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结婚好还是不结婚一个人过好呢?

结婚的话还得社交啥的,我觉得烦。而且我希望我要的是女儿,表示不喜欢儿子。如果是不结婚的话打算自己奋斗一个人过一辈子图个清静。

百年前的萧伯纳说过(大致意思):结不结婚都由他们吧,反正最终都会后悔的。

这话他说对了一部分,毕竟,有人在单身生活在找到了快乐,更多的人在家庭与婚姻中找到了幸福,
清风的个人观点是:后悔不后悔的(幸福不幸福)都只源于一点:做出选择时,是无奈的还是欣喜的。
当一个人无奈的选择单身或结婚,未来是不可能得到什么快乐或幸福(哪怕是遇到了一个深爱他的另一半,他还会不满足。);当一个人兴奋的选择单身或结婚,他一定不要成为别人嘴里的笑话,他要尽力去证明 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选择单身,他会合理而充实的安排自己的每天每夜,他的精神状态、他身体健康的程度,他的社交活动等等,都是让别人羡慕不来的。
选择结婚,他会学习如何对待感情,他会学习如何经营家庭与婚姻,他会学习儿童教育心理学,他会学习家庭财务等等。于是,他成了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冷静思考就会发现,现代很多的状况,根源都出在于教育上,包括婚姻。
现代人诟病以往的婚姻是父母做主的盲婚哑嫁,但这种方式的婚姻与现代人所认知的一样吗?
抛开近百年来这段战乱的年代,之前古人在子女结婚前(在他们的儿子十四五岁,女儿十一二岁时开始),就会教导(也可以理解为灌输)成亲(结婚)的目的,婚姻中男人该做什么女人该做什么,尤其是,越大家族的女子自幼就要学习女红、琴棋书画、理财、子女教育等等。而男子,只有一个要求:做官或赚钱。
中国自古是宗法制社会,传宗接代是每个人的使命,古人都明白这一点。而在现代,只要能问出该不该结婚的人都已经失去这种文化的传承,他们向西方文化投降跪舔,他们不断的标榜着个性与自我。
个性与自我对不对?对,但不能全盘否定祖宗留下来的传承。
人,最终还是群体性动物,大家都不结婚,都去寻找个性与自我,谁来传承这个国家和民族?
同时,喊着不结婚以及那些念念碎的到处问该不该结婚的人,都反映出他们父母教育失败和他们父母婚姻的不幸。
一个人的性格、三观九成以上来自他们原生态家庭。父母不会教育、父母婚姻的失败,是直接导致下一代面对感情和婚姻时的困惑与无能为力。
如果父母间是幸福,下一代还要喊出独身万岁的人,那种人只能说是已经将心灵升华到将自己交给了大自然交给了神灵的高度。这样的人多吗?不多,或者说,没有。传说中的得道高僧,不是孤儿就是在家中不受重视的孩子,只有从家庭中得不到爱的人才会将自己交给天地交给神灵。有哪个在家中被当做宝贝的人会去出家当和尚尼姑老道?除非是不知人间疾苦又吃饱了撑的。
所以,问该不该结婚的人先反思令他厌恶的自己父母的婚姻,到底失败在哪里,然后以此为鉴,再去找一个懂得什么是婚姻的结合,这一辈一定是婚姻幸福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3
结不结婚看你是否遇到了对的人,如果他喜欢你,爱你,你也喜欢他也爱他,还是结婚的好,至少多一个人疼你关心你多好啊,没有遇到对的人不要强求自己结婚生子,这样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自在!不要强求自己,顺其自然就好
第2个回答  2019-04-23
好坏都不是绝对的事情都会有它的两面,有好有坏,找找到合适的人可以幸福一生,当然是结婚好,又不幸碰到一个对你不好的人,勉强凑合着过一辈子,还不如不结婚的好,活着是为了自己快乐。让身边的人快乐,婚姻是责任,不是儿戏,虽然不至于要求太多,但是起码要看两人师傅经济能力。三观一致,相互看着顺眼。所以不管怎么样,都该自然而然,部分原因一起改发生的就让它发生的,顺势而为,不用勉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实在无聊斗斗嘴也好,免得一个人寂寞。
第3个回答  2019-04-23
这个很好回答的啊,如果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比一个人过要好很多,那你就遇到要结婚的人了,如果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还不如你一个人过的好,那你就要考虑一下。
第4个回答  2019-04-23
结婚和不结婚各有各的好处和坏处。结婚了能享受二人世界,接着可享受天伦之乐。不结婚孑然一身孤独终老,一生没有个知疼知热的,我觉得没啥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