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民俗文化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有哪些影响呢?

如题所述

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的界定,是近几年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疑义不是问题。因为再此之前,中国民俗学界或民间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概念。现在突然出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名称,而且这一名词变得十分时髦,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改名,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等。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换汤不换药,贴时髦的标签。如同前些年,人类学热起来,许多学科紧跟形势,在学科前冠以人类学,如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是什么学科呢?究竟是社会学、民族学、还是民俗学,有必要加人类学壮其门面吗。

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包含的内容要丰富,要宽泛。我认为并非如此。相反“民俗”和“民间文化”的研究对象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广。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民俗学研究的不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还包括了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都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

这样的看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文化多样性宣言》的精神并不矛盾。

历来关于学术概念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关于“民俗”的定义不下几十种,至今还在争论不休,我们遵存哪一种?

概念界定是必要的,但研究不能单纯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7

众所周知,民俗文化在每个地方都是不同的,而不同的民俗文化却导致了国家、乃至世界的迅速发展。


1.民俗的历史

在早年时期,民俗文化并没有那么重要,是因为居住地点的不同才会导致形成了部落、民族。当时民俗只是为了庆祝而发展成的形式活动,具体的就是载歌载舞的这种活动。民俗是一种传统文化,而传统就是老一辈人遗留下来的珍贵物品或者事件,要知道文化的形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民俗文化至今为止已有多年的历史。

2.民俗文化对社会、国家的影响

由于民俗文化的不同,就会造成民族的本质区别,而民俗的形成就是为了统一民族,融合民族。使社会和国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人民的使命感,提高了国家全体成员的文化素养,同时稳定了每个人的民族精神。对于社会就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甚至是对于国家,同样也有这样的作用。

3.民俗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并不是只有中国才有民俗文化的,外国也是如此,比如说美国人也会有地方口音,这就是民俗的差异,并不会有人强烈地规定某种事情,而是让其自行发展,于是就有了民俗文化的差异,民俗文化隐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于世界文化的交流具有很大的帮助,促进了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交流和联谊,让文化互相渗透。

所以,民俗文化对个人、对教育、对社会、对国家甚至是对世界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它让所有民族都向同一个方向发展,能够创建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2个回答  2019-10-12
在社会国家等方面影响力还是挺大的,不同的民俗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3个回答  2019-10-06
不同的民俗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4个回答  2019-10-12
民俗文化在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里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所以占领了我国文化主导的地位,得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助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