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快好了,一看别人的症状又加重了怎么办

我从高中开始有了一种强迫症,那时候极为痛苦,影响了我的学业, 交友, 成长, 等等各方面的事情. 后来经过7, 8 年的努力,使用从网上学来的森田疗法, 外加努力, 总算逐渐有了好转.但有时候有复发,每次想上网问, 但总觉得那种尴尬而灰暗的情况不应该影响别人. 一次一次, 我努力挺过去.

只有一次, 我发现,我很喜欢的一个男生不自觉地受到我的影响了,也有了那么一点点不应该有的表现. 我感到极度沮丧, 所以决定先上网,寻求一下类似的病友的情况, 结果发现那些人的同类症状比我有过之而不及, 自那以后, 我开始明白, 我经过一段时间总算向自己证明不是病的症状,原来确实是一种病, 而且从病友的经验来看,大多数是抱怨多少年了都治不好的. 偶尔有心理医生说治好过类似病症的, 也浅浅的说一句不超过10个字的话(我知道他们也忙, 没时间多说). 都不明就里.

而且我开始害怕自己的病症像那些病友一样严重.我常常要用坚强的毅力, 才能控制住自己不去想那样的问题.

但是更痛苦的是, 我开始害怕别人受我的影响, 尤其是我最爱的人: 因为我的病,我被很多人误解过,轻视过, 歧视过(而我病情好转的时候,学业等各方面进步时又被那些曾经歧视我的人所妒忌), 我都理解, 因为他们不明白我的病(明白了也只会笑话我是神经病).只有最爱我的人,我也最爱的人,比如家人,才永远站在我这边,想要支持我, 可是我如果影响了他们,也让他们痛苦,那不是亲者痛, 仇者快的事情吗?

有关被影响的事, 确实是有的, 我上高中的时候去看心理医生, 他都给我小影响了一下(我庆幸我走了以后他就忘了吧).

我的父母在国内, 我在国外. 自从上网查到那些病友的状况, 我都不愿意再打电话回家,他们很想我, 让我早点回家探亲, 我都不想回去见他们,因为我怕影响他们,我想躲起来让他们过没有顾虑的日子, 可是他们不会懂的, 只会伤心.对于我很喜欢的那个男生, 我只好不停的告诫自己,不要跟他再联系,不然将是两个人的痛苦, 我觉得他现在就是为了牵就我, 觉得我算是个好人才勉强跟我联系, 可是他已经很不舒服了.

我花了一般人2倍的时间去获得一些小小的成功,爱情我已经不太敢去碰,对我好的人,我很害怕把他们影响了; 对我坏的人还跟我斗着(我有的时候不明白, 有些人明明已经过得比我好多了,可还是不愿意看到我稍微有一点高兴,虽然有的时候我只是装高兴而已).我本来应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让人羡慕的事业,热闹的一群朋友,快乐爽朗的心情(因为很多人公认我在很多时候是很幽默的).可是我现在被这种痛苦笼罩着,不知道前途在哪里.

我在国内外都看过心理医生, 国内看的时候还早,医生们还不把我那个当毛病,也不太了解森田疗法,所以看得不在意. 国外医生都是建议我吃药, 可是吃药有副作用的.最后我自己努力快好了,上网一查又完了.

我是信佛教的, 有时候我想,也许菩萨/佛祖就不想让人过得太高兴?或者是我小的时候对外婆不太尊敬现在要来惩罚我?可是这种惩罚什么时候到头?
有谁能救救我啊!
落落行者:谢谢你贴了这么详细的回答。有些部分还挺适用于我的。 就只不过,其中有一段讲到强迫症病人大部分难以痊愈, 着实让我惊恐,症状加重了好几天。不过现在好一些了。 哈哈。。。 看样子你是把我当成了治疗我的医生了呢。
姜与沫先生:也谢谢您的森田疗法, 很有些道理。就只最后一段:“越是坦诚的人, 治。。。”这个“治“字后面是什么呢?这句话好像没完全阿,是不小心少贴了?
不过还是很感谢这两位, 给我的建议很具体, 而且答案有重点。

未开启的宝藏:谢谢给我一个和你谈话的机会, 我有时间一定去叨扰叨扰你:)。

雯晴, dongwei: 也谢谢你们给我简洁而有益的建议。

对于两位匿名的回答者, 我很感动你们对我心情和状态的理解, 有机会我可能会去看一看《爱的觉醒》。
另外如果没有更多的回答,我会在最后采纳第二个匿名回答者的答案,因为讲得很有道理, 我有一点同感。

用"森田疗法"~!
顺应自然
◆ 自然 人们的思想认识中常常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的奇怪的观点。大自然确实永远是纯真的美丽的。动物界的现象也是自然,人类社会的现象也是自然,物价昂贵也是一种自然,为什么只把干枯的贝壳、远远眺望到的山与大海等和我们关系疏远的东西看作自然呢。不但不断冲刷岩壁,反复流动着的波涛属于大自然,不论宏观的或微观的,在观察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时,看到的那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的人们,也是自然。
◆ 顺其自然。对出现的情绪和症状不在乎,要着眼于自己的目的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对待不安应即来之则安之”,“对情绪要顺其自然”仍然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如果出现了不安就听凭这种不安去支配行动。
◆ 不要努力 贵函有所谓“努力把痛苦当作痛苦来接受”的说法,倘真这样努力,就又使痛苦成为双重了。实际上即使不努力,痛苦终究还是痛苦。所以,想特意设法取消痛苦这是多余的。降临在身的灾难,涌现心头的痛苦,除了承认事实、听之任之,别无它法。就像禅家所说“心头无杂念,烈火也觉凉”那样,已经到了这种时候,若再专心致志的祈求听其自然,或用上力气去灭却心头杂念的话,那就已经既不能顺应自然,也不能灭却心头杂念了。
◆ 不必刻意安排 我们只要能照朴素的欲望去活动,就可以了。不必害怕心身的消耗或毙命。因为在我们身体中,存在着象安全阀那样起到自我调节作用的东西。因此,没有必要死按那些机械的理论去休息或休养。在活动的过程中,就会不断调剂急缓,自然进行工作上的变化,通过它是可以自动调节的。
◆ 随机应变 “人是思维的芦苇。”这是我们人类心里活动的一种事实。人是一种必须思维的动物,这是人自身的一种本性。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因为认为不思考不行,便不断努力对自己和自己的心思进行鞭策,这样的做法,就像企图拿手来推动电机,帮助电机加快速度那样,这种努力是徒劳无益的。劳而无功是它的必然结果。人们如果都能适应各自现实的境遇,听其自然地与之相碰撞、相接触顺应其时态随机应变,就会发挥出火花迸发似地思维功能的作用。如果企图硬性地勉强去思考,就像把炉膛里塞满劈材那样,只是一味冒烟却烧不出火焰。
为所当为
◆不仅用脑筋去理解,而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行动去理解。只是思考什么也不会产生,要行动,要不断做出成绩,要通过亲身体验去理解。
◆ 要不断干点什么 正如先生所说的“要不断干点什么”这句话,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在一天的24小时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某种什么精神劳动,或注意些什么,或为了什么目的而必须让手足不断地活动。这是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这种精神,无论遇到怎样突发的事变,都可以间不容发地立即转换并指向新的事物。
◆ 去掉预先的考虑 过去我在工作的空隙,总好不断考虑关于“怎样考虑引导自己才好”的问题,然而,即使规定了某种行动方针,虽然放心了,却丝毫没有成为实际行动的规范。如果有时候没有提出什么所谓既定的方针,便越发不断地陷入了迷惑。今天,已经不再那样考虑,只是凭借朴素的欲望去干点什么而已。
◆ 不需要什么勇气 患者说“已经决定我自一月份开始必须到学校去上班,可是真不知道我是否有了去学校的勇气”。森田说“只要能去就行,不需要什么勇气”。
◆ 不要进行不必要的交际 所谓“广泛交际”实际上是一种虚张声势外强中干的虚伪精神而不是什么在交际方面的学习。人们的行动必须是根据生活需要或者是受个人欲望驱使的结果。不要去进行那些不必要的交际。自己要经常注意,切莫丢失自己原来那谨慎的态度。一切活动必须经常出自本意才行,这就是去掉虚伪,回归真人的自然状态。
◆ 外表自然,内心健康 意思是说象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就能健康起来。神经质者总是希望先消除症状、改善情绪,然后再恢复到健康的生活,这样做永远不能有健康人的生活。对情绪不予理睬,首先要象健康人一样去行动,这样,情绪自然就变成健康的情绪。

生活的准则
◆ 情绪为准则 是指注意情绪的生活态度。情绪本来不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这种看重情绪的生活态度是神经质患者所共有的。森田疗法要求对于不受意志支配的情绪不必予以理睬,让我们重视符合自己心愿的行动。当患者认为自己有病,并对症状感到精神负担时,医生就告诉患者:“这不是症状,只是一种情绪”,能体现你的价值的是—行动和达到的效果。
◆ 目的为准则 指不受情绪影响,注重于实现自己目的的生活态度。譬如外出去买竹子回来,当时的心情如何无关紧要,只要把竹子买回来,也就达到目的了,这就是成功。如果没有买来竹子,心情好与不好都是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森田努力创造一种办法,让患者尽量抛弃以情绪为准则的生活态度。
◆ 行动为准则 惟有行动和这种行动的成果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一个人即使想法有多么高尚,若是偷窃他人的东西,那就是盗窃;反之,即使多少想过坏事,若肯帮助别人,就会被看成好人。舆论的评价就是如此。这就是“与其想,不如做”。从这个意义省,森田对情绪要求即来之则安之,要为实现既定目标去行动的生活态度,称作行动为准则。
◆ 天天是好日 如果工作、学习一天之后,感到过得很充实,那就是好日子;如果没能过得充实,那就是坏日子。至于这一天的情绪如何并不重要。

摆脱束缚
◆语言的束缚 人们在体验了某种经历后,总习惯于用好与坏、正与误、善与恶等词语来评价它。其实事实就是事实,它并没有好坏、正误、善恶之分,这些评价都是人硬赋予它的。而这种评价恰恰阻碍了人们认识事物的真相。正如森田先生所说的那样,“睡梦中的有和无,有无相加等于无;迷惘中的是与非,是非相加等于非,”因此在做事的时候,不要进行这种毫无着落的评价,只有这样才是脱离执着的方法之一。
◆ 理论的束缚 中国教育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这种教育环境中生长发育的孩子们,很容易出现理论主义错误倾向。一般来说,神经质患者这种倾向是非常突出的。神经质者出现紧张不安就是“理论主义的错误”。对这些紧张不安焦虑等症状如果报对抗的态度,症状就会加重,即可能进入恶性循环,会产生“负效应的努力”。与现实脱离的理论主义错误常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以极快的速度拉向极端。因此,“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指望哲学,而要依靠实践。当你偏向理论的时候,同样的一件事情,爱和恨、善与恶,便都十分费解。但是,实际情况却常常比想象要简单的多,而且还能超越最难的理论。”

理论的错误和认识与实践的规律
◆无善恶 陷入错误思想后,由此得出的善恶观,完全是虚伪的,人为捏造的东西。善必须是真的。如果从自己纯真的原本状态出发,其中则无善恶。

◆睡梦中的有和无,有无相加等于无;迷惘的是与非,是非相加仍是非 所谓迷惘,就是执着于自己,不能正确地进行观察思维。无论是注意或是其他活动,都必须是顺应着当时的客观情况,自自然然地流动前进。人们常常是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想要如此这般地硬加安排一番。由于未能照想象的情况进行,所以,往往又形成思想上的冲突,反倒陷入了思想矛盾,倘能顺从个人精神上的自然流动状态状态就会既无冲突,也没有痛苦了。

◆欲拥一波消一波,千波万波相继起 脱离自我的客观事物谁也能看清。自我判断的时候因为是面对自己本身,所以自己很难弄明白。因此依靠自我的了解是不能治病的。水面上的波浪再也不能用自己本身的水波来消除。

◆思想矛盾(恶智) 所谓思想矛盾是指“应该如此”的理论与“就是如此”的事实之间有矛盾。据森田说我们的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知识、理解与体验经常互相矛盾。这是理性认识上的方法错误,它总是错误地认为凭着合理的、合乎逻辑的理性能够解决不合情理的情感方面的问题,并试图解决这类问题。

◆切莫拘泥于理论 切莫把自己的情况机械地与理论对照,勉强用它来校正自己那里好那里不好。最好切莫如此。但愿能顺应自然,保持安心经时度日的情绪就很好。要逐渐领会某种体验,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如果把理论放在首位,就必然要陷入错误一味深入迷雾之中。

◆事实与实践 人生的问题不能靠理论或理想来解决,而要靠事实和实践。人需要吃饭、希望工作,而且不愿堕落。人生的过程在于顺从自然。这没有定规的人生,要以事实为事实,要顺其自然地服从它。

◆事实为真 只有事实才是真实的。它是以情绪为准则相对应的词。对无能为力的客观事实,就要承认自己无能为力。

三种境界
一、不安常在
◆ 不安心即安心 即使感到不安,如果能毫不惊慌失措地泰然处之,那么这种不安就会逐渐消失,即使有不安也如同没有一样。
◆ 为值得烦恼的事而烦恼 意思是不值得去烦恼的事,烦恼也没有用,值得烦恼的,不妨为之烦恼。
◆ 不安常在 人要活着,总会伴有不安。期望越大,不安就越甚,不安是必然存在的。你要摆脱不安,它却穷追不舍,你和不安抗争,它就一味地加剧。对于不安应该是来者不惧顺其自然,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

二、坦诚
◆坦诚 当因脸红恐怖,在人面前被称作“你是腼腆的人”时,最好是敞开心扉照实说。“实际上我胆小而发愁,无论对方说点什么,我都立即脸红。这样无可奈何的事情真是少见。我真是的。”这种讲法暂且作为公式来套用也可以。请多次地反复使用。
◆纯真的心 意思是坦诚的心,富于人情味的心。按照森田疗法的观点,“越是坦诚的人,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08
听到你说的话,我觉得你一定很痛苦,对吧.因为我也有过一些心理问题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去爱吧,爱别人是一种最有效的治疗.
初中的时候受人排挤,一进学校就有一种压抑的感觉,非常的痛苦,那时侯有抑郁症,连想死的心都有.
但是,学会去爱,你的心就会象天空一样宽敞和美丽.
去爱你恨的人,尽管他害过你,但是笑着和他打招呼,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在他伤心的时候帮助他,在他欺负你的时候忘记他,把他伤害你的一切记忆象扔掉一个发臭的鸡蛋一样果断.
面对你的亲人还有你的朋友,把你的顾虑告诉他,告诉他你需要他的帮助,相信他们,比以前更爱他们.
博爱,就会忘记小我的痛苦.
佛教认为痛苦源自于对自我的执着,放下"我",就不会痛苦.放下"我"对痛苦的感觉吧.忘了它.用对所有众生的爱代替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18
楼主您长篇大论,思维发散,典型的强迫症,负性自动思维。其实森田疗法效果是很理想的,但个人认为您可以系统的学习下精神分析理论,加强自我认知。但心理问题光靠自己是很难解决的,心理咨询医生是很必要的。心理治疗,光靠自己没用的。
第3个回答  2007-03-26
控制自己。
要放松自己,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第4个回答  2007-03-29
我也在向往一种自然而又真实的生活,哪怕是一个人。那是多么的不容易。
谁都有很执着的方面的,依赖而又执着,轮回的进行着。
最近还看了一本书,叫《爱的觉醒》。觉得有些写的不错。
第一次发东西,以前挺喜欢上来搜东西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