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按什么标准交

如题所述

一、残保金是什么意思?
      残保金 全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用于支持残疾人就业和保障残疾人生活及残疾人事业发展方面支出的资金。

二、残保金征收标准及依据
      1、残保金征收标准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 1.5%。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保金。缴纳的残保金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保障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1.5%-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x90%(或50%)。
      90%(或50%):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1%(含)以上,但低于政策规定比例1.5%的,享受50%优惠;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在1%以下的,包括未雇用残疾职工的,享受9折优惠。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企业无需缴纳残保金,具体如下:
      (1)30人(含)以下小微企业免征残保金,仅需规定时间内税务局零申报即可;
      (2)按照1.5%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减免残保金,规定时间内完成残保金审核及申报即可;
      (3)用人单位遇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可以申请减免或者缓缴残保金。
      2、残保金征收依据《关于印发
      的通知》(财税〔2015〕72号)
      《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发改价格规〔2019〕2015号
      三、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减免残保金中“残疾人”认定标准是什么?
      (1)用人单位安排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1至2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3级)的重度残疾人按照安排2名残疾人就业计算,安排重度残疾人之外的1名其他各级各类残疾人均应当按照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计算。
      (2)用人单位提交审核材料时,残疾人证不在有效期内的,不得计入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残疾人证有效期以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推送信息为准。
      (3)以劳务派遣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被派遣残疾人应当计入劳务派遣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和在职职工人数。经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协商一致的,在计算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和比例时,被派遣残疾人可计入用工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不得重复计入劳务派遣单位的就业人数;以非劳务派遣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且工资支付单位与社会保险缴纳单位不一致的,在计算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和比例时,应当计入与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
      (4)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按月计算,不得以全年安排残疾人总数平均后计入用人单位每月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应当按月发送给税务部门相关系统。(今年残保金政策的最大变化)
      注:建议用人单位2022年按月安排残疾人就业,以减免当月的残保金,以免当月未安排,过了当月,在次月多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也无法抵未安排月份的就业人数,企业仍面临巨额残保金。
      以上为残保金是什么意思_残保金征收标准及依据 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企业残保金减免,残保金优化方案定制,安置残疾人就业等 ,找到雨燕残保金yuyanhr.com,少走弯路!
      50人以上目前还没有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尽快找到我们获取核算残保金减免方案,并安置残疾人就业减免残保金,早安置,多减免。

      以上为我了解到的政策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残联、税务局政策为准,若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