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俗称大石桥,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由隋朝匠师李春建造,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的桥身为单拱,由二十八道独立石拱纵向构成,两侧各建两个敞肩拱。赵州桥是一座巨型单孔坦孤敞肩石拱桥,主拱由28道拱券纵向并列砌筑,桥长64.4米,净跨37.02米,桥身坐落在天然地基上。
扩展资料
赵州桥的设计理念:
单孔技艺。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如桥墩多,既不利于舟船航行,也妨碍洪水宣泄;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
因此,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这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参考资料来源:
不是框架结构,赵州桥是组合结构。
赵州桥的桥址区域地层分布稳定,地基土主要以密实的粉质黏土为主,中间有粉土和砂土夹层,是修建这种特大跨度单孔桥梁的比较理想的场所。
根据化验分析,这种土层基本承载力为34吨/平方米,并且黏土层压缩性小,地震时不会产生砂土液化,属良好天然地基。其稳定的地基基础是这座古老的桥梁能承受多次地震考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扩展资料
结构特点
一、敞肩拱:两个拱肩部分各建两个对称的小拱,伏在主拱的肩上。符合结构力学原理,增加排水面积16.5%,节省石料。
二、跨度大,弧形平:采取单孔长跨形式,河心不立桥墩;圆弧拱形式,石拱高度降低。优于多孔桥单跨跨度小、桥墩多不利于泄洪的特点。
三、两端宽中间窄。
四、纵向并列砌筑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