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骗子公司如何识别?

如题所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活跃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公司,至少有八成是骗子公司。这些所谓的投资公司实质骗子公司,或水平低劣,或演技高超。 如何识别投融资骗子公司? 一、工商登记查询 如果与你联系的“投资公司”在中国大陆没有取得工商注册登记,那么,99%的可能是:它是骗子公司;如果“投资公司”是某外国公司驻中国某城市代表处,则也需要取得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注册登记;应当至公司经营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询相关的注册登记。但更为便捷的方法是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办或认可的企业信息网络查询。 二、骗子公司的名字一般大气磅礴 骗子公司目前多冠以某国某某国际投资集团北京代表处的名义,也会在一个相对体面的办公地点设立自己的办事机构。特别是那些取得了工商注册登记、在高档写字楼内办公、甚至有外国人参与的骗子公司,更具备极强的欺骗性,让一般人在短期内难以识别。要知道只有下一定本钱才能套到更多的钱,所以,项目方千万不能以此为判断其是否具备投资能力。 三、骗子公司的业务人员多素质不高 该类公司不会舍得花大价钱去请专业人士做业务,骗子公司一般自身也不具备培训这些素质不高的员工的基本能力,同时骗子公司也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在所谓的培训上。所以说是骗子,就是说他们有别于那些精通投融资行业规则、能驾御投融资方向、并能够从第三方取得足额资金的人。他们大多对具体实质业务缺乏认识,这一点在谈判中对项目深入探讨时很容易看出来,在谈判的过程中,骗子们不会和你深入探讨,只会与你谈如何贷款、必要的程序及花费。明明说是某某国际投资集团代表处,即使最差的国外公司也会在自己开始的海外代表处招聘相应知识水平的办事人员,最起码要理解该国语言,否则如何与“首代”沟通啊!尤其在投融资这种知识、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里更是如此! 四、比较喜欢“干净”的项目 所谓“干净”就是其他投资公司没有染指的项目。他们没有经历过投资项目,不熟悉其中猫腻,也就很容易被这些骗子公司利用所谓行业惯例、集团工作规范、国际惯例等说辞所摆布。我们经常能看到第一次经历所谓投资公司的骗子公司谈判的项目方抱着真诚合作的态度,把投资公司视为救星,希望从融资意向书签定开始,就开启了融资的大门,到最后竹栏打水一场空。让人看了真实痛心!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 五、骗子公司一般不喜欢公司所在地的项目。 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骗子公司一般不会插手本地项目,所以真实有本地项目也会拒绝,也许会很明确的拒绝,也许会以条件不成熟等借口推掉。要知道,如果在当地骗了一家公司并被每天找上门闹,他们怎么进行正常的行骗工作呢!外地的项目方就不同了,要是来闹一次也要从外地周折到骗子公司,成本太高,不可能天天来理论。骗子公司正是抓住这一点,吃定了外地项目方。 六、指定中介服务机构 投资公司会要求项目方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商业计划书或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或评估报告或律师尽职调查报告或法律意见书等文件,骗子公司通常会指定或推荐特定的公司、事务所为项目方出具相关文书。骗子公司经常与一些不法公司、无良律师合作,共同欺骗急求资金的项目方。通常,不法公司、无良律师会把向项目方收取的咨询费、评估费、律师费的一半回馈给骗子公司。总之,当“投资公司”指定或推荐特定机构出具项目文件时,项目方明智的选择应是:停止合作并举报。 七、骗子公司普遍要求项目方承担考察费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