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应该怎么巧妙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题所述

我就是一名老师,我来说说如何巧妙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第一,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主要是指孩子和家长、老师的关系问题。如果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受到积极的影响,内驱力就会高。同样的,孩子认为老师喜欢自己,也喜欢老师,他在学习时也会感到愉悦。

注意,这里是孩子的主观感受,包括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的内容,不是家长和老师的看法,也不仅仅和学习问题有关。

在家里的时候,如果孩子抱怨在学校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我们不要觉得孩子想太多,告诉孩子“你好好学习,别胡思乱想!”而是先接纳孩子,让他把心里话说出来,有必要的时候跟老师沟通,解决孩子遇到的难题

如果孩子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制造了太多压力,也不要觉得孩子不知好歹、不思进取,告诉孩子“我都是为你好”。而是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和孩子坐下来好好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帮孩子打开心结。

第二,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孩子对主流社会价值的追求,比如孩子希望得到很高的评价、有自我荣誉感,得到一些实物奖励、获得某种职位、得到公开表扬等等。

我们小时候也应该有同样的感受,好好表现,想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在阶段考试之后,能拿到一些铅笔、本子之类的奖品。在评选班干部或者评优的时候,能得到很高的票数。

这些都是我们自我价值的体现,孩子看重它们,说明是有追求的。人需要鼓励,就像植物离不开水。

我们保持平常心,真诚地表扬孩子,认可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实力去得到想要的一切,而不要采取虚假的方式获得。得到了,说明前一阶段的努力有了很好的收获,没有得到,说明还需要继续努力。只要有梦想,一定会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比孩子还看重外在评价和奖励,也不要嘲笑孩子太在乎这些,不管得与失,悦纳就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