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我最喜欢一本书’600字麻烦告诉我

如题所述

一份纯粹个人趣味的书单鳄鱼飞行其实,一个人的所读之书,最容易暴露他的趣味和心境。所以,窥视一个人,莫过于窥视他书桌上的书,他的修养、他的格调、他的偏好、他的品性,莫不暴露无遗。
我写不出一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书单,只能写出一份纯粹个人趣味的书单。因为我看重个人趣味。
我选的这些书,尽可能都是薄一点的,有独特韵味的,甚至冷门些的,但也都是最优秀的。因为我很信奉一位西哲的话:写一本厚书,就是犯一份大罪。所以让我们尽可能少给他们一些犯罪的机会吧,即使有人想“炫技”,也让他找不着机会!
不过,这年头爱读几本书的人是不多了。当年梁实秋的父亲对梁说的那句话“如果家里仓廪充裕,我愿供你再读十年书”已成绝响,能到陈寅恪那样等级的“读书种子”也如凤毛麟角。我们能做的,无非是在想读的时候尽可能地找到自己想读的书而已。
所以,我最推崇的读书态度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全凭自己的偏好、兴趣和口味。这才有自己的内在动力。你想,我们既不想做职业的写作人,又不想做专业的研究者,读书还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那还谈何乐趣!
我不喜欢与潮流、与趋势合污,媒体推荐的、公众争相阅读的,我都怀有一分警惕,我怕坏了自己的口味。我更喜欢别人未注意到的、又有独特价值的那些东西。
我极为看重版本。不过,我之所谓版本,已非古籍的版本概念,而是讲究适当的书要由信得过的出版社来出版,不然宁缺勿滥。否则你是很难从一堆鱼目挑出珍珠的。比如经典名著的译本当然要找商务,新锐学术著作译本就非三联莫属,外国小说译本我选上海译文、漓江多些,古籍则绝对首选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文学作品自然是人民文学、作家出版社的好些。近几年,也有一些新秀脱颖而出,辽宁教育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都手笔很大,出了很多好书,也颇可一看。
对翻译作品,我极为看重译者。译事之难,古来如此。所以一个过得硬的译者就是一个过得硬的品牌,值得你终生信赖。如梁宗岱、王道乾、毕朔望、戴骢、李文俊、叶渭渠等,你只要看到他们的名字,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买,他们已经为你挑了书、把了关,免检。
我还极看重装帧设计。有时候我会为陶醉于一本书的精美设计而买单,更多的时候会又因为不满意一本书的装帧设计而放弃。我相信一本好书终归会有好的设计相配,所以放弃是值得的。我不能容忍一本装帧恶俗的书籍放在我的书架里。如上海译文、译林出版社等的电影版名著封面,我就坚决一本不买。
你说你不喜欢读那些所谓的“美文”,此点深获我心。其实我爱读的,还以社科人文类为主;随笔散文,也以知性居多,不喜伤感、滥情之作。
的确,上网易使人躁动,惟读书能使人沉静。钱锺书先生尝谓《管锥编》的责任编辑周振甫是“小叩辄发大鸣“,相信你也能从中读出自己的况味,进而真正踏入读书的堂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6
我喜欢的一本书 在我的小书柜上放着许许多多的“精神粮食”,其中我最最最喜爱的“精神粮食”,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我经常在床上、写字台上、沙发上,十分惬意的看着《三国演义》。似乎这本书有磁力一样,紧紧地把我吸住了。使我不停地看,看完一遍又一遍,都不会厌倦! 看完了一遍《三国演义》,我觉得在作者的眼中,他的心里只有刘备的汉室,根本就是在偏袒刘备。他把曹操写的似乎是十恶不赦,但是曹操其实本身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曹操权力、兵力都十分强大,他却迟迟不称帝。这是为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根本不想称帝,他只是想一心护主,只可惜当时的皇帝太无能的,因此曹操的这番好意被当成了恶意。 虽然曹操最终没能统一天下,但是它也是当时统治者中最强的一个人。曹操上马能指挥军队打仗,下马能挥笔写诗。可谓文武双全!如果不是诸葛亮逆天而行,曹操早就可以统一天下,让百姓免受流离、战争之苦了。 虽然这只是我的看法,但是我认为有些就是这样,因此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钦佩的还是曹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