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的预防原则

职业暴露的预防原则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原则及防护措施

1
、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

2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①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
时应当戴手套;

②脱去手套手后立即洗手;

③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
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④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
等物质喷溅到时,
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
防护眼
镜或者面罩,
穿隔离衣或围裙;
如手部皮肤发生破损,
在进行有可能
接触他人的血液、体液或者被其污染过的物品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⑤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
护理操作过程中,
要保证充足的
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
防渗漏的利器盒,
或者利用针头处
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
输液器等
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⑥、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3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医用级标准,如防护
服、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隔离衣、手套、鞋套等。

4
、医护人员的分级防护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①、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
戴乳胶手套。

②、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③、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留观室、传染性非典
型肺炎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
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
处理其分

泌物、
排泄物、
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
转运病人
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
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半
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
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⑶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
务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职业暴露现场紧急处理:

①小型事故:任何一种小的损伤,包括皮肤的破损或刺伤等都可
能与传染性物质接触,
必须用肥皂和水冲洗,
如果可能尽量挤出损伤
处的血液,使用
70
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②皮肤污染部位用水和肥皂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例如
70
%乙醇或皮肤消毒剂(外科用药)。

③针刺和切割伤:怀疑皮肤有损伤或针刺时,建议尽可能挤压伤
口,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④眼睛溅入液体:眼睛溅入液体,立即用水冲洗。必须迅速。避
免揉擦眼睛。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

⑤衣物污染:尽快脱掉隔离衣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并防止进一
步扩散。脱掉防护手套。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如果个人衣物被
污染,应立即将污染处浸入消毒剂。

⑥重大事故是指严重损伤或暴露,应有主管领导和专家到场并提
供指导。

⑦涉及污染物的重大损伤及泼溅

发生泼溅事故后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易污染物质;如果怀疑有严
重事故,应按较严重情况处理并采取以下措施:

疏散人员
,
防止污染扩散;
控制污染
,
并防止人员再进入;
通知实验室
主管领导、安全负责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

发生可疑职业暴露

局部处理

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院感科,院长

单位出据介绍信、
情况简介或初步
评估报告书

区卫生局

区疾控中心















料到县疾控中心

区职业暴露评估专家组进
行核实和评估

区疾控中心开具介绍信和评估表

被暴露者接受感染监测,当天、
4

8
周、
12
周、
24
周检测,并留样

开展流调及资料

搜检以确定暴露源

被暴露者接受阻断药物治疗

阴性者排除感染
.
阳性者确认感染
.
区职业暴露评估专家组出据职业暴露感染
报告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1

职业暴露的预防

    医务人员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在诊疗、护理操作工程中,有可能发生病人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如:外科手术、口腔治疗、消化道内镜、泌尿系内镜等专科检查诊疗)。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