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县属于哪个区

如题所述

1、璧山区是独立的行政区。

2、2014年7月15日,璧山区正式成立。

1、城市突围几江,跨江北上,实现由建设“渝川黔结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向靠近主城、融入主城转变。

2、实现由偏居江南一隅向“一江两岸”转变,实现由县城格局向大城市转变。

3、东部新城全面建成,滨江新城拉开框架,双福新区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20万增至近40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规模基本形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07
璧山就是重庆下属的一个独立县,不属于任何一个区,直接归重庆市政府管辖。
第2个回答  2011-02-08
璧山县属于直辖市的一个县 不属于哪个区 如巫山县 奉节县 云阳县一样
万州区 长寿区 那种在直辖市里面也说属于一个地方行政区。如县级一样
第3个回答  2011-02-13
璧山区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1
璧山已纳入重庆市主城区外环发展规划范围
重庆发展全面进入外环时代。2011年1月10日,在市政协三届四次会议举行提案现场办理会上,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透露,重庆市外环区域发展规划范围初步确定。 外环区域初步规划到2015年,新增集聚人口约190万人,达到50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达到80%左右,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0亿元。 市发改委牵头编制形成了《重庆市主城区外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外环区域发展规划范围初步确定内环与外环之间地区(约1958平方公里)及外环外围沿线的城市组团,面积2318平方公里。 此次外环规划,打破了主城九区的概念,明确将江津、璧山纳入规划范围,共同作为主城未来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主要承载空间。外环区域将重点构建六大工业基地,其中包括积极发展璧山工业拓展区。
主城第十区,这个让不少区县为之奋斗的目标,或许在向璧山招手!

去年8月,市领导去璧山考察时称赞,璧山已拿到主城“第十区”的粮票和门票。所谓的粮票,指的是在去年9月28号通车的璧山隧道,而门票则是指的璧山的工作水准。

他俩“把主城的东西带到璧山”

2009年,范明文从江北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调任璧山,任县委书记。同一时间,吴道藩也从大渡口区区委副书记调任璧山县县长。2010年,黄奇帆市长3次来到璧山,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范明文和吴道藩。“你们俩都是从主城来到璧山,你们把主城的东西带到璧山来,也算是歪打正着。”

36分钟从北环到璧山

县委书记“上班时间大大缩短”

市领导所说的粮票,是去年通车的璧山隧道。全长3公里的隧道通车,从璧山到大学城只需要5分钟,范明文说,这是璧山在区位上华丽融入主城。其实范明文就住在北环,隧道通车,让他深刻体会到上下班的便捷:“每天上班时间大大地缩短,只要36分钟就可以从北环到璧山。”

虽然现在范明文很满意36分钟的路程,但他对未来璧山的交通更是信心满满。成渝辅助快速通道建成后,璧山到北部新区只需16分钟;成渝城际高铁通车后,璧山乘坐高铁仅需4分钟便可抵达主城菜园坝。这样的交通区位,也是璧山争夺主城第十区的法宝之一。

全市经济会上32次点名表扬

“璧山让我们刮目相看”

“以前璧山的经济不发达,有区位没地位。”范明文介绍,有了交通提速,璧山的经济也像是坐上了直升飞机,2010年,璧山的经济交出了一份可以称为精彩的答卷。

GDP达到159亿元,增长21%,位居全市第三;人均GDP迈过4000美元关口,达到4460美元,首次高于全国和全市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70%,居全市第一;地方财政收入30.8亿元,增长137%,一年翻了一番多;政府资产突破300亿元……

这一连串的数字,让璧山在去年12月19号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上,被12个市级部门32次点名表扬,“璧山让与会者刮目相看。”在市人大江北区代表团的讨论会上,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金烈多次感叹。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璧山大胆收回闲置土地。“收回4000多亩土地。”有地可用也给璧山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投5亿建一所三甲医院、500亩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观音塘湿地公园今年五一免费开放、3平方公里的西永拓展区今年投产、提前7年建成36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为赤脚医生每人补助600~1000元……

江津是个“有力竞争者”

但璧山的目标是超越主城

作为璧山进入主城第十区的有力竞争者——江津,在2010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江津GDP和人均GDP均实现翻番,分别突破300亿元和3800美元。就GDP总量来看,璧山落了下风,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璧山潜力更大。

但是在璧山2011年的目标以及“十二五”规划制定时,并没有把江津作为目标超越,而是直接对准了主城。瞄准主城、融入主城、超越主城,是璧山在内部会议通报时所说的一个“隐性目标”。

GDP、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目标的制定中,璧山均以主城平均水平作为参考标准。

以GDP为例,2011年,主城九区GDP的平均增速约为16%,总量超过400亿元。而璧山制定的目标是18%的增速,但即使这样璧山GPD总量还不及主城平均数的一半。“我们要融入主城,就需要更加积极。”

璧南河以前臭不可闻 现在能钓鱼

2010年,璧山先后迎来32位市级领导视察工作。治污河照搬璧南河成功经验;种树模式被市政府通报推广……这些是“璧山模式”的质量。一天以一个足球场面积的速度推进城市森林建设;一天以改造2幢城市房屋外立面的速度给房屋“整容”……这些是“璧山模式”的速度。

在去年两会上,我们报道了璧山铁腕治理璧南河。近日,新华社在对璧山县43万户手机用户进行的调查发现,85.9%的被调查户满意璧南河的治理。如果你对这组数据还有怀疑,有机会不妨去璧南河沿线看看,每天上万人在璧南河两岸散步,成百上千人在璧南河垂钓。

璧山用一年的时间,把璧南河由劣五类变为三类。在这样成绩的背后,我们看到了280家污染企业的关闭,今年璧山把这一目标提高到350家。

“一旦评上五大污染企业,银行不贷款,任何先进的评选都不纳入。”吴道藩说得很艰定。璧山之所以敢对这些企业动刀,也缘于一道算术题。“年初评审的时候,说璧南河整理关闭这些企业,GDP要损失4亿,财政收入损失5000万,但治理好以后财政收入翻了二番多。”
---------------------------------------------------------------------------------
在我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让江津区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拓展区,“积极融入主城”。这意味着江津区将成为主城“第十区”。昨天,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关海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第十区”对于江津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它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江津凭什么成为主城“第十区”?

记者:主城周边的区县都在积极进行城市化发展,江津凭什么成为“第十区”?

关海祥:首先是江津区的位置离主城非常近,在地理上与主城区密不可分。其次是因为江津近几年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具备了成为“第十区”的雄厚实力。

在“十一五”期间,江津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预计2010年分别突破300亿元和3800美元,年均增长达到16.1%和18.7%,地方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突破550亿元、450亿元和150亿元,连续七年跻身重庆工业十强区县。

记者:江津的城市规划能与“第十区”名副其实吗?

关海祥:目前江津区“一江两岸”城市框架已基本搭建,到2015年将建成68平方公里、70万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主城之外,仅次于万州区,跟涪陵区的规模相当。

同时,城市突围几江,跨江北上,实现由建设“渝川黔结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向靠近主城、融入主城转变,实现由偏居江南一隅向“一江两岸”转变,实现由县城格局向大城市转变。

东部新城全面建成,滨江新城拉开框架,双福新区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20万增至近40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规模基本形成。

记者:江津的工业经济发展能否跟上主城的节奏?

关海祥:江津区的“十二五”规划了装备制造、汽摩整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电力能源等六大产业集群,带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建成重庆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最大的能源基地、重庆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和云计算产业基地。

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建成全市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加快推进临港物流、专业市场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超过270亿元。

如何打造大城市?

记者:江津融入主城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城区建设?

关海祥:目前,江津主城分为双福、德感、几江等片区,之间相对独立、各自为阵,没有连成一片融合发展,大城市的形象出不来。

“十二五”规划中,江津城市建设将进行功能分区,同城发展,通过加快迎宾长江大桥、几江长江大桥、南北大道等一批骨架工程建设,把双福新区、德感旧城、滨江新城以及几江城区连接贯通,通过功能错位布局,最终使这几片区连成一座特大城市。

对于双福新区,不仅要发展高端制造业,还要加快融接重庆西部新城,建设成为以高新产业、现代物流为主的现代城区,和重庆高端人士聚居的后花园。

记者:江津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如何增加城市人口?

关海祥: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城镇建设,首先是像李市孔目村那样的农民集中安置点,规模不是很大,可供几十户人集中居住。

其次,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示范区,比如龙华镇燕坝村整村推进示范点,示范点内部并配套有基本的公共设施。

第三,是在农业园区新建一万户左右的小城镇,将城镇建设与园区的产业发展相结合,里面配套设施的标准比燕坝还高,建成为农业园区安置农民的最佳地方。

如何向主城靠近?

记者:如何实现江津与主城的快捷交通呢?

关海祥:目前我们已经构建“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络。以江津城区为核心,形成绕城环线高速,并以环线为中心,向六个方向发射,实现江津交通与主城及全国高速路网快速搭接。

“一环”,即围绕几江的绕城环线,具体组成为:渝泸高速先锋至观音岩,经绕城至西彭,沿渝泸复线至油溪,接江津先锋至永川高速公路,形成围绕江津城区的闭合环线。

“六射”,即外环高速射北碚、江津至永川高速射永川、渝泸高速射四川合江、江津至四面山高速射贵州习水、江津至綦江高速射綦江、外环高速射巴南。

记者:以后主城到江津最快几分钟能到?

关海祥:最便捷的当然是轨道交通,轻轨五号线已经明确在2012年实现开工,最迟在2015年就能通车,到了那时候,要说最快,2分钟就可以从九龙坡到江津,事实上从杨家坪步街到江津中心城区也不过十多分钟的时间。
总体来说现在还在规化中还不属于哪个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