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有几个校区

如题所述

院校专业: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高职) 财经类 公办

官方网址: https://zs.zbti.edu.cn/ http://www.zjbti.net.cn/

官方地址: 浙江宁波市

官方电话: 0574-87422148,0574-87422149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成立的四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前身为创建于 1914年的“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 学校现为浙江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在2021年GDI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54名,全省第8名。 学校主校区位于中国商业名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宁波,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距市中心15分钟车程,距火车站10分钟车程,距飞机场15分钟车程,总占地面积958亩,其中本部401亩,宁海校区150亩,慈溪校区407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5050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03万余册。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3万余人,成教学生9880人。现有教职员工623人,其中教师479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5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8.44%,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01人。 学校现设有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明智学院等 7个二级学院与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及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模具工程中心和智能家电工程中心等3个独立科研机构,共有29个专业,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优势专业,7个市级重点专业;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021年3月,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正式通过“悉尼协议”(Sydney Accord,缩写为TAC-AD)认证;学校现有国家家电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波分中心、浙江省模塑制品表面装饰与智能成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宁波市智能家电重点实验室3个省市级科研平台,一个宁波市产业特色学院,一个宁波市试点特色学院,宁海产学研基地荣获“中国模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名省新世纪“151”人才,1名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3个省级高校教学团队、14名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省教学名师、4名省教坛新秀,1名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0名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 学校获批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 10余项国家级成果,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学生竞赛新增7个国家级奖项,学校在全省“五个一批”和“双创基地”评选中均获立项。同时,学校是浙江省首批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之一,为浙江省首批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建设,学校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工作赢得广泛的社会声誉和较高的认可度, 2008年荣获宁波市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二等奖,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9年、2020年6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16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和“中国校企合作好案例”。 百年来,学校秉承 “厚德、进业、明智、笃行”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服务兴校、管理促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想和“教师为基、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爱国爱校、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尊师重教、师生为本的办学宗旨”的工商精神为引领,逐步形成了“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育现代商帮人才”的办学特色。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利用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学校和政府的合作交流,探索实践 “总部—基地”办学的县校合作模式、“点、线、面”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四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成效显著。学校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多层次、多渠道合作办学。以订单培养、进厂建室、引厂入校等方式,与龙头和骨干企业开展“点对点”合作,如与美国GE公司合作,在校内建成了省内第一个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师培训中心和技能认证中心;以引协会(学会)入校、校会深度合作等方式,与行业协会(学会)开展“点对线”合作,已有宁波市工业设计学会等6家协会、学会落户学校,并与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等多家协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与宁海、慈溪、鄞州、海曙等地开展“县(市区)校合作”,先后建成宁海和慈溪两个产学研基地,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其中依托宁海产学研基地形成的“总部—基地”办学的县校合作模式,创造性地将产学研合作的内涵扩展到了人才培养、技术升级、服务社会、文化引领,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发展道路,实现了校、企、政、区多方共赢,被《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媒体评价为“中国高职教育的‘宁海模式’”和“成为专家学者解读高职院校县校合作模式的范本”。学校与慈溪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成立了适应余慈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产业学院——慈溪学院。作为学校政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探索,学院将结合慈溪产业特色与优势及相应人才需求,设置相对接的专业群,推动慈溪职业教育发展,通过与余慈经济带的特色和优势产业的深度对接,推动余慈产业结构升级。 学校是浙江省首批获教育部核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学历教育项目的高职院校。 2002年与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学院举办中澳合作办学项目,成立了霍姆斯格兰学院分院和国际化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引进TAFE教育模式。学校获得澳方颁发的“最佳海外教学成果奖”和“优秀管理奖”;中澳合作国际商务专业被评为省首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澳合作国际商务专业、中澳合作会计专业相继通过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委员会的认证。学校还与28个国家和地区得教育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国(境)外交流与合作。 今后,学校将全面聚焦 “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专业必备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的终身学习者,具有敬业精神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负责任公民”为教育目标,围绕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求,对接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更加主动服务浙江及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扩区、强校、升本”战略,按照“三年创高,五年跨越”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加快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跃上新台阶,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全省前列、国内知名”的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双高”名校而努力奋斗!

其他信息:

最近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咨询我,浙江工商大学有几个校区,今年新生会被分配到哪个校区?哪个校区好?等相关问题,下面我统一回复一下考生们的问题。 浙江工商大学现在有4个校区,分别为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教工路校区和杭州商学院桐庐校区。 浙江工商大学校区地址及简介 1、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学正街17号 2、浙江工商大学教工路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 3、浙江工商大学桐庐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环城南路66号 学校占地面积165.78万平方米,分为下沙校区、教工路校区和杭州商学院桐庐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86亿元,教学用计算机8380余台。图书馆纸质图书328余万册,数字资源90000GB。 院系设置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独立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章乃器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MBA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 浙江工商大学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学校拥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900余人,含本科生22800余人、研究生3300余人、学历国际生750余人.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11年 公立 财经 浙江省人民政府 以上浙江工商大学有几个校区及校区地址有收集整理,更多关于浙江工商大学招生信息请查看招生频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