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符上写着的是什么

写着敕令。。。。??什么什么
不是,就是电视里演的抓僵尸啊什么的,有张黄色的纸,上面朱红写的敕令什么什么的?

关于:符 箓 斋 醮

道教自创始以来,即以符、箓、斋、醮为主要活动方式,其历史源远流长。但究竟何谓符箓,何谓斋醮,众说纷纭。有说纯属封建迷信,不屑一顾,有谓内含科学哲理,需正确对待。根据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保存资料,并采访龙虎山地区终生从事道教事业的老道,应该讲所谓的符、箓、醮并非像社会上一般人所说的那样,它也有一定哲理,否则就不可能历代相传,延续至今。



符是将神力以“符号”的形式,附着在规定的“文字”(或图形)上,并书定在特定的物品(如纸、绢、木、石)上,作为天神的旨令,系道士们所使用的法术。道士们称它可以遣神役鬼、镇魔压邪、治病求福。蛇的起源,据《山海经》上说:“海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 上有二神,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众鬼之恶,害人者执以苇索,而用饲虎焉”。后来黄帝据此,立桃梗以当门户,驱鬼避邪。桃梗象征度朔山桃树,暗示桃树梗上有神在捉鬼,以后桃木也有了驱鬼的神力。《淮南子.诠言》许慎注:“鬼畏桃,今人以桃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禳灾之辞”,写了祈福禳灾之辞的桃梗,便是最原始的“符录”,因为它既是驱邪避鬼的象征物,又写有具体文字,既能请来专治邪鬼的神,又可针对某些具体的鬼,人们相信它威力巨大,更能保佑人的安全健康。现道场中作法时所用的“拷鬼桃杖”、“桃木印”等,想均系度朔山桃树的流传。有说“符”是帝王下达命令的凭证,(如古代的虎符)具有无上的权威。它转变成道教法术的“符”与两汉时期的谶纬及星辰信仰的盛行有关,当时方术之士谓天神有符,或为图,或为篆文在天空以云彩显现出来,而录之为神符。也有说天神授给了方土神符。据《三国志.张鲁传》载:“张陵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道书中说太上老君传授青童大帝的二十四廖中,便有“服开明灵符”、“佩星象符”、“佩五神符”等。认为服符水,佩符图均可以“灾不能伤,魔邪不敢难”。至魏晋南北时期,答的使用更加广泛,并已交为带有宗教色彩的图案文学,藉此作为与灵异世界沟通的信物,符的功用也越来越大,字体越来越艰涩难认,形式越来越神秘莫测。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在《道藏》正一部第九九六册《开坛法语》中说得好:“吾家法录,(指录符,因录有录像和符一样,道教习称符录为法录),上可以动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龙虎,幽可以摄鬼神,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脱生死,大可以镇家邦,小可以却灾祸。”符录有如此神功,不仅普通百姓信奉备至,而且唐、宋、元、明、清朝代中,不少封建统治者也崇拜异常。元朝统治者令天师后裔颁发过《命普施》由皇帝钦定了天师符录的地位。朱元璋早在做吴王时,曾对天师后裔颁发过《命普施符水旨》的命令,要普遍使用符水为人治病。所谓符水,就是将符浸泡水中,因为符是天神的象征,吞服符水,就意味着天神进入人体,帮助人驱除疾病和灾害。明太祖、明英宗、明宪宗等都先后颁发过禁止么出假造符录的敕令,保护天师世家符录的专利权,提高天师符录地位。

一、符的功能:据《汉天师世家》载:(一)用符水治病。唐初,第十一代天师张通元,字仲达,天性静默,常独坐一室,非时不出,虽家人罕识其面。岁大疫,以“标”植水中,汲饮者皆愈,乞符水者不远千里而至,(标,系符录的一种)。北宋徽宗时,天下瘟疫流行。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书符投大瓮贮水以饮疫者,皆愈。”南宋时,王子魏王镇守明州时有疾,第三十三代天师张景渊“咒水饮而愈。”明初,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入朝京师“求符者日以千百计,待吏不暇给,闭关拒之不能止,乃录巨符,投朝天宫井中,人争汲之,须臾水竭土见,犹弗已。太祖为立亭井上,号太已泉。”明中叶,杭州瘟疫注行,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亦“书薜符投井,饮者立愈。”除用符水治病外,天师后裔还有用所谓“木叶”、“铁券”来治病防灾。如第十九代张天师张修:“性淳朴,躬耕干野,以疾告者,录木叶治之,皆愈。”(木叶系一种木质符录)第二十三代天师张季文当五代十国战乱之际,乃铸铁环券数万,佩之可免兵灾,求者甚众。(二)用符录抵御自然灾害,“解州教育界池水溢。诏治之,书铁符投池中,怒霆磔蛟死,盐课复常”。这是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为宋徽宗盐池治蛟的事。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也因“持符治潮”有功,受到元成宗的嘉奖。第四十七代天师张元庆于明弘治已未年(1499年)由京师还山“舟次沽头闸,旱浅不前,有司请祷,书铁符投白象潭,薄暮云蒸,雨注遂利清焉。”由于符录的功能神通广大,故名目繁多,按《黄庭遁甲缘身经》载:遇恶鬼有六甲六乙符,遇火有六壬六癸符,遇水有六戊六已符,打官司有六庚六辛符,这些符或烧或服,或以灰冲水服下,或埋于门前窗下,或揣入怀中,或贴在墙上,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威力。根据不同需要和阴阳法事所用之符主要有:

二、符的分类:阴事:梵气灯符、破狱符、收魂符(由朱元帅(朱产),陶元帅(陶荣),鲁元帅,魏元帅,田元帅,孙元帅(孙乙)等执行)。 阳事:(一)开山符;(二)迁患符:(三)发奏符;(四)传递符:(以上由温琼元帅执行)。(五)拜表符:(六)拜斗符:(七)总召符;(八)镇宅符;(九)镇妖符(由王元帅(王善)石元帅(石成)殷元帅(殷郊)孟元帅(孟山)荀元帅(荀兴善)等执行。(十)解厄符(由马元帅,辛元帅(辛环),庞元帅(庞乔)邹元帅,聂元帅,韩元帅等执行)。(十一)求财符(由赵元帅(赵公明)执行。(十二)祛瘟符,(由康元帅(康席),焦元帅,曾元帅(晏安),应元帅,岳元帅(岳飞)等执行)。(十三)祛邪符(由刘元帅(刘俊),杨元帅(杨彪),肖元帅,艾元帅等执行)。(十四)恶意火符(由邓元帅(邓忠),李元帅(李伏虎)执行)。(十五)报应符(由张使者(张娇)执行)。(十六)催生保产,送子符(由高元帅(高元)执行)。(十七)和合符(使人家庭和睦、散凶)。(十八)护身符(根据人的生辰八字来定符)。(十九)大水符(用于防洪,画在木板上,一般六天才可画成。(二十)五雷符等。现在道教祖庭嗣汉天师府在进行守教活动所用的符书计(一)《清微阴阳符录》一卷,内有七十二张符样,用于阴醮,阳醮两种醮事。主要有如天将符、总如符、召功曹符、启师符、发奏符、净坛符、破秽符等。(二)《清微拜表符录》一卷,内有四十二张符,多为做拜表道场时所用。(三)《阴梵 灯符录》一卷,内有符样十二张,主要在打阴醮时使用。(四)《九幽破地狱符》一卷,有符样七十余种,主要给妇女打阴醮时用。(五)《雷霆都诸将符录》一卷,共有符样七十张,主要是三十六天将符,如王灵官符、马元帅符、赵元帅符、朱元帅、康元帅、温元帅、殷元帅、高元帅等符。同一个元帅因使用任务不同,有几张符如温元帅有解厄、治病、传递文书、送子、催生、保产等符。此外还有扫瘟、断瘟、禁瘟、解瘟等符。

三、符的功能分析:符录何以会治病有效,避邪灵验,防御自然灾害有功,这是几百年来争认不休,迄今尚无定论的问题。它虽不能用科学方法来验证,但也不能完全给以否定,因为有事实存在。有人认为人体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此场伴随人的一生,如磁场中的阴阳平衡即反映人的健康。如人体有病,即表示磁场中阴阳不平衡所致。符录通过得道者高道的书和念,(被认为是气功态)而画符的纸上聚集了一个场,这个场通过病人的吞服和携带,与人体的场相融合,逐步调整人体磁场使之平衡,人的疾病即可全愈。人遇危难或遇车祸,被认为是人体磁场不平衡而导致人失魂落魄,发生事故。所以“消灾解难符”能改变人的磁场,使之不发生事故。也有人认为,符录是气功治病的另一表现形式。理由是符录必须由得道的高道所画的才有疗效和灵验,而这些高道均为有修炼功夫而深得其法的气功师。他将意念治病转到纸上成为信息纸,病人通过这一信息在体内的调整,使疾病得到好转。就如目前气功师用水作为信息水治病的道理相同。理由是符录是气功师在气功态时脑中所出现的现象。据称:目前有些气功师不懂符录也没见过符,但在气功态时脑中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图象,他们把这些图象画出来被证实是符画。第三种认为,答埭本身是没科学道理的,只不过通过符录给病人一种精神安慰和寄托。而中医认为,许多病人一种精神所致,符录通过道士的画和念咒,给病人一种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病人精神趋于平衡,思想得到解脱,从而病情好转。第四种认为,符中有药,符咒是表面做作的一种治病手段,真正起治病作用的是药物,历代天师中有不少天师都是精通草药而且修炼功夫深,并深谙“雷法”的气功师,天师的法官大部也都是中医能手,他们在画符时在符水里加入药粉,病人服后,药到病除,只说符咒灵验,符中加药之事,却讳莫如深。龙虎山上清镇群众深知此中奥秘,用符加药治病的事例,他们可举了很多。

四、画符的十戒八忌:画符念咒,并非一般道士所能为,它一定要出自受过职的高道之手,才被认为是有灵验的符录,未受过职,没有扶将,更无役使万灵之权,不能画符。同时要求道士在画符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画符的程序,按各种各样的画法和要求去画才有作用。总的说来有十戒八忌,这是对画符人的道德要求,必须遵守,否则画符无效。此十戒是(一)戒贪财无厌。画符人,为别人消灾解难,略收些财物,当无可非议,但不能藉此敛财,贪得无厌,除衣食所需,多余部门应奉献宫观。(二)戒迟疑不决。画符时应速断速决,“一点灵光”一气呵成。(三)戒鲁莽从事,操之过急。应心情淡泊,中庸行事。(四)戒假公济私。戒用宫观器具物品,为个人发财。(五)戒亵渎神明。(六)戒无帮杀生。(七)戒好色酗酒。(八)戒铺张扬厉。(九)戒朋比为奸。(十)戒滥收学徒,传非其人,泄露天机。除十戒外,道教还对画符人规定了八忌,就是避开忌讳事物,如犯了八忌,画符失效,永无灵验。此八忌是:(一)避妇女经。(二)忌见色动心,以作符为名,行云雨之事。(三)忌神志错沉,遇生病或醉后画符,(四)避新婚蜜月期间画符。(五)避忌藉术起家致富,而迁神怒。(六)避忌见死不救。(七)忌为菲盗歹人画符,要婉言谢绝。(八)忌抬高身价,求得名誉、地位。

五、画符的程序:符录的种类很多,各种符有各自的画符程序和方法,例如“百解消灾符”,画符的程序是: 一:须斋戒浴身、净口(禁荤酒),具虔诚之心,备办果、酒、香、焚香祝告,礼拜(三拜九叩),放置画符用具,如水(或醋精或酒)、纸(以黄裱纸为佳)墨(或朱砂)笔等。 二:清水咒语:“此水非凡水,一点在砚中,云雨须臾至。病者吞之,百病消除,邪鬼粉碎,急急如律令”。 三:清纸咒语:“北帝敕吾纸,书符打邪鬼,敢有不服者,押赴 都城急急如律令”。 四:清笔咒语:“居收五雷神将,电灼光华纳,一则保身命,再则缚鬼伏邪,一切死活天道我长生,急急如律令。” 五:然后握笔在手,做好画符准备,密咒:“天园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急急如律令”,接着叩齿三通,合净水一口,向东喷之,聚精凝神,一笔画下,边画符,边念咒:“赫郝阴阳,日出东方,敕收此符,扫尽不祥,口吐三昧之水,眼放如日这光,捉怪使天蓬力士,破病用镇煞金刚,降伏妖怪,化为吉祥,急急如律令敕”,也有念:“郝郝阴阳,日出东方,吾今书符,普扫不祥,口吐三昧真火,服 一字光明,捉怪使天蓬力士,破七用来疾金刚,降伏妖魔,化为吉祥,急急如律令”。咒完符成。符成之后,还必须结煞。俗语:“刀无钢不快,符无煞不灵”,“画符容易结煞难”。据天师府的老道士说:“结煞要用三种煞(天罡煞`涌泉煞`肘后煞),而常用的是天罡煞和涌泉煞。什么符,结什么煞,念什么咒。自古以来均系师传口授,不形成文字,故《道藏》无载,史籍无考,口授时还要起誓为盟,不得泄露天机。最后老道长说了四句天罡煞歌决:“月月常加,时时见破军,破军前一位,誓不愿传人。”



道教箓文的创始,历来依托于太上老君,实际上开创于张道陵五斗米道。据《三国志.张鲁传》:“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汉天师世家》卷二说:张陵居阳平山修炼时,立二十四治区,造正一盟威经箓二十四品,分属二十四治气,督察二十四治区鬼神功吏。“箓”的含义比较广泛,天师道认为“箓”主要分下列几种:

一、记箓:通常指记箓有关天宫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如役神吏,施行法术的牒文。如《太上正一盟威箓》卷三所载:“太上正一上仙百鬼召箓”上面写着种种神将、使者、功曹的名号。《隋书.经籍志》说:“箓皆素书,记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实即记箓天神的名册。另外“箓”又指戒箓,如《登真箓》(即奉道者的名册)、秘箓,如《天师秘箓》等。

二、符箓(佩箓.箓像);箓和符的图样,性质、作用很多地方表现一样,因之“符”“箓”往往连称。又因符箓是道教法事中的重要部分,很多地方称符箓为“法箓”。“箓”也可以佩带身上,用以避邪镇妖,护身、保命,故又称“佩箓”。《隋书.经籍志》上说:“受者必先洁斋,然后赍金环一、并诸贽币,以见于师,师受其贽以灵授之,乃剖金环,各持其半,云以为约,弟子得箓缄而佩之”。“箓”还有箓像,系用黄裱纸印的一本三雨宽,一尺长的画像,是供烧的。据祖天师所传。箓有“保护来生延年益寿的作用。有超度亡灵免受地狱之夺的作用,也有避邪镇魔的作用。箓主要有三种,即(1)童子箓(给儿童做的,受箓后不会碰到邪气,平安成长,画有三十六员天兵天将)。(2)益寿箓(是儿女给父母做的,受箓后可延年益寿,此箓画有历代天帅像)。(3)超拔灵(超度亡人的,使亡人在地狱少受罪,此箓画有救苦天尊和十殿阎罗等。“箓”内容一般分为六卷,第一卷是玉皇大帝的像,共三至四张。第二卷是历代天师(从一代到当代)及其妻子的名字和像,共六张至七张。第三卷是三百六十个天地罡的名字和像。共一百零三张。第四卷是十恶十善(天堂地狱之类)的图像,共四至五张。第五卷是受“箓”人的形像,共三至四张。第六卷是土地公公等像。 箓是用刻板人工印刷的,印好晒干后,还要用五彩颜色描绘头部。木刻板的所有权归张天师,在六十三代张恩溥做天师时,上清镇先后有六家制“箓”店,其中李德记、戴彩云两家时间最长。箓印好后,还要经天师府的制箓局加盖张天师的印(即阳平治都功印),才能装订出售,过去,箓大部分是运到苏州和上海出售。驻上海售箓的是一个道士叫张小山,驻苏州售箓的的叫高正庭(江西金溪人),经在苏州调查,据“玄妙观”的老道长反映,确有售箓店,并回忆到箓的形状,系用龙虎山特产的龙须草扎起来的一捆一捆的箓像,可惜没有保存,原来箓像未能看到。

三、经箓:是《道藏》的别名。据《云笈七签》卷四十五《明正一箓第三》说:“箓者,太上真神之灵文,九天众圣之秘言”。张道陵修道鹄鸣山中造正一盟威经箓二十四品。经箓的名称很多,如《太上正一三五都功经箓》、《正一盟威经箓》、《上清三洞五雷经箓》、《上清大洞经箓》、《五千文箓》、《洞玄箓》......

四、箓牒:正一道徒受戒的凭证。道徒受了箓等于有了任命状可以做法师,在神灵界既有了职务,又有了权力,根据所受箓的等级,如隋书经籍志上说:“其受道之法,初授《五千文箓》,次授《三洞箓》,次授《洞玄箓》,次授《上清箓》,来行使遣神役鬼的权力。

五、醮坛的名称:如箓斋、黄箓斋、玉箓斋《道门经相承次序》说:“金箓上元,天主;黄箓,下元,主地,玉箓,中元,主人。”

根据“箓”的不同意义和性质,因之箓的功用也膊幌帧,作为“经箓”的箓,是道徒“超凡入圣”的阶梯,“修证真仙”的必要途径。《洞玄灵宝课中法》说:“箓者,戒灵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正一修真略仪》亦说:“世人受道经戒,佩服箓文,纵未能次第依法修行,亦已不为下鬼,轮转不灭,与道有缘。”然得之在修,失之在堕,则可知经箓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勉强弟子按箓上记载的法门去修行学道,故《高上大洞文昌司禄紫阳宝箓》卷上中说:“若能修持经箓中妙行法门。常令身心清净,神精明,年龄既高”。 作为记箓天神名册的“箓”,它的作用《正一修真略仪》说:“箓以检核三界官属,御远元元,统握群品,鉴骘罪福,考明功过,善恶轻重,纪于简籍...,又当诏令天地万灵随功役使,分别仙品,众官吏兵,亿乘万骑,仙童玉女,列职之事驱策给侍之数目”。即按照天神的旨令,检劾三界官属之功过,同时也按他们的职责去役使他们。道士做法事,主要依靠驱使“灵”文中的功曹官属,方能拔度生灵,救济困厄,所以要背熟箓文听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包括日、月、星、山川、河泊等)均受治于我,天神保我,吏兵护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扰。“箓”文成为道士,法师,辅正驱邪,治病救人,助国禳灾的主要手段。《正一法文科戒品》说得更为清楚,“总统天地一切鬼神,诛伏邪魔,斩灭妖精,征灵召气,制御山川,涤荡气秽,章奏传驿,通达神仙,莫先乎正一矣。”因此在道门内把“箓”文视为瑰宝。 作为“符箓”的“箓”,其作用和符相同,如“童子箓”、“超拔箓”、“延生箓”等。



斋的原意齐和净,即祭神前使自己身心清洁,言行规整,以表示对神的尊敬之意,它的根源是从古代祀神、祈福等巫觋仪式中发展而来的。古人祭祀鬼神,特别讲究净民诚意,在《庄子.人世间》中,庄子就假借颜回与孔子的对话说明,澄心静虑,不存杂念的“心斋”,比“不饮酒,不茹荤数月”式的“祭祀之斋”更重要。古人认为只有诚心诚意,鬼神才会受到感动,来消灾降福。否则心不诚则神不灵。所谓“及其将斋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乐听,心不苟虑,手足不苟动。”《礼祀.祭法》说的就是这种意思,《孟子.离娄》:“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礼记.曲礼》:“斋戒以告鬼神”,说的都是这种意思。 如果说:“斋定其心”是表现人们对神的虔诚之心,那么“洁净其体”,则在谎诚之心上又增加乞求神灵庇佑的迫切心情,希望借助超人间力量来拯救自己。他们认定神与人一样有同情与怜悯之心,谁最受苦,他就同情谁,谁最虔诚他就怜悯谁。在这种仪式中,人们或是沐浴斋戒,不近腥荤,不行房事,以表示自己虔诚,或毫无保留地向神倾诉自己的罪愆,以求神的宽恕,或折磨肉体求得神的怜悯与同情。因此,对神的真诚信仰,加上“斋定其心,洁净其体”及自我折磨,正是“通神”或“见鬼”的门径,所以《礼记.祭法》又说:“斋者精明之至也,所以交于神明也”。

早期太平道与五斗米道时,已有斋醮活动。《太平经》中载有向天神祈祷和称谢等仪式,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施行符祝,令病人悔过。五斗米道的祭酒,还负责为病人向天、地、水三宫请祷,五斗米道还规定于五腊日“斋戒沐浴,朝真行道。”看来原始道教时期斋醮活动内容还不够丰富,科仪也不够完备,后来太平道遭受镇压,张鲁的五斗米道被招降,它们的斋醮科仪逐渐荒废了,迨魏晋南北朝贵族道教改革原始道教,对斋醮科仪进行整理和补充,特别是道教大师陆修静对斋醮科仪十分重视,他在总括三洞的基础上,撰写了众多的科仪著作,《无上黄录大斋立成仪》说:“陆天师复职撰次,立为成仪祝香启奏,出官请事礼谢愿念,罔不一本经文”。后来逐步形成了所谓九斋十二法,三录七品,六种斋和十二种斋等。

所谓十二斋《洞玄灵宝五感文》说:上清派的斋法有两种,叫“绝群离偶法”和“孤影夷豁法”。灵宝派的斋法有九种,叫金录、黄录、明真三元、八节、自然、三皇、太一、指教等。正一天师派有一种叫涂炭斋。这些斋法各有不同,上清派的两种比较简单,主要离群索居,独处静默,绝食服食,抱元守一,和佛教禅定方式很接近,而灵宝派各斋就比较复杂。据《隋书.经籍志》、《洞玄灵宝五感文》记载,大体上在举行斋仪时,要先筑坛三层,每层“皆置绵绝,以为限域”,即每层都用竹栅栏与绳子围起来,而在每层中,又各开若干门,其中最上一层开十门,酷似八卦阵,各门都是一种象征。在坛口上安五张台案,书五方天文,“天文”上各镇以一枚金龙,一炉香火,在重坛之下,又用十二个小道士,手执幡、扇、鹤羽、节旌、跟着主持斋仪的道士吟诵步虚、缭绕旋转,但斋仪上的主角不是道士,而是为祈福消灾而来敬神建斋的俗人,称为“斋主”。据《隋书.经籍志》说,他们首先斋戒沐浴,不食腥荤五辛,不行房事,然后毕恭毕敬,依次进入斋坛,“鱼贯面缚,陈说愆咎,告白神祗,昼夜不息”,一连进行三至七天或十四天,颇似基督教的忏悔祷告。而正一派的涂炭斋“以苦节为功”“以黄土泥面,被发系著栏格,反手自缚,口中含壁,覆卧于地,开两脚相去三尺,叩头谢罪”,一连三十六天。据说这种斋法威力无比。各种斋的功用,《圣纪经》说:“上清斋可先拔九幽,次及家门,后及己身。灵宝斋可以上清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清微斋法》说:“金录斋可以安国家、玉录斋可以保佑六宫、黄录斋可以拔度兆民。明真斋可以迁拔亡殁,洞渊斋可以解禳疫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内容大同小异。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斋法有的失传、有的被淘汰。

本来“斋”“醮”二者是有区别的,但后来二者又连称起来,难分彼此,有说唐以前斋法多于醮法,唐以后醮逐渐将斋法“融化”,及至近世发展成为三种,一是设供敬神活动本身称为斋,属于设供斋;二是饮食有一定限制,属于节食斋;三是去俗去思,一心向道,称为心斋。



何谓醮,《隋书.经籍志》解释:“夜中于星辰之下,陈设酒脯饼饵币物,历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为书如上章之仪以奏之,名之为醮”。《道门定制》引杜光庭语:“醮,祭之别名也。”有人说,自古只有斋仪而无醮,只是在斋仪之后为拜谢那些在冥冥之中护卫斋场,辟斥魔灵,宣通神祗之旨的各位神灵,后来才衍生出专门祭祀供养诸神的醮仪。事实,从巫觋时代起就有祈福者自己登坛祈祷的礼神之仪,和由巫觋进行的娱乐神之礼的分别。如《楚辞.九歌》巫觋们从“东皇太一”起祭,到“礼魂”“送神”为止,一会儿扮成天地星辰山川之神,向人们宣通旨意,一会儿代表人向芸芸众生,向神顶礼膜拜,正是“醮”的源头。宋玉《高唐赋》中写到“醮诸神,礼太一”,醮就是从楚地祀神仪式中演化来的。

东汉末年,占有楚地的孙权,让巫觋方士在星辰之下为大将吕蒙请命除病,是楚地祀神仪式的遗,也是道教“醮”的先声。后来大体上认定,凡祈福者或申请入道者已入坛“首过”“祈福”,道士只是在一旁主持仪事,帮助斋主通神致意的,叫做“斋仪”;由道士们祭祀的仪式,叫做“醮仪”。由于斋和醮紧密关联,斋指祭祷中必须整洁身、心、口;醮指祭祷活动,斋醮异而事同,因之往往斋醮连称,内容也不再区别,又由于道教建醮(作法事)要设坛,(有的搭台代表坛)故斋醮称醮坛。

按道教的醮坛,来源于我国古代的祭坛。所谓“坛”即在平坦的地上用土筑的高台。古代的坛为祭祀天神及远祖的场所。张道陵创立道教时已初具醮坛之仪。《魏书.释老志》:张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斋祠跪拜,各成道法。到了北魏,道教的醮坛规模,已相当可观。《魏书.释老志》记载:及嵩高道士四十余人,遂天师道场于京城之东南,重坛五层,其遵新经之制,给道士百二十人衣食,斋肃祈请,六时礼拜。其后道教醮仪经寇谦之、陆修静、杜光庭等道教大师的收集、整理、改革、编纂、删定、日臻完善。到了明代,太祖于洪武七年敕礼部会僧、道拟释。道二教的科仪格式,令全国僧道遵行。正一派道士傅若霖、邓仲修等人奉旨编定《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将斋醮合并,融为一式,又吸收了相当一部分佛教的法事仪式,使道教的醮仪更是内容复杂,名目繁多,现就醮仪中有关事项分述如下:

一、醮坛的程式,一般不旬是设坛、上供、烧香、升坛、礼神、存念如法、高功宣卫灵咒、鸣鼓、发炉、降神、迎驾、奏乐、献茶、步虚、赞颂、宣词、复炉、唱礼、祝神、送神等等。不过地区这间也有差别,名称也不尽相同,但内容大同小异。

二、醮仪的名称,根据龙虎山天师道祖庭的调查收集统计有(一)太平清醮,也叫罗天大醮(属于阳醮),用于普祭众神,祈求平安,赐福降吉;(二)功德醮(属于阳醮),用于晚辈对长辈思念其功德而作的道场;(三)寿醮(属阳醮),用于祝寿;(四)火醮,用于防火、灭火、退火;(五)虫醮,用于防治蝗虫和侵食庄稼的害虫;(六)万门醮,用于一个村或一个镇集体做的平安醮;(七)五雷醮,用于被雷打后而举行的醮仪;(八)保福醮,用于求福,求寿的醮仪;(九)瘟疫醮,用于发生瘟疫传染时举行的醮;(十)谱醮,用于修宗谱时给全族人所进行的祈祷。其他还有祈晴、求雨、春祈、秋报等等。后根据法事(醮仪)内容的要求,又逐渐形成二天二晚,三天四晚及时间更短的法事,以代替醮仪的名称。 天师道龙虎山地区传统的法事(醮仪),又按阴阳法分类,计有七十余折。 阳间法:折名有清水、安监斋、传递、发奏、启师、扬幡、挂榜、安监门、安监坛、分灯、净坛、迎銮接驾、开启、宿启、参社、散榜、拜斗、香歇、早朝、午朝、礼拜玉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内容则是奉XX神灵敕令,再加上所要谋求的意图。

       道符发展出很多种类,内容自然也不同,布置、图形等各有流派,但基本原理一致。比如常见的平安符、太岁开运符、五鬼运财符、姻缘符等等。

     这便是其中一种平安符;





     道符,汉代巫师、方士和道士借用,模拟现实社会符信的绝对权威,认为神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有资格颁布灵符,施之于鬼神社会,可以召劾鬼神,镇压精怪,正象人间帝王调遣将帅,统领万民一样。如果说在人世间符体现了最高统治者的绝对权力的话,那么,在鬼神世界,佩带道符的法师则具有崇高不可抗拒的法力。

第2个回答  2023-06-20
道教自创始以来,即以符、录、斋、醮为其主要活动方式,尤其天师道以符
录斋醮见长,故世人目之为符录派,其历史源远流长。汉魏之后一直为道教主流
的符录诸派,在宋、元四百年间进入一个新的兴盛发展时期。它的繁荣,植根于
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土壤。宋、辽、金、元交相陵替,汉族政权羸弱不振,空前
尖锐的民族矛盾,纵贯这一历史时代。战乱、饥荒、天灾、瘟疫及横征暴敛,贪
官污吏,民族仇隙等,沉重地压在人们头上,在苦难中辗转呻吟的民众,不得不
寄一线希望于冥冥中神灵。以符录祈禳社祓,以消灾却祸,呼风唤雨,治病除瘟
,度亡济死为职事的符录道派,于是乎便盛行于民间,活跃于朝野,正一、上清
、灵宝三大符录派正是这样发展的,由于它们的传衍,并派生出天心、太一、东
华等支派。后来神霄、清微、净明等符录新派,也应运而生,道派林立,符法倍
出,呈现出所未有的昌盛景象。道教符咒
符录道派的兴盛,与封建统治者的扶植利用密切相关,从北宋真宗仿效李唐
,推崇道教以神化赵氏皇权,到金迁元室利用道教以笼络汉人,历朝诸帝对道教
的崇尚程度,虽则有别,而扶植利用的基本政策却始终未变。在皇室的尊崇扶植
下,符录道派得以兴旺发达,道士们纷纷奉诏设醮作法,基本佼佼者如三十代天
师张继先,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道士王文卿、林灵素、留用光、张留孙、吴全
节等,或营救封官授爵,或营救赐紫衣赠号,红极一时,许多道教宫观,如规模
宏大的龙虎山上清宫,茅山元符万寿宫,玉笥山万寿承天宫,庐山太兴国宫等,
皆由朝迁拨银兴建修缮,并赐田置产,成为巨大道教庄园,为大批符录道士提供
了衣食之资,随符录道派兴盛、发展、改革、大批卷帙浩繁的符录道法,斋醮科
仪书籍陆续编刊。新符录派如清微法,神霄法,天心正法,净明法等纷纷出世,
尤以内丹与符录结合的“雷法”一类符录最为盛行,成为当时符录中的时新法宝
正一、上清、灵宝三大符录旧派,分别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本山,
三家鼎立遂成定局,皆以江南为传播区。三家盛衰互有不同:正一派从北宋中期
崛起,日趋昌盛。渐成为三山符录首领;上清、灵宝二派则渐呈衰落之势,三派
皆顺应新潮流而有所革新,并派生出天心、太一、东华等新支派。迨至北宋真宗
朝,对正一派特别重视,大中样符五年(1012年),敕改龙虎山真仙观为上清现
,八年(1015年)如见第二十四代天张正随,赐以当时道士中最高阶位的“先生
”号,为正一天师受朝廷赐号之始。吏部尚书王钦若奏请于汴京为正一天师立“
授录院”。从张正随开始,到南宋末的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正一天师几乎代代
都得到宋室所赐“先生”号。南宋理宋嘉熙三年(1239年)加封张道陵为“三天
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显佑真君”,并命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录,
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正一派从此取得了统领符录诸派的地位。
但究竟何谓符录,何谓斋醮,众说纷纭,有说纯属封建迷信,不屑一顾,不谓内
含科学哲理,需正确对待。根据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保存资料并采访龙虎山地区终
生从事道教事业的老道,据说所谓符、录、醮,并非像社会上一般人所说的那样
,它却有一定哲理,否则它就不可能历代相传,延续至今。现分述如下:
第一节 符
符是将神力以“符号”的形式,附着在规定的“文字”(或图形)上,并书
定在特定的物品(如纸、绢、木、石)上,作为天神的旨令,系道士们所使用的
法术。道士们称它可以遣神役鬼、镇魔压邪、治病求福。蛇的起源,据《山海经
》上说:“海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 上有二神,一曰神荼,二曰
郁垒,主阅领众鬼之恶,害人者执以苇索,而用饲虎焉”。后来黄帝据此,立桃
梗以当门户,驱鬼避邪。桃梗象征度朔山桃树,暗示桃树梗上有神在捉鬼,以后
桃木也有了驱鬼的神力。《淮南子.诠言》许慎注:“鬼畏桃,今人以桃梗径寸许
,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禳灾之辞”,写了祈福禳灾之辞的桃梗,便是最原
始的“符录”,因为它既是驱邪避鬼的象征物,又写有具体文字,既能请来专治
邪鬼的神,又可针对某些具体的鬼,人们相信它威力巨大,更能保佑人的安全健
康。现道场中作法时所用的“拷鬼桃杖”、“桃木印”等,想均系度朔山桃树的
流传。有说“符”是帝王下达命令的凭证,(如古代的虎符)具有无上的权威。
它转变成道教法术的“符”与两汉时期的谶纬及星辰信仰的盛行有关,当时方术
之士谓天神有符,或为图,或为篆文在天空以云彩显现出来,而录之为神符。也
有说天神授给了方土神符。据《三国志.张鲁传》载:“张陵学道鹤鸣山中,造作
符书”。道书中说太上老君传授青童大帝的二十四廖中,便有“服开明灵符”、
“佩星象符”、“佩五神符”等。认为服符水,佩符图均可以“灾不能伤,魔邪
不敢难”。至魏晋南北时期,答的使用更加广泛,并已交为带有宗教色彩的图案
文学,藉此作为与灵异世界沟通的信物,符的功用也越来越大,字体越来越艰涩
难认,形式越来越神秘莫测。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在《道藏》正一部第九九六册
《开坛法语》中说得好:“吾家法录,(指录符,因录有录像和符一样,道教习
称符录为法录),上可以动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龙虎,幽可以摄鬼神
,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脱生死,大可以镇家邦,小可以却灾祸。”符录有如此
神功,不仅普通百姓信奉备至,而且唐、宋、元、明、清朝代中,不少封建统治
者也崇拜异常。元朝统治者令天师后裔颁发过《命普施》由皇帝钦定了天师符录
的地位。朱元璋早在做吴王时,曾对天师后裔颁发过《命普施符水旨》的命令,
要普遍使用符水为人治病。所谓符水,就是将符浸泡水中,因为符是天神的象征
,吞服符水,就意味着天神进入人体,帮助人驱除疾病和灾害。明太祖、明英宗
、明宪宗等都先后颁发过禁止么出假造符录的敕令,保护天师世家符录的专利权
,提高天师符录地位。
一、符的功能:据《汉天师世家》载:(一)用符水治病。唐初,第十一代
天师张通元,字仲达,天性静默,常独坐一室,非时不出,虽家人罕识其面。岁
大疫,以“标”植水中,汲饮者皆愈,乞符水者不远千里而至,(标,系符录的
一种)。北宋徽宗时,天下瘟疫流行。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书符投大瓮贮水以
饮疫者,皆愈。”南宋时,王子魏王镇守明州时有疾,第三十三代天师张景渊“
咒水饮而愈。”明初,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入朝京师“求符者日以千百计,待
吏不暇给,闭关拒之不能止,乃录巨符,投朝天宫井中,人争汲之,须臾水竭土
见,犹弗已。太祖为立亭井上,号太已泉。”明中叶,杭州瘟疫注行,第四十五
代天师张懋丞亦“书薜符投井,饮者立愈。”除用符水治病外,天师后裔还有用
所谓“木叶”、“铁券”来治病防灾。如第十九代张天师张修:“性淳朴,躬耕
干野,以疾告者,录木叶治之,皆愈。”(木叶系一种木质符录)第二十三代天
师张季文当五代十国战乱之际,乃铸铁环券数万,佩之可免兵灾,求者甚众。(
二)用符录抵御自然灾害,“解州教育界池水溢。诏治之,书铁符投池中,怒霆
磔蛟死,盐课复常”。这是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为宋徽宗盐池治蛟的事。第三
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也因“持符治潮”有功,受到元成宗的嘉奖。第四十七代天师
张元庆于明弘治已未年(1499年)由京师还山“舟次沽头闸,旱浅不前,有司请
祷,书铁符投白象潭,薄暮云蒸,雨注遂利清焉。”由于符录的功能神通广大,
故名目繁多,按《黄庭遁甲缘身经》载:遇恶鬼有六甲六乙符,遇火有六壬六癸
符,遇水有六戊六已符,打官司有六庚六辛符,这些符或烧或服,或以灰冲水服
下,或埋于门前窗下,或揣入怀中,或贴在墙上,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威力
。根据不同需要和阴阳法事所用之符主要有:
二符的分类:
阴事:梵气灯符、破狱符、收魂符(由朱元帅(朱产),陶元帅(陶荣),
鲁元帅,魏元帅,田元帅,孙元帅(孙乙)等执行)。
阳事:(一)开山符;(二)迁患符:(三)发奏符;(四)传递符:(以
上由温琼元帅执行)。(五)拜表符:(六)拜斗符:(七)总召符;(八)镇
宅符;(九)镇妖符(由王元帅(王善)石元帅(石成)殷元帅(殷郊)孟元帅
(孟山)荀元帅(荀兴善)等执行。(十)解厄符(由马元帅,辛元帅(辛环)
,庞元帅(庞乔)邹元帅,聂元帅,韩元帅等执行)。(十一)求财符(由赵元
帅(赵公明)执行。(十二)祛瘟符,(由康元帅(康席),焦元帅,曾元帅(
晏安),应元帅,岳元帅(岳飞)等执行)。(十三)祛邪符(由刘元帅(刘俊
),杨元帅(杨彪),肖元帅,艾元帅等执行)。(十四)恶意火符(由邓元帅
(邓忠),李元帅(李伏虎)执行)。(十五)报应符(由张使者(张娇)执行
)。(十六)催生保产,送子符(由高元帅(高元)执行)。(十七)和合符(
使人家庭和睦、散凶)。(十八)护身符(根据人的生辰八字来定符)。(十九
)大水符(用于防洪,画在木板上,一般六天才可画成。(二十)五雷符等。
现在道教祖庭嗣汉天师府在进行守教活动所用的符书计(一)《清微阴阳符
录》一卷,内有七十二张符样,用于阴醮,阳醮两种醮事。主要有如天将符、总
如符、召功曹符、启师符、发奏符、净坛符、破秽符等。(二)《清微拜表符录
》一卷,内有四十二张符,多为做拜表道场时所用。(三)《阴梵 灯符录》一卷
,内有符样十二张,主要在打阴醮时使用。(四)《九幽破地狱符》一卷,有符
样七十余种,主要给妇女打阴醮时用。(五)《雷霆都诸将符录》一卷,共有符
样七十张,主要是三十六天将符,如王灵官符、马元帅符、赵元帅符、朱元帅、
康元帅、温元帅、殷元帅、高元帅等符。同一个元帅因使用任务不同,有几张符
如温元帅有解厄、治病、传递文书、送子、催生、保产等符。此外还有扫瘟、断
瘟、禁瘟、解瘟等符。
三、符的功能分析
符录何以会治病有效,避邪灵验,防御自然灾害有功,这是几百年来争认不休,
迄今尚无定论的问题。它虽不能用科学方法来验证,但也不能完全给以否定,因
为有事实存在。有人认为人体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此场伴随人的一生,
如磁场中的阴阳平衡即反映人的健康。如人体有病,即表示磁场中阴阳不平衡所
致。符录通过得道者高道的书和念,(被认为是气功态)而画符的纸上聚集了一
个场,这个场通过病人的吞服和携带,与人体的场相融合,逐步调整人体磁场使
之平衡,人的疾病即可全愈。人遇危难或遇车祸,被认为是人体磁场不平衡而导
致人失魂落魄,发生事故。所以“消灾解难符”能改变人的磁场,使之不发生事
故。也有人认为,符录是气功治病的另一表现形式。理由是符录必须由得道的高
道所画的才有疗效和灵验,而这些高道均为有修炼功夫而深得其法的气功师。他
将意念治病转到纸上成为信息纸,病人通过这一信息在体内的调整,使疾病得到
好转。就如目前气功师用水作为信息水治病的道理相同。理由是符录是气功师在
气功态时脑中所出现的现象。据称:目前有些气功师不懂符录也没见过符,但在
气功态时脑中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图象,他们把这些图象画出来被证实是符画。第
三种认为,答埭本身是没科学道理的,只不过通过符录给病人一种精神安慰和寄
托。而中医认为,许多病人一种精神所致,符录通过道士的画和念咒,给病人一
种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病人精神趋于平衡,思想得到解脱,从而病情好转。第
四种认为,符中有药,符咒是表面做作的一种治病手段,真正起治病作用的是药
物,历代天师中有不少天师都是精通草药而且修炼功夫深,并深谙“雷法”的气
功师,天师的法官大部也都是中医能手,他们在画符时在符水里加入药粉,病人
服后,药到病除,只说符咒灵验,符中加药之事,却讳莫如深。龙虎山上清镇群
众深知此中奥秘,用符加药治病的事例,他们可举了很多。
四、画符的十戒八忌
画符念咒,并非一般道士所能为,它一定要出自受过职的高道之手,才被认为是
有灵验的符录,未受过职,没有扶将,更无役使万灵之权,不能画符。同时要求
道士在画符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画符的程序,按各种各样的画法和要求去画才有
作用。总的说来有十戒八忌,这是对画符人的道德要求,必须遵守,否则画符无
效。此十戒是(一)戒贪财无厌。画符人,为别人消灾解难,略收些财物,当无
可非议,但不能藉此敛财,贪得无厌,除衣食所需,多余部门应奉献宫观。(二
)戒迟疑不决。画符时应速断速决,“一点灵光”一气呵成。(三)戒鲁莽从事
,操之过急。应心情淡泊,中庸行事。(四)戒假公济私。戒用宫观器具物品,
为个人发财。(五)戒亵渎神明。(六)戒无帮杀生。(七)戒好色酗酒。(八
)戒铺张扬厉。(九)戒朋比为奸。(十)戒滥收学徒,传非其人,泄露天机。
除十戒外,道教还对画符人规定了八忌,就是避开忌讳事物,如犯了八忌,画符
失效,永无灵验。此八忌是:(一)避妇女经。(二)忌见色动心,以作符为名
,行云雨之事。(三)忌神志错沉,遇生病或醉后画符,(四)避新婚蜜月期间
画符。(五)避忌藉术起家致富,而迁神怒。(六)避忌见死不救。(七)忌为
菲盗歹人画符,要婉言谢绝。(八)忌抬高身价,求得名誉、地位。
五、画符的程序
符录的种类很多,各种符有各自的画符程序和方法,例如“百解消灾符”,画符
的程序是:
一:须斋戒浴身、净口(禁荤酒),具虔诚之心,备办果、酒、香、焚香祝
告,礼拜(三拜九叩),放置画符用具,如水(或醋精或酒)、纸(以黄裱纸为
佳)墨(或朱砂)笔等。
二:清水咒语:“此水非凡水,一点在砚中,云雨须臾至。病者吞之,百病
消除,邪鬼粉碎,急急如律令”。
三:清纸咒语:“北帝敕吾纸,书符打邪鬼,敢有不服者,押赴 都城急急
如律令”。
四:清笔咒语:“居收五雷神将,电灼光华纳,一则保身命,再则缚鬼伏邪
,一切死活天道我长生,急急如律令。”
五:然后握笔在手,做好画符准备,密咒:“天园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
笔,万鬼伏藏,急急如律令”,接着叩齿三通,合净水一口,向东喷之,聚精凝
神,一笔画下,边画符,边念咒:“赫郝阴阳,日出东方,敕收此符,扫尽不祥
,口吐三昧之水,眼放如日这光,捉怪使天蓬力士,破病用镇煞金刚,降伏妖怪
,化为吉祥,急急如律令敕”,也有念:“郝郝阴阳,日出东方,吾今书符,普
扫不祥,口吐三昧真火,服 一字光明,捉怪使天蓬力士,破七用来疾金刚,降伏
妖魔,化为吉祥,急急如律令”。咒完符成。符成之后,还必须结煞。俗语:“
刀无钢不快,符无煞不灵”,“画符容易结煞难”。据天师府的老道士说:“结
煞要用三种煞(天罡煞`涌泉煞`肘后煞),而常用的是天罡煞和涌泉煞。什么符
,结什么煞,念什么咒。自古以来均系师传口授,不形成文字,故《道藏》无载
,史籍无考,口授时还要起誓为盟,不得泄露天机。最后老道长说了四句天罡煞
歌决:“月月常加,时时见破军,破军前一位,誓不愿传人。”
此符为张天师所画.能镇,车.船等诸怪事.如:开车之人用黄袋装之.挂之反光镜下皆可平安大吉.百鬼不害.特别,
此符也是张天师所画,能镇一切种种怪事,不吉祥之事.可随处挂在某处或佩戴身上则大吉.特别对上晚班,行夜路
此为张天师“镇煞灵符”,可以帖到门后,客厅正中,此符能镇诸一切诸煞化吉详之事,如家中门口窗前有孤阳煞:烟囱,高压线,门口对冲路等~也可以镇孤阴煞;如你家门口,窗前对树木,坟地,殡仪馆,医院,帖此符
符箓口诀:
磕齿三通,含净水一口,
向东方喷之,然后念咒语:
赫赫阴阳,日出东方,敕书此符,尽扫不详,口吐三昧之火,眼放如日之光,捉怪使天蓬力士,破疾用镇煞金刚,降伏妖怪,化吉为祥,急急如律令敕。
学完此法后,外传的天师符图都能够用了。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道教的符咒,符上的图画内容所表达的意思足以令普通人像见到普通学生见到奥数那样吐血

内容你可以自己买本符菉书来了解一下←仅限于了解一下而已,除非你能拜得正师学习,那些书上错了什麼地方你也不知道……

就lz提出的问题,电视裏面经常出现的抓僵尸黄纸朱砂符咒上面,敕令是指祷告于某仙某天兵(说白是命令),告诉他们“本道长是奉哪位上仙命令你们什麼什麽这样那样……”,然后下面接上主持(主事)这道符咒的上仙,没有写哪位神仙但是符咒最上头有3个勾的,就是奉三清之命;如果是捉拿比较厉害的僵尸鬼怪,通常下面还会接上一串拧麻花样的线条,那是代表“捆仙绳”;然后再下面(也可以说是线条分出的范围裏面)的内容,则是这道符的主要功能效果等;最下面,则是称为“符胆”,通常是个“罡”或是“(无法表达,因为是纯线条图画)”,是支撑整个符咒的灵魂;最后,正统的符咒还要盖上主事神仙的印章——就如同一纸公文般,没有盖章,谁听你的啊?

再来是佛教的,最初的符咒是纯梵文书写,传入中土后与道教符咒结合,两教相互影响,所以当你在道观求得一上书某某菩萨、在寺庙求得一怎麽看都和道教符样式差不多的符时,不用惊讶...

阴阳道的符咒?大部分是传承自道教和佛教,还有些“自创的”,意思估计没多少人知道(废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08

《阴符经》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瑰宝,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被历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智谋家所重视。《阴符经》是一部思想巨著,集道家的治国方略,兵法战术、养生之道,于一体。世称道家“第一天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