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怎样可以有效节约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1、纸张双面写字利用,废纸一律收集起来,不能用的,就当废品卖,也算是对环保的贡献;节约用纸。

2、洗脸的水倒进一个大桶,专门用来冲马桶的,洗米洗碗的水,可以浇花。节约用水。

3、随手关灯,只要是不需要用电的,甚至用电少的,就用小电器或者小灯泡。节约用电。

4、电话长话短说,尽量利用晚间挂电话、挂手机。节约电话费。

5、购物尽量刷卡,刷卡可以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礼物。节约人民币。

6、积极参加环保活动的捐款、捐物。也是节约的表现。

  一切以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相信,只要人人坚持环保,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天涯客.福建 回答时间 2007-08-06 23:07

农业灌水,利用学习以色列的滴灌技术.

发明创造废水回收再处理技术.

在生活中,废水可以用来浇花或冲洗马桶.

用太阳能来代替电能和热能.

减少用电,用火.

利用风力发电,水利发电等.不用火力发电

推广机车也使用太阳能,不用然油.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是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战略选择,而且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方向.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面临诸多挑战,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任重道远.
三、合理借鉴国际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力争跨越式发展.
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
五、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建议.
1.崇尚节约,反对浪费。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用纸。
2.不乱倒垃圾,不乱扔废弃物,尤其是塑料制品、电池。这些有害垃圾对环境会造成长期的污染。
3.垃圾分类存放。
4.多植树种草种花,爱绿护绿。
5.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大量木材——砍伐大面积森林——直接地、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

  6.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拒绝一次性塑料发泡餐具。这些塑料制品都是有毒有害的,对环境的污染是长期的。

  7.不吃泡泡糖。

  嚼过的泡泡糖被扔、粘得到处都是,马路上,墙壁上,垃圾箱上,很难看,令人很恶心,而且刮除很麻烦。

  8.不用含铅汽油。

  汽车、摩托车使用含铅汽油,就会把大量的含有铅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铅污染。通过呼吸,铅被吸入到人体内,会造成铅中毒,使人罹患各种疾病。

  9.尽量不骑或少骑摩托车,代之以自行车。

  机动车燃烧油料所排放的废气中,有许多对人有害的化学物质。以自行车代替机动车,就可以少排放一些废气,少污染一些环境。

  10.不用含磷的洗衣粉。

  用含磷的洗衣粉洗涤衣物,所含的磷最终排入湖泊中,使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水中藻类植物过度生长,遮闭了水体,导致水中许多水生动物死亡,使湖泊水体失去了自我净化的功能。

  11.大力提倡推广使用再生纸。

  再生纸是用回收的废纸制造的。因此,使用再生纸,就等于节省了木材,保护了森林不乱扔垃圾

表面看,不乱扔垃圾是最容易做到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乱扔垃圾行为总是“习以为常”。到底什么人爱乱扔垃圾呢?对这个问题,澳大利亚饮料工业环境委员会不久前发表了一个很有意义、又很有趣味的《丢弃行为研究报告》,用大量调查材料回答了这个问题。报告指出,在乱扔垃圾的人中,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光彩的,只有少数人知道这种行为有失体面,因此把垃圾扔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报告还告诉我们,乱扔垃圾最多的是15岁以下的孩子,中小学生乱扔垃圾的次数比平均水平要高,失业人士乱扔垃圾的次数也比平均水平高,这可能与心情有关。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乱扔垃圾的次数则比平均水平要低,这说明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与文化素养不高有关。“每个人平时不乱扔垃圾”,这是北方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全体学生为保护环境向全国青少年朋友发出的八条倡议之一,愿我们都响应他们的倡议。

少用一次性制品

请你多用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比如说,用可重复使用的容器装冰箱里的食物,而尽量不用一次性的塑料保鲜膜;使用可换芯的圆珠笔,不用一次性的圆珠笔;出外游玩时自带水壶,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旅游或出差时,自带牙刷等卫生用具,不使用旅馆每日更换的牙具等。现在,德国的旅馆已经不提供一次性的牙刷、牙膏、梳子、拖鞋等用品。这一点我们不如人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了就扔”的东西不少,最多的大概就是塑料袋了,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使垃圾量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万吨,北京市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用一个塑料袋计算,每个袋重4克,每天就要扔掉4.4万千克聚乙烯膜,仅原料就扔掉近4万元。

另外,不用普通木杆铅笔,使用自动铅笔。你知道吗,全世界的铅笔年产量是100亿支,其中75亿支铅笔是我国制造的,制造这75亿支铅笔至少需要10万立方米的木材!

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以前我们提着购物袋、菜篮子上街购物,后来这一习惯被滥用塑料袋取代了。今天,提着菜篮子、布袋子购物成了环保认识的标记,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从而减少了“白色污染”。在德国,不少超市里的塑料袋不是免费提供的,这是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很多德国人买东西时,习惯提着布兜子,或直接将货物装到车上,不用塑料袋。一些家庭主妇为了少用塑料袋而挎着硕大的藤篮上街购物。如果你想为减少“白色污染”做点事,请自带购物袋上街购物,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买菜时带上菜篮、藤筐或用过的塑料袋等。

自备餐盒

一次性白色餐盒是“白色污染”的主要祸根之一。据统计,全国铁路列车餐车上一年消耗8亿多只快餐盒,其中近50%被丢弃在铁路沿线。摒弃白色快餐盒势在必行!

请自带饭盒在单位或学校用餐,减少白色快餐盒的使用。这样,既节约了宝贵的石油资源,又能减少垃圾的产生。

少用一次性筷子

很多人喜欢用一次性筷子,认为它既方便又卫生,使用后也不清洗,一扔了之。然而,正是这种吃一餐就扔掉的东西加速着森林的毁坏。森林是二氧化碳的转换器,是降雨的发生器,是洪涝的控制器,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这些功能决不是生产一次性筷子所得的利润能替代的。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是森林大国,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从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制造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 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企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为此消耗木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我们应该警醒了!

让我们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时尽量自备筷子,或者重复使用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旧物巧利用

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再使用的,你不妨尝试把一些原来无用的东西改成一些有用的家居小摆设和用品。例如,用白色发泡塑料制成相框,用布头或过时的衣服拼贴出床罩或壁挂,用塑料果汁瓶做成各种装饰品,用废纸做明信片、贺年卡等。你只要稍动动脑筋就可以将很多无用之物变成自己的创作品,既能消遣,又利于环保,一举两得。

交换捐赠多余物品

你家里也许有一些留着无用、扔了可惜的东西,你可曾想过通过交换或捐赠的办法,使它们在别人那里得到再利用?如果将这些东西送到贫困地区或受灾地区,那就更是物尽其用了。在我国,一些大学的学生定期举办交换捐赠会,将自己不用的物品集中起来,互相交换,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我们不能超越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却可以通过重复使用来延长它们的寿命。

使用再生纸

你使用过什么样的再生纸制品?你见过再生纸做的名片或书本吗?再生纸是用废纸再造的纸张。在很多国家,使用再生纸已成为时尚,人们以出示印有“再生纸制造” 的名片为荣耀。以表明自己的环境意识和文明教养。有很多公司也规定一律使用再生纸做办公用品。美国规定,政府机关用纸的60%必须是再生纸。现在什么时代
科技时代 一切都要用到科技
用科学的东东来替代那些无谓的浪费
比如农村的灌溉方式 我见过那要浪费多少水
污染 污染使得多少东东被白白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