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一篇好的文章

如题所述

一、学会观察生活

我们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和兴趣造成的。其实,作文的材料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每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的材料。如果能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正确认识后将它写下来,就可能是篇好作文。

例如,晨会课上老师表扬了调皮大王,大家都很奇怪。原来一向被批评的调皮大王也有优点,也会做好事,也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从这么个事例又可看出老师对他的关心及老师善于调动每位同学学习积极性的特点。像这样的事似乎司空见怪,这恰恰也是个作文材料,而同学们却忽视了。所以作文的材料就在我们身边,关键看我们是否做了有心人去寻找、去发现。因此,我们要善于去感受、体验、认识生活,要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观察人、观察事、观察景、观察物,这样才能不断得到作文的新鲜材料。观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学会悉心观察,写文章时才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具体、生动。反之,写出来的文章则有可能枯燥乏味,缺少真情实感,甚至还会闹出笑话。

二、上好语文课,认真地阅读语文课本。

这与写作有什么关系呢?教材书上选的一篇篇的课文就是一篇篇写得很好的作文,有作家写的,有诗人写的,或有名望的人写的,这些文章都是好范文。鲁迅的《少年闰土》,冰心的《再致小读者》,老舍的《养花》、《猫》、《林海》,朱自清的《春》,巴金的《海上日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好文章。上语文课就是平时我们上的阅读课,阅读就是老师在上课时把这些范文作为例子分析给我们听,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事,他是怎么写下来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儿?老师在课堂就是讲这些道理。语文课就是老师把一篇最好的作文分析给我们听,好在哪里,怎么去学习它。我们把别人的东西,变作自己的东西,把外部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以后就能出口成章了。最好是我们每天花一定时间朗读课文,要有表情地朗读,好段落,精彩的语句要背出来、默出来。“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三、要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

虽然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精美的课文,但是量太少。一本语文课本收集了约三十篇课文,都是好文章,但毕竟数量有限,只有三十篇左右,还不够,那怎么办呢?要得到更多方方面面的知识,就要到课外去寻找,读课外书籍。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我们小学生来说,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自己的知识量,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就要广泛地阅读课外书。因此,我们各种书都要读,科技的,文艺的,童话的,诗歌的,故事,小说,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读多看,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读书好比蜜蜂采蜜,只有采很多花,才能酿出更多更好的蜜。如果我们寻找课外书籍,广泛地阅读各种各样的书,各种各样的刊物,读得多,得到的知识也多,懂得的道理也多,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就能写出一篇一篇的好文章,所以要广泛地读课外书。

四、坚持每天要写一点东西,勤练笔。

钢琴家是弹出来的,画家是画出来的,同样作家是写出来的。古语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勤练是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坚持每天要写一点东西。写自己感受深的,看到听到想到感觉到的写下来。平时,我们勤练笔还要做到

多积累写作素材;坚持写日记;坚持写读书笔记;练写片断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6
一段时间以来,有一些交流比较多的网友,问我怎么能写一篇好文章。为了不辜负这些网友的期待,我就把我的想法说一说,供大家参考。
一般来说,写文章就是说事。事情说清了,文章也就写完了。但是,写文章又和说事不同,因为文学是形象思维的,写出来的东西是要人看的,为了让人爱看,看了后感同身受,要达到说的事动人、被说的人感人,需要有高超的语言手段,高妙的语言技巧,这就需要讲求语法修辞,语言能力。写文章要有中心,要让看文章的人知道你要说的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就要突出中心。在写的时候,要考虑布局合理,还要讲求艺术手法等等。为了把写作过程说明白,下边,我分几个方面加以叙述:
一、选材
选材很重要。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大千世界的生活异彩纷呈,万花盛开,我们周围的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动人的事迹,古今中外,有好多事情值得我们研究,有好多的事物值得我们探讨、歌颂和赞扬。对于作者来说,他的兴趣、爱好、感受、、熟悉程度和探讨愿望又不同,面对的对象也不同,这就有个选材的问题。首先,你要确定这篇文章为谁写,为什么写,给什么人看,这是一个前提。是批评还是歌颂,批评的要切中时弊,歌颂的要恰到好处,要批评或歌颂,观点要对,论据要充分,就是手里要有好多雄辩的论据,能说明问题,就是说理要有说服力;要歌颂,要说出原因,要明确歌颂的理由,有哪些方面值得歌颂,为什么歌颂,佩服在哪里,也就是先要搞清楚要写的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就要先做到心中有数。
选材就是要先在头脑中思虑一下,什么事在我的心中最想写,我的头脑里已经有了那些思考好了的东西,必须把它遣于笔端。有时,想写,但又不知写什么好,那就先不要动笔,硬写是不行的。南北朝时,南朝有个才子叫江淹,很有文采,诗赋名声远播。有句诗是“江淹得笔聪”,说他做梦想要写出最好的诗赋,结果,有人赠他一只好笔,从此,他诗兴大发,写出了好多的好文章,好诗赋。后来他不行了,头脑混乱,写不出东西来,人们说是“江郎才尽”了。这是说要有灵感,很多时候,你的灵感上来了,头脑中的东西在翻腾,心中的思绪在撞击,已经到了不写不行了的程度,那就好办了。如果没有想好,那就翻翻书,或看看报,启发启发自己的思维。必须有自己的想法。有了想法就好办了,就是确定想法是第一步。然后,像盖房子似的,看看都需要写什么料,要先把需要的原料置办好,要先把需要的砖瓦沙石,钢材水泥,木料白灰搞齐全了,料全了,就可以动工了。
二、列提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列提纲很重要,列提纲的过程也是打腹稿的过程。要列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在什么地方议论,怎么议论,议论几个观点;在什么地方抒情,抒发哪几个方面的感情,怎么抒情。这里要强调,文章的开头结尾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常说要“虎头蛇尾”,就是开头要有力,像老虎的头似的,结尾要像蟒蛇的尾巴似的,有气魄。这当然要看写什么样的文章而定。对于记叙、抒情一类的文章,有的以开头总领全篇,有的以最充沛的感情抒情开篇,有的开宗明义,交代出事情的来龙去脉,这都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怎么布局。像有的作者用“题记”,也是一种方式。但是,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新颖,不落俗套。列提纲最好细一点,甚至最典型的句子也要列进去。提纲要把你想说的都囊括进去,列完之后,缕一缕,看看该说的落没落,有没有啰嗦的地方,啰嗦的、不该说的坚决砍下去。所谓该砍的,就是那些与主题联系不大的内容,或者与主题联系不是很紧密的部分。这样,你要写什么心理基本有数了,怎么写、写什么,文章的脉络都基本清楚了,心里也有底了,就可以动笔写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