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困生问题的几点思考

如题所述

在我们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受到“学困生”问题的困扰。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小了说,影响教学成果和班级的总体成绩;大了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久而久之,对学校教育失去兴趣,最后就会流向社会。由于他们在知识基础上几乎为零,大脑空空,只有一双手去面对社会,处理不好就会滋生出一些社会问题。所以,这个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共同重视起来,完成对“学困生”的转化,让他们的学习走向正轨,体验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功与快乐。
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阅读相关文章的事例,我认为要想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得彻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学校、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共同参与,协同合作,互通信息,达到对学生学习的全面了解与掌控,对症下药
每个学生的学困情况都不是一样的,有的学生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思想不求进取、懒惰,小学基础差,造成了全科的学困;还有大部分的学生是在某一科上成绩差,有基础的原因,还有就是和任课教师没有达成默契,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因不喜欢某个教师,而不喜欢这个学科的也大有人在,造成学困;再有就是学习方法有问题,造成了学困。
针对以上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细心观察,深入调查,与他们多接触,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帮助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达到改观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学校要做的就是在编班的时候,注意“学优”带“学困”,注重孩子的均衡、全面的发展,切实履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家长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不能放弃,也不能放纵,和老师共同承担起孩子的教育问题。
二、多关心孩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从学习的主体入手,效果事半功倍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但一般说来,教师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的、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而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较少些。但我认为学困生更需要“爱”,较之于优生,“学困生”更需要关心。对优等生来说,教师的爱是锦上添花,而对学困生而言,教师给予的哪怕一点儿关爱,都是雪中送炭,他们记忆最深刻,更懂得知恩图报。增强学困生自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自信心的基础是个人成功的积累。因此,让学困生体验成功,教师要为学困生获得成功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三、要持之以恒耐心浇灌
“学困生”品行、学习上的困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们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经常反复和渐进发展的过程。我们首先应当充分认识,正确面对学困生在转变过程中的反复,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注意在教育中反复和在反复中教育的过程中,及时肯定,积极鼓励学困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并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向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切记面对学生的反复,一定不能急躁,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总之,如何转化学困生,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可做。比如,对学困生进行挫折教育,磨炼坚韧的意志力;适当的心理疏导;有意识地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等等,这些大量艰苦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满腔热忱地去做。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慈母般的爱心、磐石般的恒心,为民族的复兴、祖国的振兴培养一批批合格的、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