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下册语文书25课课古诗

9年级下册语文书25课课古诗

《望江南·梳洗罢》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其内容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此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的内心感情。 注释 ①斜晖:偏西的阳光.
②脉脉(mîmî):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微弱; ③白苹(pín):一种水中浮草。 【译文】 梳洗完,独自在望江楼上倚栏远眺。过去成百上千的船儿却不见心上人的那一只。斜阳余晖,含情脉脉,江水悠悠远逝,怎么令人愁肠寸断在有白苹的那片水中陆地上。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这是当时第一首描写边塞题材的作品,也是宋代最早表现军旅生活的词作。这首词开启了苏辛豪放派的先声。 作品注释 ①渔家傲: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仄韵,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语,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相传北雁南飞,到湖南的衡阳为止。 ④边声:指各种带有边境特色的声响,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⑥千嶂:像屏障一般的群山。 ⑦长烟:荒漠上的烟。 ⑧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⑨羌(qiāng)管: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1] 作品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诗人苏轼于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冬季在密州任知州时创作的一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的作品。在词中,作者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 (2)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3)聊:姑且,暂且。
(4)狂:豪情。 (5)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黄犬。苍:苍鹰。 (6)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7)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jì):形容从骑之多。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8)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 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装句。 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9)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10)霜:白。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节:兵符,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12)会挽雕弓如满月:会:会当,将要。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 (13)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 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1-2] 译文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众多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手持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

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柔造作之嫌,饶有特色。 作品注释 ⑴此词在《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山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⑶“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⑸“泪先”,《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泪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⑹“闻说”,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春尚好”,明程明善辑《啸余谱》作“春向好”。“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浙江通志》卷十七《山川九》引《名胜志》:“双溪,在(金华)城南,一曰东港,一曰南港。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经义乌西行入县境,又汇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经石碕岩下,与南港会。南港源出缙云黄碧山,经永康、义乌入县境,又合松溪、梅溪水,绕屏山西北行,与东港会与城下,故名。” ⑺“拟”,准备、打算。“也拟”,也想、也打算。宋姜夔《点绛唇》:“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拟准佳期又误。”“轻舟”,《汇选历代名贤词府》、清陆昶《历朝名媛诗词》作“扁舟”。 ⑻“舴艋”,小舟也,见《玉篇》及《广韵》。“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艺文类聚》卷七一·南朝宋《元嘉起居注》:“余姚令何玢之造作平牀,乘船舴艋一艘,精丽过常。”唐张志和《渔夫》词:“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又“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宋《金奁集·黄钟宫·渔夫词(十五首)》:“舴艋为家无姓名,胡芦中有瓮头青。”元吴镇《渔夫》词:“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云雨半相和。” ⑼“载”,清万树《词律》:“《词统》、《词汇》俱注‘载’字是衬,误也。词之前后结,多寡一字者颇多,何以见其为衬乎?查坦庵作,尾句亦云‘流不尽许多愁’可证。沈选有首句三句,后第三句平仄全反者,尾云‘忽然又起新愁’者,“愁从酒畔生”者,奇绝!案:‘流不尽’句,见赵师侠《武陵春·信丰揖翠阁》词。赵师侠,又名师使,有《坦庵长短 句》。”“载不动”句,宋郑文宝《杨柳词》:“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4-6] 作品译文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词作写给他的朋友陈同甫的。这首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情调激昂,描绘生动,形象鲜明,用词精炼,艺术造诣很高。 作品注释 ⑴《破阵子》: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出自《破阵乐》,后用为词调。 ⑵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人。为人才气豪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曾被诬下狱。终生未仕。孝宗隆兴初,以布衣身分五次向朝廷上书《中兴五论》.建议迁都建康,设行宫于武昌,以图进取中原。对于隆兴和议表示反对,始终坚持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与词人志同道合.结为挚友。其风格与辛词相同。 ⑶挑灯:把灯芯挑亮。看剑:抽出宝剑来细看。 ⑷梦回:梦中。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角:军中乐器,长五尺,形如竹筒,用竹、木、皮、铜制成,外加彩绘.名目画角。始仅直吹,后用以横吹。其声哀厉高亢,闻之使人振奋。 ⑸八百里:牛名。《世俗新语·汰侈》载,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牛,叫八百里驳。分麾[huī]下炙[zhì]: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麾下:部下。麾:旌旗。炙:指烤熟的牛肉。 ⑹五十弦:原指瑟,此处泛指各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 ⑺沙场:战场。秋:古代点兵用武,多在秋天。点兵:检阅军队。 ⑻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的飞快。作:像„„一样。的卢:良马名,一种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在荆州遇险,前临檀溪,后有追兵,幸亏骑的卢马,一跃三丈,而脱离险境。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⑼霹雳:本是疾雷声,此处比喻弓弦响声之大。 ⑽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天下事:指恢复中原事。 ⑾赢得:得到,获得。 ⑿可怜:可惜。[1] 作品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响彻号角声的军营。军营将士都能分到犒劳的烤牛肉,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搏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只可惜已成了白发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