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对动物的影响

一定要比较长!!!!而且不要乱说!!!50分悬赏!!!速度点!!

这个问题要回答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在有什么样的环境污染
(二)这些污染会对动物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它会影响动物的那些方面?
具体应该如下:
现在环境污染主要是那些污染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1,环境污染影响动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地区内生物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基因或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种的显著不同的种群(如水稻的不同品种)和同一种群内的个体遗传变异。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内物种的变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目前,国际上讨论最多的是物种的多样性。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l 400万种物种,其中已有170万种经过科学描述。对研究较多的生物类群来说,从极地到赤道,物种的丰富程度呈增加趋势。其中热带雨林几乎包含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物种。
从当前来看,人类从野生的和驯化的生物物种中,得到了几乎全部食物、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与产品。就食物而言,据统计,地球上有7万~8万种植物可以食用,其中可供大规模栽培的约有150多种,迄今被人类广泛利用的只有20多种,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9O%。已驯化的动植物物种基本上构成了世界农业生产的基础。主要以野生物种为基础的渔业,1989年向全世界提供了1亿吨食物。实际上,野生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仍是人们食物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单个作物和牲畜种内发现的遗传多样性,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在作物、牲畜与其害虫和疾病之间持续进行的斗争中,遗传多样性提供了维持物种活力的基础。目前,生物育种学家已经培育出许多优良的品种,但还需要不断在野生物种中寻找基因,用于改良和培育新的品种,提高和恢复其活力。杂交育种者和农场主都在依靠作物和牲畜的多样性,增加产量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1930年到1980年,美国近1/2的农业收入应归功于植物杂交育种。遗传工程学将进一步增加遗传多样性,创造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机会。
从生态系统类型看,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其中包括许多人们尚未调查和命名的物种。热带雨林占地球物种的5O%以上。据科学家预测,按照每年砍伐森林1700万公顷的速度,在今后3O年内,物种极其丰富的热带雨林可能要毁在当代人手里,5%—10%的热带雨林物种可能面临灭绝。
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

·大面积森林被采伐、火烧和开垦,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导致生态环境的大量丧失,保留下来的也是支离破碎,对野生物种造成毁灭性影响;

·大面积的湿地消失,使许多种类的生物失去栖息地;

·对动物捕猎和植物的采集等过度活动,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破坏了大量天然植被,并造成环境污染;

· 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影响、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原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

·无节制的旅游,使一些尚未受到人类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土壤、水和空气污染,既危害了森林,又对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形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使自然生态系统难以适应,可能会改变生物群落的边界。
2,环境污染影响动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1)会造成动物的灭绝,会使动物的生存环境减少,使得该种动物种大规模迁徙.环境的某些污染(如核污染)会使动物基因突变,使物种的变异速度加快.
(2)对动物性别的影响,就是前面那个人给你回答的一样,不过我还是给你整理一下:
环境污染导致出生缺陷(如唇腭裂、痴呆、无头儿等)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但环境污染有可能导致性别比例失衡,则多少是一件新鲜事。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乔治·哈拉克(Jorge Hallak)等人最近发现,在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市,受到高度污染的地区出生的女婴较多。他们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把1700万人口的圣保罗市分成空气低度、中度和高度污染的几个区域,然后调查了从2001年到2003年全市的婴儿出生记录。在空气污染最少的地区,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8.3%,但是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9.3%。在比较了所有区域的男女婴儿比率之后,哈拉克等人计算出,如果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像空气更清洁的地区一样,前一地区应当多出生1180名男婴。

3,环境污染影响动物的生长影响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污染严重时,生物在形态特征、生存数量等方面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面分别讲述环境污染在酸雨、有害化学药品、重金属和水体富营养化四个方面对生物的危害。

①.酸雨对生物的危害

酸雨 使土壤和河流酸化,并且经过河流汇入湖泊,导致湖泊酸化。湖泊酸化以后不仅使生长在湖中和湖边的植物死亡,而且威胁着湖内鱼、虾和贝类的生存,从而破坏湖泊中的食物链,最终可以使湖泊变成“死湖”。酸雨还直接危害陆生植物的叶和芽,使农作物和树木死亡。

现在,酸雨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将燃烧更多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因此,今后酸雨造成的危害有可能更加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的国家之一,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酸雨。例如,我国西南某地区, 1982 年的三个月内就降了四次酸雨,雨水的 pH 为 3.6 ~ 4.6 ,致使大面积的农作物受害。

早在 19 世纪中叶,人们就注意到地衣和苔藓植物不能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中存活,烟囱附近的植物叶片往往出现病斑。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些现象都与该地区的大气污染有关,并且可以利用一些植物来监测某个地区大气污染的状况。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敏感程度不同。例如,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比较高时,紫花苜蓿、向日葵等的叶片就会很快褪绿,或者叶脉间出现褐色斑块,严重时叶片逐渐坏死。这些植物对大气污染反应敏感,可以用来监测大气污染的状况,叫做大气污染指示植物。

②.有害化学药品对生物的危害

农药是一类常见的有害化学药品。人们在利用农药杀灭病菌和害虫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生物造成危害 。

许多农药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被生物体吸收以后,会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致使这类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远远超过在外界环境中的含量,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加强。例如,几十年前 DDT 作为一种高效农药,曾经广泛用于防治害虫。美国某地曾经使用 DDT 防治湖内的孑孓,使湖水中残存有 DDT ,而浮游动物体内 DDT 的含量则达到湖水的一万多倍。小鱼吃浮游动物,大鱼又吃小鱼,致使 DDT 在这些大鱼体内的含量竟高达湖水的八百多万倍 ( 如图 ) 。

③. 重金属对生物的危害 有些重金属如 Mn 、 Cu 、 Zn 等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 Hg 、 Pb 等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毒害作用。生态环境中的 Hg 、 Pb 等重金属,同样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大量浓缩,从而产生严重的危害

Hg 对水蚤生命活动的影响

通过演示实验可以看出, Hg 对水蚤有毒害作用。科学家们发现,自然界中的 Hg 在水体中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能够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在被甲基汞污染了的海水中,藻类植物改变了颜色,海鱼也大量死亡。科学家们还发现,质量浓度仅为 4mg/L 的 PbCl 2 溶液,就能明显地抑制菠菜和番茄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可见, Hg 、 Pb 等重金属对于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十分有害的。

④.富营养化对生物的危害 富营养化 是指因水体中 N 、 P 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水体中含有适量的 N 、 P 等矿质元素,这是藻类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但是,如果这些矿质元素大量地进入水体,就会使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死亡以后,先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明显减少。接着,生物遗体又会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出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致使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发生富营养化的湖泊、海湾等流动缓慢的水体,因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蓝、红、褐等颜色。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华” ( 如图 ) ,发生在海水中叫做“ 赤潮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排出的水中含有很多 N 、 P 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这些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大量地排到池塘和湖泊中,会使池塘和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池塘和湖泊的富营养化不仅影响水产养殖业,而且会使水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严重地影响人畜的安全饮水。
4,对人的影响(我补充的,人也是动物嘛)
动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大气环境里。大气污染对人类的伤害,动物也不能幸免于难。凡是对人造成严重危害的大气污染事件,对动物也产生同样的危害和影响。空气污染对动物的危害,除污染物的直接侵入造成伤害之外,还通过污染食品进入体内,导致发病和死亡。因为动物没有能力去选择和鉴别某些剧毒性的食品,所以它们将比人类更容易遭受污染物的伤害和影响。
好了,看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14
环境污染导致出生缺陷(如唇腭裂、痴呆、无头儿等)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但环境污染有可能导致性别比例失衡,则多少是一件新鲜事。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乔治·哈拉克(Jorge Hallak)等人最近发现,在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市,受到高度污染的地区出生的女婴较多。他们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把1700万人口的圣保罗市分成空气低度、中度和高度污染的几个区域,然后调查了从2001年到2003年全市的婴儿出生记录。在空气污染最少的地区,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8.3%,但是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9.3%。在比较了所有区域的男女婴儿比率之后,哈拉克等人计算出,如果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像空气更清洁的地区一样,前一地区应当多出生1180名男婴。
左右出生性别比例的因素有很多,并非仅仅是大气污染。对哈拉克的研究结果,美国克里夫兰临床中心的泌尿生殖学家托马斯(Anthony Thomas)指出,哈拉克等人的研究并没有证明在被污染的空气中是哪一种污染物导致了出生性别比率偏斜的,也因此不能确定污染本身导致了出生性别比问题。比如,也存在一种可能,污染更严重地区也是更贫穷的地区,而经济的差异也可能是出生性别比出现偏斜的实际原因。
但哈拉克回应这种疑问时说,他的研究小组在小鼠身上发现了初步的直接证据。他们把雄鼠暴露于污染空气当中,受污染的雄鼠与雌鼠交配后,雌鼠生产的小鼠雌性就占多数,而且比预计的还要多。同时,污染也使雄鼠的总体精子计数减少。这说明污染是通过影响精子发生作用的,这种影响导致了携带X或Y染色体的精子比率不同,由此才导致后代出生性别比的差异。
这一结果与此前瑞典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瑞典巴尔莫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如二恶英、滴滴涕、多氯联二苯等有机氯化合物影响胎儿的性别进行了研究。他们抽取了瑞典149名经常接触有机氯化学污染物的渔民的精液,发现渔民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比例更高,且渔民接触的化学物质越多,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越多。这也意味着这些渔民的后代男孩可能比例更高。
然而,一项长时间尺度的研究似乎并不支持环境污染造成性别失衡———无论是哪一种失衡———的结论。瓦替艾林(Terttu Vartiainen)等人对芬兰250年的生育历史作了回顾研究,时间跨度从1751年到1977年。他们试图分析在这种时间长度下,工业化对环境的污染是否造成了出生性别比变化。这个大型研究得出的结论似乎既让人放心,又令人吃惊。
从1751到1920年间,男性出生性比例一直在增加,也就是男性婴儿出生增多了。不过,在以后又一直在减少,但是有两个例外,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出现了男性出生高峰。
这项大型研究显示,工业化和环境污染,主要是杀虫剂、激素和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并没有显著影响到男女出生性别比,尤其是没有使男性出生比例下降。男性出生性别比的最初变化先于工业化污染出现的时间。

动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大气环境里。大气污染对人类的伤害,动物也不能幸免于难。凡是对人造成严重危害的大气污染事件,对动物也产生同样的危害和影响。空气污染对动物的危害,除污染物的直接侵入造成伤害之外,还通过污染食品进入体内,导致发病和死亡。因为动物没有能力去选择和鉴别某些剧毒性的食品,所以它们将比人类更容易遭受污染物的伤害和影响。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美国一家炼钢石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三氧化二砷等废弃物,污染了厂区周围的牧草,牧草中砷的含量达到400ppm,使周围24公里内的3500头羊,中毒死亡625头。蒙塔那州磷肥厂排放大量的氟化氢,使牧草中的氟含量达到1000ppm,引发牛的氟骨病,导致牛奶产量减少,繁殖能力降低。

那太多了,比如切努贝利核电站时间对周边的生物都造成了影响。
还有在南极企鹅的身上都发现了除草剂的残余,都是通过事物链积累的。
海龟大量死亡原因在于把塑料袋误当水母吃掉了。

我国内蒙古包头钢铁厂曾经采用含氟量高的矿石原料,排放的烟气中氟含量很高,污染周围的牧草和水源,引发牛、羊、马等牲畜的骨骼变形、骨折等。 摘自((中国气象局))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找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9
环境污染导致出生缺陷(如唇腭裂、痴呆、无头儿等)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但环境污染有可能导致性别比例失衡,则多少是一件新鲜事。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乔治·哈拉克(Jorge Hallak)等人最近发现,在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市,受到高度污染的地区出生的女婴较多。他们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把1700万人口的圣保罗市分成空气低度、中度和高度污染的几个区域,然后调查了从2001年到2003年全市的婴儿出生记录。在空气污染最少的地区,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8.3%,但是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9.3%。在比较了所有区域的男女婴儿比率之后,哈拉克等人计算出,如果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像空气更清洁的地区一样,前一地区应当多出生1180名男婴。
左右出生性别比例的因素有很多,并非仅仅是大气污染。对哈拉克的研究结果,美国克里夫兰临床中心的泌尿生殖学家托马斯(Anthony Thomas)指出,哈拉克等人的研究并没有证明在被污染的空气中是哪一种污染物导致了出生性别比率偏斜的,也因此不能确定污染本身导致了出生性别比问题。比如,也存在一种可能,污染更严重地区也是更贫穷的地区,而经济的差异也可能是出生性别比出现偏斜的实际原因。
但哈拉克回应这种疑问时说,他的研究小组在小鼠身上发现了初步的直接证据。他们把雄鼠暴露于污染空气当中,受污染的雄鼠与雌鼠交配后,雌鼠生产的小鼠雌性就占多数,而且比预计的还要多。同时,污染也使雄鼠的总体精子计数减少。这说明污染是通过影响精子发生作用的,这种影响导致了携带X或Y染色体的精子比率不同,由此才导致后代出生性别比的差异。
这一结果与此前瑞典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瑞典巴尔莫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如二恶英、滴滴涕、多氯联二苯等有机氯化合物影响胎儿的性别进行了研究。他们抽取了瑞典149名经常接触有机氯化学污染物的渔民的精液,发现渔民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比例更高,且渔民接触的化学物质越多,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越多。这也意味着这些渔民的后代男孩可能比例更高。
然而,一项长时间尺度的研究似乎并不支持环境污染造成性别失衡———无论是哪一种失衡———的结论。瓦替艾林(Terttu Vartiainen)等人对芬兰250年的生育历史作了回顾研究,时间跨度从1751年到1977年。他们试图分析在这种时间长度下,工业化对环境的污染是否造成了出生性别比变化。这个大型研究得出的结论似乎既让人放心,又令人吃惊。
从1751到1920年间,男性出生性比例一直在增加,也就是男性婴儿出生增多了。不过,在以后又一直在减少,但是有两个例外,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出现了男性出生高峰。
这项大型研究显示,工业化和环境污染,主要是杀虫剂、激素和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并没有显著影响到男女出生性别比,尤其是没有使男性出生比例下降。男性出生性别比的最初变化先于工业化污染出现的时间。
回答者:xhbadmx - 秀才 三级 4-25 23:08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5-14
大气污染物对动物的危害严重

动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大气环境里。大气污染对人类的伤害,动物也不能幸免于难。凡是对人造成严重危害的大气污染事件,对动物也产生同样的危害和影响。空气污染对动物的危害,除污染物的直接侵入造成伤害之外,还通过污染食品进入体内,导致发病和死亡。因为动物没有能力去选择和鉴别某些剧毒性的食品,所以它们将比人类更容易遭受污染物的伤害和影响。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美国一家炼钢石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三氧化二砷等废弃物,污染了厂区周围的牧草,牧草中砷的含量达到400ppm,使周围24公里内的3500头羊,中毒死亡625头。蒙塔那州磷肥厂排放大量的氟化氢,使牧草中的氟含量达到1000ppm,引发牛的氟骨病,导致牛奶产量减少,繁殖能力降低。

我国内蒙古包头钢铁厂曾经采用含氟量高的矿石原料,排放的烟气中氟含量很高,污染周围的牧草和水源,引发牛、羊、马等牲畜的骨骼变形、骨折等。 摘自((中国气象局))

例子:海龟大量死亡原因在于把塑料袋误当水母吃掉了。
......
第4个回答  2012-11-23
环境污染导致出生缺陷(如唇腭裂、痴呆、无头儿等)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但环境污染有可能导致性别比例失衡,则多少是一件新鲜事。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乔治·哈拉克(Jorge Hallak)等人最近发现,在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市,受到高度污染的地区出生的女婴较多。他们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把1700万人口的圣保罗市分成空气低度、中度和高度污染的几个区域,然后调查了从2001年到2003年全市的婴儿出生记录。在空气污染最少的地区,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8.3%,但是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9.3%。在比较了所有区域的男女婴儿比率之后,哈拉克等人计算出,如果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像空气更清洁的地区一样,前一地区应当多出生1180名男婴。
左右出生性别比例的因素有很多,并非仅仅是大气污染。对哈拉克的研究结果,美国克里夫兰临床中心的泌尿生殖学家托马斯(Anthony Thomas)指出,哈拉克等人的研究并没有证明在被污染的空气中是哪一种污染物导致了出生性别比率偏斜的,也因此不能确定污染本身导致了出生性别比问题。比如,也存在一种可能,污染更严重地区也是更贫穷的地区,而经济的差异也可能是出生性别比出现偏斜的实际原因。
但哈拉克回应这种疑问时说,他的研究小组在小鼠身上发现了初步的直接证据。他们把雄鼠暴露于污染空气当中,受污染的雄鼠与雌鼠交配后,雌鼠生产的小鼠雌性就占多数,而且比预计的还要多。同时,污染也使雄鼠的总体精子计数减少。这说明污染是通过影响精子发生作用的,这种影响导致了携带X或Y染色体的精子比率不同,由此才导致后代出生性别比的差异。
这一结果与此前瑞典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瑞典巴尔莫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如二恶英、滴滴涕、多氯联二苯等有机氯化合物影响胎儿的性别进行了研究。他们抽取了瑞典149名经常接触有机氯化学污染物的渔民的精液,发现渔民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比例更高,且渔民接触的化学物质越多,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越多。这也意味着这些渔民的后代男孩可能比例更高。
然而,一项长时间尺度的研究似乎并不支持环境污染造成性别失衡———无论是哪一种失衡———的结论。瓦替艾林(Terttu Vartiainen)等人对芬兰250年的生育历史作了回顾研究,时间跨度从1751年到1977年。他们试图分析在这种时间长度下,工业化对环境的污染是否造成了出生性别比变化。这个大型研究得出的结论似乎既让人放心,又令人吃惊。
从1751到1920年间,男性出生性比例一直在增加,也就是男性婴儿出生增多了。不过,在以后又一直在减少,但是有两个例外,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出现了男性出生高峰。
这项大型研究显示,工业化和环境污染,主要是杀虫剂、激素和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并没有显著影响到男女出生性别比,尤其是没有使男性出生比例下降。男性出生性别比的最初变化先于工业化污染出现的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