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如题所述

1. 寒衣节的来历
寒衣节,又称农历十月初一,自古有之。周朝时,此日为腊祭日,举行祭祀活动。《诗经·豳风·七月》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味着天气转冷,需添置衣物。宋代以前,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下诏,将拜墓送衣习俗固定在十月。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有三个:授衣、祭祀和开炉。
2. 寒衣节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孟姜女新婚不久,丈夫被征去修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不幸的是,丈夫已累死并被埋在城墙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从此产生了“寒衣节”。
传说二:东汉商人蔡伦的大嫂为促销积压的纸,假装死去,躺在棺材里。蔡莫悲痛欲绝,烧纸时哭喊:“慧娘啊,我把所有纸都烧给你”。突然,棺材内的慧娘有了声音,称烧纸可以让她在阴间过得好一些。人们听说后都来买纸烧,蔡莫的纸因此销售一空。从此,人们相信烧纸可以让死人在阴间过得好,每年十月初一都要烧寒衣。
传说三: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时,行“授衣”之礼,赐群臣豆羹。南京民谚曰:“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在加衣避寒的同时,还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