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表现

如题所述

大多数血管瘤发生于皮肤或皮下组织,根据病变发展的过程分为增殖期、消退期、消退完成期。这一典型特点是其区分脉管畸形的重要依据。虽然大多数血管瘤能自行消退,但增生与消退速度并不相同。
增殖期血管瘤最初的表现常为苍白色斑,随后即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其周边绕以晕状发白区。婴幼儿在出生后1年内表现出2个典型的快速增长期,第1个快速增长期在出生后4~6周,第2个在4~5个月。血管瘤在这2个时期快速增长,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触痛、溃烂、出血等。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发生的部位、大小和病变所处的时期。较表浅的增殖期血管瘤常表现为鲜红色的斑或结节状病损,较深在的病变表面为青紫色或无颜色变化。
消退期通常在出生后的1年末(12~14个月),瘤体生长速度减慢。病变从增殖期到消退期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进入消退期的前兆是瘤体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质地变软。皮肤或皮下的血管瘤进入消退期后,瘤体色泽由鲜红色向暗灰色转变,瘤体逐渐消退缩小。一般认为5岁以内的自然消退率为50%~60%,7岁以内为75%,9岁以内可达90%以上。多数病例经过2~5年的消退期。
血管瘤根据发生部位的深度不同而分为3型,浅表血管瘤指位于乳头真皮层的血管瘤,深部血管瘤指位于网状真皮层或皮下组织的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则两者兼有,需注意与静脉畸形相鉴别。这种合理的简化的分类方法,由于在临床观察中便于使用,所以得到普遍认可。
有研究发现,在6岁以前能消退的病变,约62%的患者在瘤体消退后可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但在6岁以前不能消退的病变,约80%的患者在血管瘤消退后出现面部瘢痕、皮肤过多、毛细血管扩张。消退期血管瘤的镜下表现为血管瘤内出现大量的肥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逐渐失去增殖能力,变成扁平状,血管减少,病变由一个以增生活跃的血管内皮细胞为主的实体瘤转变为一个以纤维脂肪组织和管腔结构为主的病损。研究发现,血管瘤中与胎盘有关的血管抗原FcyRII、LeY、merosin和GLUT1免疫反应强阳性,而脉管畸形中则为阴性。
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 hemangioma)是婴幼儿血管瘤的特殊类型,又称为先天性非进展性血管瘤(congenital nonprogressive hemangioma),其特点是出生时即存在,并完成增长;少数在胎儿超声检查时发现。先天性血管瘤又包括2种亚型,即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non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NICH)和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rapidly 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RICH。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7
大多数血管瘤发生于皮肤或皮下组织,根据病变发展的过程分为增殖期、消退期、消退完成期。这一典型特点是其区分脉管畸形的重要依据。虽然大多数血管瘤能自行消退,但增生与消退速度并不相同。
增殖期血管瘤最初的表现常为苍白色斑,随后即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其周边绕以晕状发白区。婴幼儿在出生后1年内表现出2个典型的快速增长期,第1个快速增长期在出生后4~6周,第2个在4~5个月。血管瘤在这2个时期快速增长,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触痛、溃烂、出血等。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发生的部位、大小和病变所处的时期。较表浅的增殖期血管瘤常表现为鲜红色的斑或结节状病损,较深在的病变表面为青紫色或无颜色变化。
消退期通常在出生后的1年末(12~14个月),瘤体生长速度减慢。病变从增殖期到消退期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进入消退期的前兆是瘤体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质地变软。皮肤或皮下的血管瘤进入消退期后,瘤体色泽由鲜红色向暗灰色转变,瘤体逐渐消退缩小。一般认为5岁以内的自然消退率为50%~60%,7岁以内为75%,9岁以内可达90%以上。多数病例经过2~5年的消退期。
血管瘤根据发生部位的深度不同而分为3型,浅表血管瘤指位于乳头真皮层的血管瘤,深部血管瘤指位于网状真皮层或皮下组织的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则两者兼有,需注意与静脉畸形相鉴别。这种合理的简化的分类方法,由于在临床观察中便于使用,所以得到普遍认可。
有研究发现,在6岁以前能消退的病变,约62%的患者在瘤体消退后可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但在6岁以前不能消退的病变,约80%的患者在血管瘤消退后出现面部瘢痕、皮肤过多、毛细血管扩张。消退期血管瘤的镜下表现为血管瘤内出现大量的肥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逐渐失去增殖能力,变成扁平状,血管减少,病变由一个以增生活跃的血管内皮细胞为主的实体瘤转变为一个以纤维脂肪组织和管腔结构为主的病损。研究发现,血管瘤中与胎盘有关的血管抗原FcyRII、LeY、merosin和GLUT1免疫反应强阳性,而脉管畸形中则为阴性。
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 hemangioma)是婴幼儿血管瘤的特殊类型,又称为先天性非进展性血管瘤(congenital nonprogressive hemangioma),其特点是出生时即存在,并完成增长;少数在胎儿超声检查时发现。先天性血管瘤又包括2种亚型,即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non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NICH)和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rapidly 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RICH。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27
血管瘤多数发生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增殖期血管瘤最初表现为苍白色斑,随后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其周边绕以晕状发白区。婴幼儿血管瘤快速增长期在生后4-6周和4-5个月。较表浅的血管瘤常表现为凸起皮肤的鲜红色丘疹、斑块或结节状病损。严重时病变触疼、溃破出血。皮下深层血管瘤常为肤色的凸起结节,表面时有泛蓝或青紫色,伴中央毛细血管扩张斑片。消退期通常在生后12到18个月。瘤体生长速度减慢,病变质地变软。消退期血管瘤的瘤体色泽从鲜红色转变为暗红或紫罗兰红,进而变为灰色,变色从病变中心开始。瘤体逐渐缩小消退。
第3个回答  2019-07-20
1、鲜红斑痣: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表现为一或数个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头颈部多见、常在出生时出现,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发生于枕部及额部或鼻梁部者可自行消退,较大或广泛的病损常终身持续存在。
2、毛细血管瘤:又名草莓状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柔软、分叶状肿瘤,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出现,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数月内增大,生长迅速,甚至可达数厘米。大多在1岁以内长至最大限度,以后可自行退化,数年内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
3、海绵状血管瘤:损害一般较大,自行发生,在原有毛细血管瘤处发生或位于皮下,呈圆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太清楚,质软而有弹性,多呈淡紫或紫蓝色,挤压后可缩小,表面皮肤正常或与肿瘤粘连而萎缩。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粘膜。
海绵状血管瘤可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和紫癜,主要发生于婴儿,偶见于成人,是一种严重类型,约1/4病例死于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恶变。
第4个回答  2019-08-13
血管瘤是婴幼儿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因不同种族而异,我国学者报道发病率为1%~10%,国外学者报道白人婴儿中的发生率为10%~12%,早产儿发病率为22%,男女间的比例为1:3-5。多数患儿出生后8-12
个月内持续增生,随后自发缓慢消退。至5岁时,50%的患儿完全消退,9岁时90%完全消退,最长消退可持续至12岁。最终,20-40%残余皮肤改变,还有10-20%的血管瘤不完全消退。血管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其次为口腔粘膜和肌肉。约80%的血管瘤为单发,头颈部多见,约占70%。一些病例,尤其是生长在口腔颌面部的病例,可导致毁容、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一)血管瘤的临床表现:
大约80%血管瘤为单发的,20%为多发,头颈部占70%。女婴多见,女:男为3:1。
⑴病程:血管瘤的自然病程是出生后1~12个月快速增长,瘤体增生快于婴儿的生长率,为增生期,随后的1~5年缓慢是消退,为消退期;
⑵颜色:浅表的血管瘤呈鲜红色,增生期颜色逐渐加深,开始消退由鲜红色变为暗紫色,最后呈花斑状,深部的血管瘤表面的皮肤隆起,正常颜色或透出蓝色。
⑶触诊:血管瘤质地如橡皮样,不能通过压力将其中的的血液排空,体位试验阴性。消退期的血管瘤为残留的纤维脂肪组织,质地变软。
(二)血管瘤治疗的必要性:
对于明确在增生期的血管瘤若不给予及时治疗,最终过度的持续增生不仅大大延长了消退的年数,更增加了永久畸形的可能性。另外鼻尖、上唇等特殊部位的血管瘤消退时间常较长,有的学者从心理角度出发,认为外科手术等早期积极治疗都应该在考虑之列。
(三)血管瘤的治疗方法选择:
由于血管瘤早期快速生长,有向正常组织扩展,使正常皮肤组织受累,血供丰富,导致组织肥厚,消退后仍需局部整形修复等,还约有10-20%血管瘤不完全消退,所以应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抑制其快速生长,使之转向稳定期和消退期,这有利于控制血管瘤早期病情发展及减少后期并发症。考虑到血管瘤能自行消退,所以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选择上应明确治疗总效果不能比血管瘤自然消退效果差为基本原则。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繁杂,有激光、放射、干扰素、激素、冷冻及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
首先避免使用过于强烈的治疗方法(如冷冻产生溃烂及疤痕,放射治疗使局部组织发育障碍及恶性肿瘤发生率升高)。可选用激光治疗、口服或外用药物、局部注射,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对范围小,或有威胁到生命或影响脏器功能者,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目前我科与国内领先水平医院密切交流,针对不同类型血管瘤,采用激光、药物及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手段,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