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回来的鱼怎么养

如题所述

1、容器

钓上来的鱼一定要养在鱼护或者渔网里,因为空间较小,水体很容易变浑浊和缺氧,特别是夏天,气压低天气闷热,更容易造成缺氧,等到带回家已经让鱼而奄奄一息了。顺利带回家后养鱼的容器也要尽可能的大一些。

2、氧气

缺氧问题是造成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钓友家中备有氧气泵,这能够大大延长鱼的存活时间,这也会使鱼儿过于活跃跳出养鱼的容器,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没有增氧泵,可以通过开水龙头滴水的方式来为鱼儿增氧。

3、水温

降低养鱼的水温能有效地延长鱼的寿命。要注意养鱼的环境,尽量选择阴凉的地方,保持水温变化不会太大,秋冬两季气候稳定,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4、水质

养鱼的水也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通常建议钓友用河水或者井水来养,如果条件只能用自来水,则需要先行准备,提前静置两天以上,平常也需要隔几天换一次水,以免水体过于浑浊。

5、消毒

钓友们家中都有食盐,把鱼轻轻的放入盐水中5-15分钟就可以了,不仅能为伤口消毒,还能把鱼肚的脏东西催吐出来。平常也记得需要喂食一些料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钓来的鱼要养活养好,是有一定难度的,好像医生对待一个重病人一样,要过好三道关。

一是温差关、缺氧关。钓获的鱼,养在家中,自来水的水温与原塘的水温之间有温差问题。鱼在回家路上经过运输的颠簸,加之容器的狭窄,鱼一定缺氧。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气压低的闷热天,缺氧问题更为严重。

二是有伤。在垂钓过程中,鱼钩刺伤了鱼的口腔,即使是无倒刺钩,鱼在挣扎过程中和钓者的抄鱼、卸鱼过程中都容易受到外伤。

三是由于原塘水体的污染,如果污染严重,所获之鱼大多数鱼体上会带有为数不少的细菌和寄生虫。

针对这三个问题,要采取以下步骤和方法:

先将鱼身轻轻地清洗一遍,洗去鱼身上的黏液。鱼在被钓获过程中,由于身体的反抗和自卫能力所致,一定分泌出大量的黏液。这种黏液,影响了鱼的呼吸,也就是对水中氧气的吸收,使之加剧缺氧。但洗时手势一定要轻,动作要快,因为人手的体温往往大大高于鱼的体温。

之后,进行消毒。家中最好的消毒剂是食盐。将鱼轻轻地放入浓度为3%一5%的盐水中,约5~15分钟。原塘水体污染轻,鱼受伤程度轻,在盐水中消毒的时间可短些。

原塘水体污染严重,鱼在被钓获中受伤严重,在盐水中消毒的时间应在15分钟左右,看到鱼浮头了,应立即取出。这时才可放入大容器的水中,要求缓缓的长流水,流水大了不行。5~10分钟之后,水面有白色的泡沫,应及时捞掉,这样才不容易缺氧。有的鱼因缺氧严重,或受伤严重,会缓缓翻肚皮,这时应该轻轻地帮助它翻转身来,用人的嘴对着鱼的口吹口气,使之加快空气流动,这会大大地帮助它解决缺氧问题。当然,家中有小增氧器就更好。一两天之内,鱼往往会跳水,有时会跳出盆来,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注意。跳水是因为气压低,缺氧,有时是因为在繁殖期。看到鱼在新的环境中慢慢地稳定了,几天之后可以喂它点食物,一天一次,量千万不能多。鱼是很傻的,你投食多了,往往会撑死它,这跟养金鱼是一个道理。

最后说,要记住,所讲的洗鱼的水也好,盐水也好,养鱼的水也好,注意水温不能超过原塘水温3℃,否则鱼就会感冒。他强调说,虽然鱼的体温是随着环境的水温变化而变化的,但一下子高出3℃或低于3℃,鱼都不能适应。要记住,鱼是会感冒的。所有用水,最好是存放两天以上的自来水,因为大多城市的自来水都是用氯来消毒的,这点常识大家应该知道。

春夏两季难养些,因为气候不稳定,时冷时热,气温起伏大,一般下半年好养得多,因为秋冬季气候稳定,气温起伏小。一般情况,上半年养它一两个星期是不成问题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07
水桶中间拉一道口子,找一根橡皮管,一头接在水龙头上,另一头架在水桶上,打开水龙头—可以开小点,让水流进水桶里,这样桶里的水就成了活水了,鱼就不会死掉了。不过钓的鱼通常很难养活的,因为当把鱼钓上时,鱼勾已经把鱼弄伤,伤处慢慢会开始糜烂,红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