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1、有利于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通过对各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各行业、各地区经济的经济发展情况,以便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2、有利于满足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部门监督企业经营管理。通财务报表可以检查、监督各企业是否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有无偷税漏税的行为。


扩展资料:
一、财务分析的目的
1、按财务分析的主体不同,分为投资人、债权人进行的财务分析,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的财务分析、国家监管部门进行的财务分析。分析的主体不同,财务分析的目的也不相同。
2、债权人所关心的是企业资产能否及时变现以及偿债能力如何,但要了解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债权人不需要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和资本结构。
3、投资人是企业的所有者,除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外,还要关心企业的资产管理及使用情况、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4、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作出准确的判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地表达所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性要求。

(2)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当与决策活动有关。相关性是会计信息重要的质量要求。
(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是指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当清晰、简明,便于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中明确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可比性是指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要求每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处理相同的或者类似的交易或事项时,应保证所使用的会计政策的一致性,不得随意变更;而且要求不同企业在处理相同的或者类似的交易或事项时,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相同或者类似交易或者事项处理时会计政策的一致,可以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信息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不同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以反映业务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为重,而不仅以其法律表现形式为准。

(6)重要性。重要性是指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反映所有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重要性要求企业在处理交易或者事项时,应通过对其重要程度进行判断,来决定具体会计记录、报告的方式。对于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按照严格的会计方法、程序进行记录,并且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单独列示、充分说明。而对于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判断的前提下,则可以简化处理,合并报告。这样既能够使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同时,也可以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

(7)谨慎性。谨慎性是指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要求在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选择过程中,充分考虑可能的风险,保持谨慎的态度,尽量选用能够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尽量少预计或者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收益的方法,以保证所提供的信息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避免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决策中过于乐观的判断所招致的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8)及时性。及时性是指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完整、及时。及时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要求会计及时地收集、加工、处理会计信息,保证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交易或者事项得以反映;另一方面要求会计信息及时传递给信息的使用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