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现在常用来比喻什么

如题所述

  主人公:文与可(文同),北宋梓州永泰(近四川监亭人),曾任洋州知州。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宋代画竹名师。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比喻: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解释:成竹:完整的竹子;胸:心里。原指画竹子时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1] 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27
  文与可(文同),北宋梓州永泰(近四川监亭人),曾任洋州知州。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宋代画竹名师。  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胸有成竹”和“心中有数”都是“心中已有打算”的意思。但“胸有成竹”偏重于事前对问题已有全面的考虑和解决办法,或者因心中有了主意而办事神态镇定、沉着;“心中有数”偏重于对客观情况已有所了解,十分有把握。

望采纳,O(∩_∩)O谢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