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没有朋友,亲情又比较淡漠的人,往往是种什么心态?

如题所述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人总是有归属感的需求。而个体也总是依附于群体所存在,一出生,进入的第一个群体便是家庭,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选择的,且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最大。

随着人逐渐长大,又有了除亲情以外的圈子——朋友圈。朋友带给个体的意义也是耐人寻味的,我们总是可以从朋友身上汲取各种各样的力量,帮助个体前行。

但时代的发展,让大家越来越发现现在的情没有以前那样纯粹了,即使是亲情,也不能说是无利可图的。

人们可以为了夺取一毫的利益,即使带有血缘关系,也能与原被告相见。

社会互动学让我们知道,在个体发出交往信号的同时都是有所图的。虽然听上去很现实,但如果一个人无欲无求地与你进行交往,反倒令人害怕。

现实生活中正是有了这些各种圈子的组成,才推动我们不断地成长与自我完善,但也不乏生活中真的存在没有朋友圈,亲情也比较淡薄的人。

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觉得这些人内心一定存在问题,但他们往往属于以下几种人。

一、受过情感的创伤

没有人不需要爱,只是不喜欢在索求爱的过程中撞上失望。若不是一次又一次的热脸贴上了对方的冷屁股,谁又会无缘无故地变得冷漠呢?

有些人之所以对待亲情淡漠,不是因为从出生起便是冷漠的,而是从小生长于缺爱的家庭。

小孩子的安全感是最缺乏的,他们力量薄弱,也无法独自一人面对世界,唯一能做的便是依赖于自己的父母。

而在大多数小孩子的内心,父母的形象正如男孩心中的奥特曼,女孩心中的女战士般英勇、无所畏惧。

所以,他们最信任的便是父母,但并不是每一对父母都合格,很多人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却开启了为人父母的生涯。

面对孩子的哭闹,他们会视而不见,当作是无理取闹的玩笑。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一次次的哭闹声中,孩子们渐渐习得了自我救赎。

他们知道哭闹无法引起父母的关爱,这也意味着自己的需求在童年时期便是被忽视的。

家庭能量能造就一个人的性格,在不爱的环境中,成长的个体也无法习得如何爱他人。

所以,在他们长大成人后,即使外表上看似成熟,但在内心深处却淡漠亲情。不能将过错归咎于他们,这是童年时期的需求被忽视所造成的创伤。

二、自我意识较强

这类人从小就比同龄人发育得更完善,尤其是在心理层面。他们早早地就认清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需求。并且会根据自我建立正确的需求,开展进一步的计划。

这类人不算是没有朋友,对待亲情淡漠,只是对他们而言,更不知道如何去审视生活。

不是不交友,只是不想自己如同俄罗斯方块那般,一合群便被消融。他们愿意将自己看做生命的主体,而不是在意旁人的想法。

不是不合群,而是不愿意隐藏自己的个性。比起在群体中欢声笑语,他们更想坚定自我心中的想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这类人注定是孤独的成功者,或许在旁人看来,会觉得他们很孤单,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做自己是件多么爽的事情。

自我意识太强也注定了不会与世间的大多数人并肩,毕竟通往山顶的路途太过遥远且险峻,能到达那里的都是佼佼者。

三、内倾型性格

这类人因为不怎么会表达自己,所以在人群中很难引入注目。他们不是没有对朋友的需求,而是内心缺乏自信,很难像常人般谈吐自如。

即使有较为过人的才能,也很难被发现,面对任何一段社会关系,他们都是被动的那方,只要对方不主动联系自己,他们绝不会主动出击。

走进这类人的内心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可一旦建立起情感也会很持久。所以,性情淡漠并非天生,大多数都是无能为力的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7
我个人觉得这种人一般都比较自卑,或者是他们对外界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才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第2个回答  2021-03-07
这种人是应该是性格十分内向的人,他们从小没有被特别关爱和关注过,没有体会过真正的亲情,长大之后自然也是不知道如何与亲人来往,他们的内心其实是非常孤独的,却不知道该如何交朋友保持友谊。
第3个回答  2021-03-07
往往是一种特别自私的心态,因为这种人心里只有自己,所以在这种人的眼里没有任何人。
第4个回答  2021-03-07
我觉得往往这种的心态都是比较放松的,因为只有特别放松的状态才能什么都不在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