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过年的习俗特色是什么

如题所述

南方在过年的时候在年夜饭和初一早饭上是比较有特色的。

春节马上就要过去了,北方和南方的过年习俗、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南厂和北方,它们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每个地区的人们都在按照各自的习俗庆祝着这个一年一次的节日,在很多人的心中,春节仍然是一个比较大的节日,在离春节还有很长世间时,大人们就已经开始准备过年的各种食材和东西,孩子们都满怀期待的期待春节的到来。

一、 年夜饭

在南方,年夜饭时他们主要是期盼一家人坐在一起能吃一顿饭,有没有饺子并不重要,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北方,大家都是要吃饺子的,大年三十中午吃过午饭后就会开始动手包饺子,一家人坐在一起准备饺子馅,饺子皮等,他们在包的时候一起聊着这一年来发生的所有有趣的事情,在这个时候,他们是心里是美美的,轻松的。如果男人们有时间的话,也会加入到包饺子的队伍中来,他们会与家人们一起动手劳动,但在这个时候,他们更多的是在参与其他的劳动。

二、 初一早饭比较有特色

北方人在大年初一时大多数人是吃饺子,吃完之后就会去给各家各户拜年,家里孩子比较小的,他们就会晚起,但是在南方,他们年初一的饭都是有家里的男主人进行掌勺,他们一大早就起来忙活这个食材,比较一年中都是女人在给家里忙前忙后,年初一的这顿早饭一般都让女主人休息。早饭的内容也不同于北方,南方是以糕点类为主,他们会提前将糕点做好,在年初一的时候再将糕点摆放出来,同时还有果盘、瓜子、水果等其他东西。从这方面看,南北方的差异是真的很大,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只要人们能够过的开心就好。每个地区初一的内容都不一样,有些地方可能非常注重礼仪礼节,他们在饮食上可能并没有特别计较的。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过年时并不完全局限在自己家里,而是利用春节假期期间,好好的放松自己,年夜饭和初一早饭对他们来说可能已经就不是很重要了。

因为每个地区的习俗不一样,人们的过节气氛和内容也不相同,但不管怎么说,是要一家人座在一起能团团圆圆的吃一顿饭,在一起聊聊这一年来所发生的各种趣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另外一种过年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22
南方人过年的特殊习俗
过年的习俗,南方和北方有很大不同。比如,吃新年饺子。这对于北方人来讲,非常重要。不吃新年饺子,那就算不上过年。而南方人则更看重年夜饭,只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围住在一起吃完一顿年夜饭,则就算过年了,有没有饺子则就无所谓了。

但南方人过年,除了年夜饭之外,大年初一的早餐也是非常讲究的。为了新年有个好兆头,大人小孩在大年初一都是不允许睡懒觉的。不管除夕夜玩得多晚,大年初一早上六点多都得起床,七点多一家子要坐在一起吃新年早餐。

就在这顿早餐里,蕴含着一个南方人过年的特殊习俗。(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知道此习俗的朋友也不必奇怪。如有不同,欢迎大家一起来晒,算是相互拜年。)

什么习俗呢?说起来也简单。就是这顿早餐必须由家庭的男主人来烧。主要是考虑家庭妇女给家人烧饭烧了一年了,一直不得歇。乞丐过年还放三天假呢,家庭妇女为何就不能享受一次过年假的权利?但男人一般又盯不了主灶,做年夜饭也只有打下手的份。那就只好选一个简单的项目----做大年初一的早餐,来简单意思一下。也是充分考虑到男人大多不会做饭,所以大年初一的早餐都是成品。事先早就由女人准备好一蒸笼的馒头、发糕、米粿等,男人早上起来,只需搁到锅里点火蒸上十分钟即可,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但这事别看简单,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体现了夫妻互相体贴尊重的文化传统。现在形势可能变了,会做饭、管做饭的男人多了,女人倒成了厨房里的弱势群体。以前说女人得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现在的女人一般只上商场,不下厨房。但不管女人怎么变,男人起早做大年初一早餐的习俗仍没有变(估计也不好变)。

虽然做早餐比较简单,但其他一些准备工作还是比较复杂的。负责做早餐的家庭主男,一般会在五点左右起床。先把屋子院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再用若干个果盘盛好花生、瓜子、水果等小吃放在桌子上。然后到厨房烧一壶滚烫的开水备用,最好点火做早餐。早餐做得后,还要用带盖的茶杯(平常只是客人来时才用的那种),给家人每人泡一杯放了白糖的茶水。家人洗漱完后,先是坐在一起喝茶吃点干果,说一些过年的吉利话,为新的一年讨一些彩头。大概十分钟后,把桌上的小吃收起来,再把蒸好的早餐端上来,一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新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

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大年初一除了不做早餐,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初一不洗衣服。这一天洗衣服的女人,不但不会被人看作勤快,反而会被认为懒惰。该洗的衣服,年三十必须全部搞定,绝不能留到第二年再洗。

还有一点。北方人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忙着给长辈嗑头拜年,但南方人(一部分)大年初一只是上山给已故的老人拜年(上新年坟),从初二才开始走亲。

要不说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一点一滴里,都是那么有内涵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2
南方过年的习俗: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据南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从辟山妖恶鬼。”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发时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拜年——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第3个回答  2020-01-26
南方人过年的特殊习俗
过年的习俗,南方和北方有很大不同。比如,吃新年饺子。这对于北方人来讲,非常重要。不吃新年饺子,那就算不上过年。而南方人则更看重年夜饭,只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围住在一起吃完一顿年夜饭,则就算过年了,有没有饺子则就无所谓了。
但南方人过年,除了年夜饭之外,大年初一的早餐也是非常讲究的。为了新年有个好兆头,大人小孩在大年初一都是不允许睡懒觉的。不管除夕夜玩得多晚,大年初一早上六点多都得起床,七点多一家子要坐在一起吃新年早餐。
就在这顿早餐里,蕴含着一个南方人过年的特殊习俗。(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知道此习俗的朋友也不必奇怪。如有不同,欢迎大家一起来晒,算是相互拜年。)
什么习俗呢?说起来也简单。就是这顿早餐必须由家庭的男主人来烧。主要是考虑家庭妇女给家人烧饭烧了一年了,一直不得歇。乞丐过年还放三天假呢,家庭妇女为何就不能享受一次过年假的权利?但男人一般又盯不了主灶,做年夜饭也只有打下手的份。那就只好选一个简单的项目----做大年初一的早餐,来简单意思一下。也是充分考虑到男人大多不会做饭,所以大年初一的早餐都是成品。事先早就由女人准备好一蒸笼的馒头、发糕、米粿等,男人早上起来,只需搁到锅里点火蒸上十分钟即可,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但这事别看简单,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体现了夫妻互相体贴尊重的文化传统。现在形势可能变了,会做饭、管做饭的男人多了,女人倒成了厨房里的弱势群体。以前说女人得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现在的女人一般只上商场,不下厨房。但不管女人怎么变,男人起早做大年初一早餐的习俗仍没有变(估计也不好变)。
虽然做早餐比较简单,但其他一些准备工作还是比较复杂的。负责做早餐的家庭主男,一般会在五点左右起床。先把屋子院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再用若干个果盘盛好花生、瓜子、水果等小吃放在桌子上。然后到厨房烧一壶滚烫的开水备用,最好点火做早餐。早餐做得后,还要用带盖的茶杯(平常只是客人来时才用的那种),给家人每人泡一杯放了白糖的茶水。家人洗漱完后,先是坐在一起喝茶吃点干果,说一些过年的吉利话,为新的一年讨一些彩头。大概十分钟后,把桌上的小吃收起来,再把蒸好的早餐端上来,一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新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
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大年初一除了不做早餐,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初一不洗衣服。这一天洗衣服的女人,不但不会被人看作勤快,反而会被认为懒惰。该洗的衣服,年三十必须全部搞定,绝不能留到第二年再洗。
还有一点。北方人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忙着给长辈嗑头拜年,但南方人(一部分)大年初一只是上山给已故的老人拜年(上新年坟),从初二才开始走亲。
第4个回答  2011-02-05
南方比如四川这边流行走亲戚,几个亲戚一起打麻将,吃火锅这些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