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几篇好的散文 , 谢谢

拜托 要散文

  1.秋品人生

  秋风来袭,刮着寒冷的风来侵蚀着人 们的身 体。秋雨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在秋风的镶嵌中雨点逐渐斜落的落地。马路早已被雨点洗涤,干干净净。厚厚的尘埃跟着雨滴交 融着,如同分离已久的恋人 ,在彼此的拥抱,享受着幸福的时刻。如同牛郎织女一年一次的鹊桥相会,那承载着期盼与向往的心在相聚着。夹着着伤痛的幸福里面,在得到的时候就异常的学会珍惜。碎花瓣,落花飞,染离别,叙伤情 ,虚幻笑,品真谛。

  最近时间总是花费在写散文身上 ,都忘记该出去散散步。也许不习惯这个陌生的城市,也许是自己太多懒散,也许是习惯呆在家里。用键盘打出自己的文字,那一刻心在自己的文章中徘徊与挣扎。花断人 惆怅,第一次写悲伤的结局,总是写美,也许总是逃避现实的黑暗,想要美好来补偿心中的空虚。可能自己的信念告诉自己,未来的路会美好的,人 不会总是在痛苦中挣扎。当写到痛苦的时候,自己的心也在纠结着,也许跟自己文字在做抗争。走在小区的道路上 ,秋风与秋雨在交 替着,我带着打伞前行。雨中漫步在很多人 心中都很浪 漫,再带着风的伴奏,更加显露出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女是君子的完美的佳偶,风和雨我想完美的组合也堪称绝配。呼吸的气 ,在朦胧的遮蔽眼前的方向,这片地都是雾是不是会迷 失方向。 人 都有迷 茫的时候,我想恪守自己的道德原则,心会清楚的提示着自己。落也在地面上 ,看着有点泛黄的叶,难免都点心疼,生命就此因风雨的吹散而离去。人 是不是也这样的脆弱,遇见挫折就想着结束生命或者心跌落谷底,再也爬不起来。只能说这些人 都是懦夫,遇到事情 不够坚定,畏缩的淡出比赛。到最后的自暴 自弃,我想不需要怪任何人 ,只能是自食其果。

  用手拿起那躺在地面的落叶,想要把它珍藏 在我的书籍里面。偶尔放开书本静静的欣赏它的美,继续延续它美的童话。“落红不是无情 物,化作春 泥更护花。”多么珍贵,牺牲过后继续为后来者做出自己的贡献。有多少人 能过做到这样,默默无声的奉献着。电视里的爱情 离我们遥不可及,在我的眼里只要简简单单,两个人 每天开开心的就足够。郁郁苍苍的树,看着那饱受摧残的树干,有点想哭泣的心,也开始傻傻笑着。人 生经历风风雨雨不就跟树一样,变得越来越坚定强大。“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多么有哲理的话语,人 生的挫折对于坚定的人 ,那是带着他走往成 功路的基石;对于软 弱的人 ,那是地狱永远受折磨走不出。别总是抱怨着生命的不公,拿起自己的勇气 与信心来给世界创造出你的奇迹。

  雨水 溅在我的身 后,有点冰凉的感觉,把自己的伞向后调节着。在这调节背后,我看见了人 生之路的调配。当自己做错或者不对时,该去换个思路来调节那过去冰封思想,为做事情 做到圆满而努力。爱情 曾经那么的缠绵,但在痛苦与不适合的时候,该早早的放弃那痛苦的爱情 ,也许下一份爱 就是你的天堂。婚姻不就是这样,需要互相的扶持,让生活变得幸福美满。想了想,生活的有时候改放就放,别在去折磨自己,未来美好的路还需要你的探索,不要在一条路上 卡住不前。泥土变得更加的松弛,更好的吸收着水 份。那样对于植物的生长,延续它们的生命起到总要的作用。细细的雨带着风浇灌着爱 意,自然总是那么甜给我欢快的心。

  雨越来越大,我不得不停止自己的脚步前行。在这个萧瑟的秋季,难免有点伤感之情 ,在秋雨中我品位到自然与人 生的真谛。自然读不读得懂在于心,多珍惜周边事物给的美丽风景的同时并体会自然给的哲理。没有金钱可以买的到那珍贵的自然哲学,只要一颗真心足够拿起自然。自然对你的爱 ,只能够用心来回馈,让更多 来品析。

  2.风雨恋歌
  。

  我是一缕缕银丝,我是美丽的珍珠,我是雨,雷电预报我行程的开始,彩虹宣告我行程的终止。

  是风的旋律追随,让我抛开少女的羞涩,尽情地在空中舞蹈。他是和风,我便是细雨;他是狂风,我便是骤雨;他是寒风,我便是雪雨。人们都说,我和风是默契、天生的一对,为此,我时刻陶醉在一种小小的满足、小小的幸福里。

  然而毫无定性是风的本质,来无影去无踪是他的特征。风说,他要去流浪,他要去闯荡,要我等他十年。年轻气盛的我怎么懂得十年的沧桑变化,又怎么知晓承诺的轻重变数,我答应了他。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我没有风的半点消息。没有风的日子,我在空中独舞,失落而苍凉。五年过去了,六年过去了,我思念着风,肝肠寸断。没有风的日子,我病了,沙尘暴的侵袭让我明白我只是一个弱不经风的小女子。我开始恨风,恨自己。我黯然了,我无望了,我堕落了。

  这时,虹出现了。虹是一个阳光、自信的青年。他听了我和风的故事,告诉我要坚强,生活是七彩的,他很喜欢看我的空中舞蹈。所以每次我舞蹈之后他会在天边划一道七色彩虹,给我捧场。通过他,我认识了彩云、露珠等新朋友,我的生活重新有了起色。直到有一天,虹给我无名指上戴上一枚七彩的戒指,要我嫁给他,我知道虹所给我的宁静和阳光是风永远不能给予的,我颔首默许。那一刻,我觉得风已离我很遥远。

  但是正如许多俗套的电视剧情一样,就在我的新婚典礼上,一阵狂风突然而至,席卷着我离虹而去。我不知道风带我走了多远,也不知道身处何方。只听见风在怒吼,说我背叛了他,说我是个不守信的贱人。看着风狰狞的面目,我恍然失笑,我曾经死心塌地地爱着的人,竟然这么自私,没有选择他是何等英明。

  我挣脱风的束缚,开始逃离。风问:“你要去找他么?”我说是。风冷笑一声:“你敢走出我的领地半步,我就杀了你。”我不相信风会这么绝情,一意孤行向前走,风真的拔出长剑刺向我的胸膛,我捂住流血的胸口,心如死灰。风威胁到:“还去吗?”我斩钉截铁地回答:“是。”风冷笑一声说:“好,我和你一起去,我要当着你的面杀了他,然后再收拾你,走!”我知道风说到做到,于是我泪留满面表示妥协,蘸着我胸口的鲜血写了协议:今生今世我不会再去找虹,但是我也不会和风修好,我将孤独一生,只要风不去伤害虹。风拿着沾满我血和泪的协议狂啸而去。那一夜,血雨腥风,雷电是我们的见证。

  3.夕 阳 -- 黄守东

  --------------------------------------------------------------------------------

  老榆树依旧站在老人身后,用一蓬苍桑的树荫与蓝天的深邃默默对语着。老人听见了那像很近又像很远的神秘而诱人的语言。

  田野里成熟的庄稼浸润在夕阳里,把秋天酝酿得越发香醇醉人。割过的地方就裸露出白花花的垄茬和黑绵绵的地皮。

  老人一口一口抽着烟,静默得如一株成熟的庄稼。

  有鸡在叫。老人就看见一只芦花公鸡雄壮地叼了一嘟噜谷穗儿咕咕唤着,一群鸡婆跑过去很认真很兴奋地争抢起来。

  有狗在叫。老人就看见一只天真可爱的花狗崽正伏下前身撅了屁股翘了尾巴歪了脑袋瞪了小眼睛汪汪汪对着一条虫子表现它的勇敢。

  有孩子在哭,有女人在骂。老人就看见那孩子用他充沛的眼泪夸张他的娇宠,老人就看见那女人用她响亮的叫骂卖弄她的慈爱。

  有火柴擦着的声音。老人就看见秸草在灶膛里烘烘燃烧起来,老人就看见水在铁锅里热腾腾翻滚起来,老人就看见房顶上飘漾起带着新秋香醇的炊烟,并立即为夕阳感染成桔红色。

  老人一口一口慢慢抽着烟,一点一点细细感受这些情景。这些情景平平常常,平常得就像水和阳光一样浸润在他生命的每一个日子里。但今天这些情景却亲切温馨美妙得让他深深地感动。这些情景该是画里的景致了吧,老人想。

  老人蓦然悟到,他已经在这画里的景致里过活了八十年,却是在不知不觉中。可能用不了许久,他就要从这画一般的景致中走出去了——要走出去了,老人好像才发觉这景致原来是这般好看、这般耐看。不管走得多么久远,这张画里还会写满他永不褪色的眷念——老人认定。

  夕阳凝望着老人。夕阳感觉这一天的这一刻是为了这个老人所有的。在夕阳的印象里,老人脸上怒放着一朵深刻的老菊,老人头上挂着已被他温暖的雪霜,老人手上蹦突着坚韧顽强的生命的根脉,老人裸露的颈下是消褪了光泽并已侵蚀了锈迹的古铜。

  老人的眼睛浑浊昏暗。但夕阳都透过那混浊昏暗,读到了生命的辉煌。夕阳就在这种难以抵抗的辉煌里越发红润饱满成熟壮美起来,阳光蓬勃。

  老人一口一口抽着烟。老人的烟锅很亮很亮,抽烟的时候,阳光便从他的烟锅里兹兹响跳着吸进他的口中。老人觉得阳光就在他的舌尖上闪耀,他就尝到了阳光的滋味,如他所经历过的日子一样,淡淡的回味中方能体味出甜意。老人的心里便充满了红红亮亮温温热热的情感。

  在桔红的飘香的阳光里,有咔咔咔的割谷声清脆地响起来。老人凝神细听,他就看见了磨得雪亮的镰刀,他就感到了手指扶拭刀锋的那种兴奋。他就看见高粱羞红着脸谷子低垂着头,如盛妆的新娘在静静地期盼着他。他就握着蘸满了阳光冒着热气的镰,扑进田野。他拢住一把沉甸甸的谷,丰满金黄的谷穗抚摸着他因兴奋而紧张的肌肉,使他全身掠过一阵奇妙的十八岁一般的快感。咔!咔咔!!咔咔咔!!!他熟练而迫切地舞着镰,仿佛在指挥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声音会比收割自己亲手养育壮大成熟的秋天的曲调更和谐、更生动、更悦耳、更醉心……咔、咔咔、咔咔咔……

  老人又装一袋烟,点着,夕阳在他的烟锅儿里就越加纯正浑厚浓醇。

  几个孩子说着笑着唱着闹着跑过去了,夕阳里就荡漾了山泉的清纯、绽放了鲜花的烂漫。老人就听见好象并不很远的过去,有尖脆的童音在柔软的细嫩的柳条儿上高高挑起了一只古老的童谣:

  春姑姑 春姑姑

  红袄袄 绿裤裤

  送花来 送草来

  送来一只花布谷

  花布谷 叫咕咕

  催爹种豆 催娘种谷……

  于是老人就又扎着朝天撅蹦蹦跳跳走回了那个春天。他的衣裳很旧很破,打着补丁露着肉,但那片草地是崭新的绿,那方天空是崭新的蓝,那块田地是崭新的垄,那个春天是崭新的梦……

  老人抽一口烟,咂巴咂巴嘴。他感觉夕阳更红了,红得要滴出汁水来。他的身上也有些燥起来。

  于是老人就又跑回了十二岁的那个夏天,跑到村西那条小河里扎了几个猛子,耍了几个狗刨……回来时,他秃脑瓜儿上还挂着水珠,光脚丫儿上还沾着泥巴,手里头提了一串小泥鳅……

  老人看见小泥鳅还鲜活地蹦跳着,甩着尾巴,就伸手去摸自己的脸。但他那已被岁月耕耘的沟垄纵横的脸上如久旱的干田一般寻不到一点湿润……哦,那条清凉凉的小河早已没了鱼也没了水,当年那种让他难忘的洗澡摸鱼的游戏对于今天的孩童们已快变成古老的童话了!

  老人无声地叹口气,满脸写满渴望地默默追问夕阳,那些鲜活的泥鳅都游去了哪里,到哪里还能找得到那些清亮亮的水呢?

  有沉重的喘息走来。老人看见一头黄牛载着一车分量十足的秋天进村了。老人看见夕阳在黄牛身上涂抹了厚重的光晕,老人看见脚下的大地在深深地震颤着,老人看见天边有一朵云在重重地感叹着,老人看见黄牛身上那绷紧的力量。老人记得昨天他还放过它、赶过它、怜爱过它、喝骂过它,可今天他已经连叹息的力气都不足了,老黄牛却还在呼哧呼哧拉着载重的车。

  老人又无声地叹口气。多少辈子了,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一茬比一茬懒,一茬比一茬尖,一茬比一茬巧,于是人就娇贵了、虚弱了、奢靡了。而只有牛还是心甘情愿地拉着车,别无所求地吃着草……老人伸出手,要摸一摸牛那嶙峋的脊背。但牛已蹄也不停地走过去了。

  眼前有什么飘过……啊,是那只蝴蝶么——是当年他与那个叫小丫的小姑娘追丢的那只很俊很俊的蝴蝶么?那只蝴蝶他们差一点就要捉住了,却又从他们手边飞走了,飞了很远很远,他也追了很远很远……

  老人伸出一只手。很久很久。终于,老人觉得有一只精灵自遥远的过去翩翩飞来,轻盈地轻落于他的手中。老人知道,这正是当年他和她追丢的那只蝴蝶,他感觉这只蝴蝶已经飞得疲倦了,于是蝴蝶就在老人虽已干枯但却依旧温暖依旧有热血在流的手心里睡成了一枚落叶。

  老人就捧了那枚树叶,沉静了思绪不去惊扰它。一会儿,有微风轻柔漫过。老人就张开了手,小心珍重地放飞了那枚叶子。于是老人就看见一只美丽的永远的蝴蝶乘着夕阳飞向了灿烂的天际……

  老人抽一口烟,才知道烟锅儿里已灭了火。他掏出烟荷包,把烟袋锅探进去。抬头,他嗅到了西山那被夕阳浇烤得飘香的金黄。那飘香的远山曾茂盛了他的许多梦想。他曾在那山上打过柴。他曾在那山上采过石头。他曾在那山上撵过野狼。他曾在那山上猎过野猪。他曾把大山高高踩在脚下。他曾把大山紧紧抱在怀里。他曾头枕着大山梦他心上的女人。他曾站在大山顶上一回回了望那山外的山外……如今大山依旧,但他已不能再登上那高高的山脊了,他只能用他的记忆去细细地深情地一遍遍抚摸生他养他的大山了。

  老人把烟锅从烟荷包里掏出来,却只装了半锅儿烟。捏捏,荷包已经空落得像秋后的旷野。老人叼了烟袋呆了半晌,还是划火儿点着了那半锅儿烟。

  老人小口小口地抽着烟,抽一口咂上半会再抽那一口。他细细地抚摸着那空落的烟荷包,心里也空落起来。不是很久以前,烟荷包还是从不曾空过的。

  自从那个有黑黑长长粗粗发辫的女子把她亲手缝绣成又亲手给他装满一包烟后,它就一直没有空过,里面就一直有烟让他抽着。可是现在,那个给他绣荷包装烟的人已经走了,走得很远很远了。但他知道他和她还会见面,还会团聚,就像那次他把她从家里打跑一样。他知道这回她是不可能回来找他了,可他是一定会去找她的。他知道她一定会在前边一个地方等着他并会给他的荷包里重新装满旱烟和她的情爱,就像那次她在淌满月光的山坡上等着他一样。

  老人一小口一小口抽着烟,抽一口烟便有一段往事袭上心头。那些往事有的很苦,有的很辣,就象这旱烟叶子,曾经苦得他咧嘴,辣得他落泪……但现在他回味那些往事,也象他的旱烟一样,抽常了,抽惯了,辣里就品出了香,苦里就咂出了甜,而且越品越咂越有滋味越有嚼头……老人就着夕阳,脸上泛着淡淡的笑意,慢慢地品咂着他的旱烟和往事。

  夕阳在西山凹伫望着老人,满面都是红透的深情与依恋。

  老人面对夕阳,皱纹里漾满依恋与深情。但老人知道这夕阳总会落下山去的。就象每年总有一个秋天成熟一样,每天总有一颗太阳成熟。秋天成熟了就要收割,太阳成熟了就要坠落,老人觉得要落山的太阳跟成熟的秋天一样,是最动人最美好的时刻,是最感人的景致。这颗太阳落下山去了,明天就会有一颗崭新的太阳出生。老人曾经梦想去很远很远的西边去收获一颗太阳,现在他又梦想去到很远很远的东方去播种一颗崭新的太阳。但那时他很小很小,还走的动那么远的路,而现在他已经很老很老了,已走不动那么远的路了。

  夕阳红透,一点一点离老人而去。老人凝望着夕阳,用他淡淡的笑意向夕阳告别。

  遥远地有稚脆的童音在呼唤着爷爷。老人就看见自己光着脚丫从春天嫩绿的草地跑回来了,老人就看见自己顶着瓜叶从夏天清凉的小河跑回来了,老人就看见自己提着装满谷穗的小筐从秋天的田野里跑回来了,老人就看见自己和那个叫小丫的小丫头追着那只很俊很俊的蝴蝶跑回来了。

  “唉,瞧,那老头又在那坐着了……”

  “他、他在看什么呢?”

  “他什么也看不见——他的眼睛已经什么也看不见了……”

  “可是他分明在看呀——你们看——他不是在看么?”

  老人微笑着听着那些不很悄悄的悄悄话,好象看见了那年青的不解和好奇。

  老人从已经开始冷静下来的大青石上缓缓站起来,摸起自己的拐杖。老人慢慢转过身去,他看见老榆树还是默默地站着。老榆树,老榆树,在他很小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老榆树了,那时它就沧桑得仿佛生命即将枯竭了,但现在老榆树依然放着绿叶……老人坚信,老榆树明年依然还会抽枝吐叶,捧一蓬绿荫给这个世界。

  老人伸出拐杖,叩击一下老榆树。老榆树的回答很苍老很坚实。

  老人又伸出拐杖,叩击一下大青石。大青石的回答坚脆冷静。

  老人至今还没问先有的大青石还是先有的老榆树,但他知道大青石在许多许多年以后还会在这里伴着老榆树。他知道那时侯又会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孩子问一个很老很老的老人,到底是先有的大青石还是先有的老榆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11-02-04
我找的都是一些名家的,三篇。
朱自清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
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
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
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
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
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
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
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
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
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
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
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
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
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
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
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
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话:[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
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
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
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
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
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
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
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
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
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
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
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
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
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
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 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 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 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 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他正抖作 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 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 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 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 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 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第3个回答  2011-02-04
七堇年《春别》
王小柔《青春期植物》
《完美也是被忽略的理由》(差不多是这个名字)
还有七堇年《尘曲》里的游记和散文都不错,
还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个真的不错,我把这个当过晨读。
手机回答也就说这么多了,自己搜吧。
好就给最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