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间歇性跛行?

我的同学的了"双下肢间歇性跛行"病,急需治疗,望大家指点一下,帮帮忙! 谢谢啦!

第1个回答  2007-03-22
间歇性跛行是个医学术语,但并不难理解。具体的表现是:步行一段路程后,无任何原因便出现下肢小腿的疼痛,轻者只是酸痛,重者可呈抽痛,甚至于刀割刺痛,患者不得不被迫停止走路,站定休息。随后症状消失,又再跨步前行,如此反复间歇出现,旁人见之,此人走走停停,似乎有点莫名其妙。

间歇性跛行绝不是体质衰弱、体力不支的表现,而是一种血管供血不全或神经根病变的最早症状,莫以为站定休息,随即消失,不足为虑。因为这是一种逐渐进行的器质性病变,延误治疗可能最终导致肢体末端坏死、溃烂或下肢瘫痪。

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极其丰富,有利于肌肉活动时供给充分的养料、氧,同时带走各种新陈代谢的产物。当供应血液的动脉有病变时,动脉管腔变狭窄,早期尚可承担最基本的供应量,因为休息或轻微的活动时,供血量要求不多,尚能满足而不发生症状。但步行一段路程后,小腿肌肉营养要求增多,耗氧量增多,代谢产物也增多。这时狭窄的血管已不足以承担所增加的"运输"任务,肌肉便发生缺血、缺氧和代谢产物堆积,出现疼痛,站定休息一会儿之后,逐渐得到代偿而改善,因而症状便自然消失了。

间歇性跛行也有少数病例是由于脊神经根受压迫引起。人的下肢神经纤维从脊髓发出,经过脊柱的管孔而引出,汇集于椎管,称为马尾部。随后分布成各条运动神经过敏感觉神经,司理各自分布的部位。当马尾部各神经管孔有病变时,出现椎管梗阻或狭窄,起初休息时尚不至于影响神经的功能而不出现症状。但步行时,重力的负荷、活动的脊柱骨的位置变动,便会压迫某条神经根,因而出现疼痛症状。休息后,压迫减少,疼痛又会消失了。这称之为马尾性间歇性跛行。倘若病变不及时治疗,压迫越来越明显,则可由间歇性发展成持续性,甚至造成神经司理部位感觉消失或者瘫痪。 引起间歇性跛行的具体原发疾病有很多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间歇性跛行早期只靠患者自己发现,稍不注意便会误认为是体力问题而被忽略。所以一旦发现有此症状最好去医院检查,以免误了治疗的时机。
参考资料:http://health.fjsen.com/public/Treatment/200005/1875920000529.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