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庭户口是什么性质?

如题所述

按国家规定,早期,我国户口性质只有两种:一、农业户口;二、非农户口。农业户口比较庞大,也比较单一。而非农户口虽然少,但成份复杂。非农户口包括:城镇户口(居民户口)、农村居民户口、集体户口等。这些带户口的,可以说都是户口性质,只是大分类性质和小分类性质的区别。户口性质或户籍性质分为: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城镇户口)。计划经济时代划分为农业户口、非农户口。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的省市已取消了农业户口,统称为居民户口 。二者的区别有:“农户”和“非农户”以前是在吃商品粮上在区别,现在是没有了,或者说是区别几乎没有了。社会保险方面,这两者的区别也不大。总体只和城市间的区别有关,在一个城市则没什么大区别。劳动就业方面,城镇也不是包工作的,但有个劳动再就业,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应该是比农村好点,农村如果有新技术示范区的,当然在这方面也会加大农民的技能培训的,但就是不象城市这么系统。农村的有土地,城市非农户没有,但有一个失业金。总之,农户与非农户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商品粮的因素),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区别不是很大,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区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08

一、居民家庭户口:包括"农村居民家庭户口"、”城市居民家庭户口“、”城镇居民家庭户口“等,是户籍制度改革后的户口登记方式。

二、户口二”元“制登记时的性质的分类:

1、按户粮关系分:农业户口、非农户口;

2、非农户口包括:城镇居民户口、农村居民户口、集体户口等;

3、户口同时分为集体户口、家庭户口、军籍户口;

4、还可以分为常住户口和暂住户口。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

1、第四条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

2、城市、水上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

3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

4、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扩展资料:

居民户口簿注意事项

居民户口簿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状况以及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法律效力,是户口登记机关进行户籍调查、核对的主要依据。

户口登记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户籍调查、核对时,户主或本户成员应主动交验居民户口簿。

户主对居民户口簿应妥善保管,严禁私自涂改、转让、出借。如有遗失,须立即报告户口登记机关。

居民户口簿登记权属于户口登记机关,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簿上作任何记载。

本户如有人员增减或者登记事项发生变动,应持居民户口簿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登记。

全户迁出户口管辖区的,应向户口登记机关缴销居民户口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民户口簿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1

居民家庭户口,简称“家庭户”,是与“集体户”相对应的一类住户所登记的户口类型。

家庭户,是主要依据亲属关系而共同居家生活的人所组成的住户,也称为“住家户”。家庭户与集体户相对称,但与集体户有诸多不同:家庭户成员来源相对单一,关系相对稳定且相互了解,而集体户成员的成分、来源、社会关系及社会影响各异;

家庭户有亲属关系为依托,各成员关系亲密且能相互帮助、相互督促,而集体户成员有共同的业缘关系和共同的上级,的成员之间却相互独立、不相统属;家庭户规模较小但相对稳定,而集体户规模较大而变动相对频繁。家庭户与集体户的这些区别,形成了户口管理机关对家庭户与集体户的管理各有不同。

一、居民家庭户口,严格地讲应当分为“农村居民家庭户口“和”城镇居民家庭户口”两类,其主要区别本来是各自居住的社会属性不同,而没有别的什么权益方面的考虑。

二、但中国上一世纪中叶形成计划经济体制后,城镇户口与乡村户口所匹配的社会资源和所享有的社会权益各不相同,而为了把社会再生产投入相对集中到城镇和工业化上面,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限制农村户口向城镇的迁徙的户口迁移政策,从而使城镇居民家庭户口与农村居民家庭户口之间的区别日益拉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8-20
2007年9月份之后山东省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之分,所有变动的户口统称为家庭户。如果你媳妇原来的户口性质是农业,那她迁到你家之后还是维持原来的户口性质,这个是不会变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