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库贮藏如何建造?

如题所述

利用自然通风的隔热建筑贮藏果品的方法。其特点类似窑窖,但有较完善的隔热建筑和效率较高的导气设施,能保持果品较适宜的贮藏环境。

库房类型

根据通风方式分为普通通风库和改良式通风库。普通通风库完全依靠由库内外温差形成的自然风压进行通风,效率低;改良式通风库以机械强制通风代替自然通风,能较充分地利用自然冷源降低库温。根据库体入地深度又可分为地上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3种。地上式通风库的库身全部建筑在地面以上,受气温影响很大;半地下式通风库一部分库体在地面以下,库温既受气温影响,又受土温影响;地下式通风库库体全部在地下,主要受地温的影响。在冬季比较寒冷地区贮藏苹果、梨等果品,应采用改良式地下或半地下通风库;在温暖地区贮藏柑橘类水果,既可采用地下式也可采用半地下式或地上式通风库。

图1库房结构

一般为长方形,长20~50米,宽5~9米,高3~4米。普通通风库设有缓冲间、排气筒、导气窗(图1),改良式通风库设有缓冲间和排风扇(图2)。还可根据贮藏量大小,可单间建库,亦可将两栋或两栋以上库房纵向并联建筑,成分列式(图3)。通风贮藏库的库墙、库顶、库门及通风设施都应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结构,才可使库内保持较为稳定的低温(图4、图5)。地上式、半地下式通风贮藏库建筑在地面上的库墙一般为夹层墙,即在两层砖墙中间填放干燥、导热系数比较小的隔热材料,如膨胀珍珠岩、稻壳、蛭石、炉渣等填实,以免下沉。为了防止隔热材料潮湿,还需在内墙的外侧、外墙的内侧、库墙基部用油毡、沥青或防水涂料等进行处理,亦可用塑料薄膜作防水层将隔热材料密封在两层库墙之间。库顶有3种形式:①人字形屋顶。下设天花板吊顶,在天花板上铺放干燥的导热系数小的材料;②平顶。将隔热材料夹放在顶部结构的中间层;③拱形顶。用砖、石、混凝土砌成拱形,然后在顶上覆盖自然干燥的土壤,土层厚度应在1.5米以上,也可在拱顶上加放隔热材料做保温层。上述3种库顶,除覆土外,均应对隔热材料进行防潮处理。在建筑库房时,宜选用具有一定厚度的、导热系数小,即热阻较大的材料(见机械冷藏),才能使库体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冬季气温常在-10~-20℃的地区,若使库温稳定在0℃,库墙热阻应在1.56~2.11,库顶热阻应在1.95~2.67。冬季温度低于-20℃的地区,应酌情增加隔热层的厚度。每一层结构的热阻,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图2

图3

图4

图5

式中 R为每一层结构的热阻(m2·h·℃/kcal);S为该层结构的厚度(m);λ为该层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kcal/m3·h·℃)。各层结构热阻的总和,即为库墙或库顶的总热阻。

通风系统是通风贮藏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下列4种(图6):①在库墙的上部设通风窗,兼有导气、排气作用;②在库墙的下部设导气窗,在库顶设排气筒(天窗);③在库墙基部和上部设导气窗,顶部设排气筒;④在库房基部设地道式导气筒,库墙上部设排气筒,在顶部开天窗。根据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的原理进行通风换气,是普通通风库设置导气口和排气口的基本指导思想。这种通风系统效率的高低,决定于进、出风口的温差和高差的大小,温差和高差越大,通风效率越高。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库房建筑高度的限制,高差不大,而秋季果品采收季节库内外又不可能有很大的温差,所以,这种通风系统的通风效率较低。为了克服普通通风库通风系统的弊病,采用封闭原有天窗和导排气窗,由库门进风或在迎风面另设进风口,并在与进风口相对的墙上设置轴流风机,实行强制通风,能有效地利用秋季夜间短暂的冷源以降低库温。

图6应用技术与效果

果实适时、无伤采收,剔除病、虫果,按要求进行包装后入库贮存。根据库内外温差决定通风降温或保温。贮藏初期白天气温较高,夜间有较多的冷凉空气,此时的关键措施是当库外出现低于库内温度时,启动排风扇通风或开放全部进、排气窗,引入冷空气降低库温和果温,直至库温降至果品贮藏需要的温度为止。贮藏中期为寒冷的冬季,此时要防止果实受冻,必要时在白天进行适当通风换气,以保持所需的低温和排除不良气体。贮藏后期,库温随外界气温升高而回升,这时的管理技术与初期相同。当应用改良式通风库贮藏苹果时,在北纬40度附近地区,10月中旬库温可降至10℃以下,11月中旬即可降至0℃,以后平稳地保持0℃的时间可达110天以上,为苹果贮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采用塑料薄膜包装自发气调时,贮藏效果可好于普通冷库贮藏。在保持适宜贮藏温度的前提下,根据果实贮藏生物学特性,结合使用塑料薄膜袋包装,果实涂料、钙盐处理,防腐保鲜剂等技术均有利于保持果实原有品质并延长贮藏寿命。

童期

果树从种子播种萌芽起到实生苗具有分化花芽潜能和正常开花结实能力所经历的时期。果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它的童期较长,一般要经过几年,甚至10多年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果树童期的长短因种类、品种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童期短的果树种类如葡萄、桃和枣等实生苗一般需3、4年才能开花结果;童期长的果树种类如银杏、香榧、山核桃和杨梅等一般需要9、10年,甚至更久才能开花结果。同类果树的不同属间也存在着差异,如在自然情况下生长的柑橘属的柚、甜橙和宽皮橘等不同种的实生苗,通常要7、8年才能开花结果。金柑属的金柑约需5、6年,金豆则童期最短,在播种的当年就有部分实生苗开花,到次年大部分实生苗都能开花。同种果树的不同品种在实生繁殖下进入结果期迟早也有明显差异。例如,陕西扶风的隔年核桃,童期很短,只经2、3年就能开花结果,但一般的晚实型品种则需8~10年才能开花结果。这种童期长短的差异,也反映在它们的不同生长结果习性上。

果树童期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它进入开花结果期的迟早,也影响到育种进展的速度;而且还关系到树体大小、结果习性、产量和果树寿命长短等许多经济性状方面。因此果树童期的问题历来成为育种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他们从很多相关联的学科,如遗传学、生理学、形态学、生态学和栽培学等不同方面,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果树实生苗的童期和转变期

果树的实生苗都需要经过生长发育,通过不同的发育阶段的阶段发育变化,才能进入开花结果期。实生苗在生长的第一年内,及其以后与季节气候变化相适应的年发育周期中,都要求通过必需的发育阶段。一般认为,存在休眠期对特定温度条件要求的春化阶段,和在生长期对光照条件要求的光照阶段。只有顺利地通过了这两个发育阶段的生理变化,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达到生理成熟,才可能开花。否则,就会延缓其生长发育,甚至不能开花结果。

果树总发育周期中,其实生苗一般要经过几个年发育周期的生长发育后,才能通过童期阶段进入成年期阶段。在童期,当具备了生理上成熟的条件,就有开花的可能,但实际上往往不一定就能开花,实生苗能够正常开花,不仅要求生理上成熟,而且还要具备其它一些条件,如营养物质积累,激素种类和达到某种平衡,以及基因的表达等等。实生苗的这个在生理上已具有开花潜能,而实际上还不能开花的这一过渡时期,在果树阶段发育中称为转变期。实生苗的童期和转变期之间,在许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至今尚没有明确的形态指标或生理指标来清楚地划分。因此,要使实生苗提早开花结果,究竟是在于缩短童期,还是缩短转变期,目前还难于划分,而且不同育种家也存在不同的看法。1952年帕塞克尔(Passecker)、魏仑斯克(Wellensick),等人认为童期可以缩短,只要对实生苗采取促进营养生长的措施就可以见效。1917年兹麦曼(Zimmerman)于温室内培育无融合生殖的湖北海棠实生苗,在长日照条件下,并且采取一些促进生长的措施,只经过9个半月就能开花。赵世经(1979)对椪柑采用种芽高接法,在第三年就可开花结果,而对照实生树则需6~8年。但另一些学者,例如、1948年弗莱兹捷(Fritzsche)等人认为童期是不可能缩短的,它受遗传控制,有一定的发育程序,实生苗的提早开花,只能是由于缩短转变期,但不能缩短童期。同样,1972年兹麦曼(Zim-merman)认为童期是实生苗采取任何措施也不能使其开花结果的时期,只有当实生苗处于转变期时,应用生长调节剂等措施才可以提早开花。

童期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处于童年期的实生苗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统称为童性。它与成年期的结果树在这些方面有许多明显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实生苗在生长发育过程的不同时期,在同名器官的性状、特性上也存在着动态的变化。果树个体发育在时间概念上划分为童期、转变期和成年期。有人根据实生树不同部位童性表现的程度,划分为童区、转变区、成年区,首先提出了实生树个体发育的空间概念(见图)。处于童期阶段表现出童性的区域称为童区。童期结束处于转变期而尚未形成花芽的区域,称为转变区。实生苗最低始花点以上的部位为成年区。认识这种实生苗空间阶段发育的规律性的表现,有助于通过各种控制生长发育的措施来达到提早开花结果的目的。

童期阶段实生苗的形态特征,通常以童稚度表示它童性表现的程度。处于童期阶段的实生苗的叶片较窄而小,随着生长年份的增长,叶片也逐渐增宽加大,当叶片趋向于定型大小时,预示童期即将结束和成年期即将到来。童期实生苗的叶缘常呈锐锯齿状,以后表现为钝锯齿状,或是早期裂刻较深,成长以后,裂刻较浅。实生苗的芽,在早期时比较瘦小,随着分枝级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在阶段性高位枝条上的芽往往充实饱满,已具有分化花芽的条件。某些树种如柑橘、苹果、梨和枣等的实生苗常有刺,早期针刺多、细长而尖,针枝上无芽或芽较小,以后逐渐形成有叶芽的短枝,进而形成花芽,针刺特征从树冠下部到上部有过渡性变化,针刺的有无和多少是鉴别某些树种童稚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不同空间发育区所依据的特征。童期实生苗在组织结构方面与成年期的不同。例如苹果童期的叶片具有阴性结构,叶肉发育差,栅栏组织和叶肉不发达,叶片较薄,叶表皮细胞大,单位面积内气孔数少,一年生枝条横切面木质部比例高,木质纤维较多,导管数较少。童期实生苗在生理生化特性方面与成年期也有差别。它的枝条组织中还原糖、淀粉、蛋白质和果胶物质等较少,碳氮比较低、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低于成年期。但枝条的呼吸率较高,叶片组织中酶的活性较弱而不稳定。叶绿素含量较少。当生长点分生组织处于活跃状态时,它的细胞液浓度提高,有利于花芽分化。

实生苗通过童期发育阶段进入转变期或成年期后,其生理活性较强,表现于酶活性较强,蛋白质含量增加,核酸含量提高,尤以RNA/DNA的比值增加,特异基因相继活化,遗传信息逐渐表达。叶绿素大量形成,淀粉、可溶性糖等碳水化合物大量合成和积累,碳氮比增大,细胞液浓度提高,由于这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导致实生苗阶段性转变,表现出进入成年开花期的特征。

提早实生苗的结果

目前可以通过一些人为的措施来缩短实生苗从播种到开花的过程,提早结果。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有,如将苹果实生苗嫁接于锡金海棠或矮化砧M9上,能提早在3、4年生时开花结果,而苹果实生树一般要在6、7年生时才能开花结果。实生苗高接于成年树的高位枝上,也能促进生长,加大生长量而提早结果,至于对即将结束童期阶段的实生幼树,采用环割、环剥、环状倒贴皮和环皮接等,也能起到促进开花结果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应用较多的是特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实生苗不同的时期,应用不同的种类达到“前促后控”提早开花结果的目的,上述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提早开花结果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措施,必须配合以综合的农业技术措施,使实生苗能够正常生长才能奏效。

徒长枝

见营养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