以上时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每隔15~20天追肥一次,连追2~3次,每次亩用尿素15公斤,结合灌溉进行除草。
  4.病虫防治。嫁接后主要病虫害是梨小食心虫、蚜虫,个别干旱年份须注意防治红蜘蛛。梨小食心虫一般在接芽萌发期就开始蛀芽,因此解绑前后应进行第一次防治,以后视危害情况再防治几次。蚜虫可结合食心虫一块防治,选用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红蜘蛛可用15%哒蜡灵3000倍液防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