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的俗语

如题所述

1、一只眼看不远,千只眼看穿天。

2、团结就是力量。

3、一虎势单,众鸟遮日。

4、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6、万人万双手,拖着泰山走。

7、土多好打墙,人多力量强。

8、一人不敌二人智。

9、一人计短,百人计长。

10、众人拾柴火焰高。

11、众人里面有圣贤,土石里面有金银。

12、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

13、千斤担子众人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19
[待人篇]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诚待人,以信交友"
圣经里有一句名言:“你待人当如人之待你”
英国有句名言:“所谓以礼待人,即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
胡适:“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恩德如山 (ēn dé rú shān)
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恩恩相报 (ēn ēn xiāng bào)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恩将仇报 (ēn jiāng chóu bào)
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恩荣并济 (ēn róng bìng jì)
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恩若再生 (ēn ruò zài shēng)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恩山义海 (ēn shān yì hǎi)
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恩深义重 (ēn shēn yì zhòng)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恩甚怨生 (ēn shèn yuàn shēng)
给予太多的恩惠,反而会引起怨恨。

恩同父母 (ēn tóng fù mǔ)
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恩同再造 (ēn tóng zài zào)
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

恩威并行 (ēn wēi bìng xíng)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恩威并重 (ēn wēi bìng zhòng)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恩有重报 (ēn yǒu zhòng bào)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恩怨分明 (ēn yuàn fēn míng)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恩重如山 (ēn zhòng rú shān)
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恩重泰山 (ēn zhòng tài shān)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返哺之恩 (fǎn bǔ zhī ēn)
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负德辜恩 (fù dé gū ēn)
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负恩昧良 (fù ēn mèi liáng)
昧:隐藏;良:良心。辜负恩情,泯灭良心。

感恩戴德 (gǎn ēn dài dé)
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感恩图报 (gǎn ēn tú bào)
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辜恩背义 (gū ēn bèi yì)
辜:辜负;背:违反,违背。辜负别人的恩德,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顾复之恩 (gù fù zhī ēn)
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怙恩恃宠 (hù ēn shì chǒng)
怙:依靠。恃:凭借,依靠。凭借别人所给予的恩泽和宠幸而横行霸道、骄横妄为。

千恩万谢 (qiān ēn wàn xiè)
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丝恩发怨 (sī ēn fà yuàn)
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

忘恩负义 (wàng ēn fù yì)
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合作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和为贵”
“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成功与失败]
“成功与失败只一墙之隔,任何代价都不会白白付出”
“苦辣酸甜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
"经过失败磨砺的成功果实永远都没有经历挫折后的成功果实来得香甜。"
"笑对成功,更要笑对失败"
"不会在失败中找出经验教训的人,他通向成功的路是遥远的。"
米尔·勒纳尔:"懒惰受到的惩罚不仅仅是自己的失败,还有别人的成功。"戮力齐心、齐心并力、齐心并力、 齐心涤虑、齐心合力、齐心戮力、 齐心同力、齐心协力、齐心一力、 人心齐,泰山移、协力齐心、万众一心、 众虎同心、众心成城、众心如城 共创辉煌 携手迈进 同甘共苦 同生共死 同舟共济,相濡以沫 共赴危难 共同奋斗 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 互相扶持 共举大事 共同进退 生死一处
第2个回答  2008-04-17
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3、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 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5、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6、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7、民齐者强。——荀况
?8、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9、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10、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11、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12、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13、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 洛夫斯基
?14、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1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 权
?16、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17、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 起,几乎是万能的。——美.韦伯斯特
?18、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英.莎士比亚
?19、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 的团结。——英.欧文
?20、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德.叔本华
?21、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德.歌德

俗语:
互帮互助、同舟共济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或互惠互利、取长补短或荣辱与共、风雨同舟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

成语
精诚团结 群威群胆 举国一致 五湖四海 同心合力 铜墙铁壁 四分五裂 水清无鱼 万众一心 渊鱼丛雀 水至清则无鱼 挑拨离间 同心协力 同舟共济为丛驱雀 为渊驱鱼 吴越同舟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协力同心 众志成城
第3个回答  2012-06-11
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拾柴火焰高
··合心,其利断金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刘基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中国谚语
村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藏族) 谚语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维吾尔族)-谚语
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 (傣族)-谚语
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珞巴族)-谚语
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 (达斡族)-谚语
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 (壮族)-谚语
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哈萨克族)-谚语
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 (维吾尔族)-谚语
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 (哈萨克族)-谚语
村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藏族) 谚语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维吾尔族)-谚语
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 (傣族)-谚语
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珞巴族)-谚语
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 (达斡族)-谚语
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 (壮族)-谚语
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哈萨克族)-谚语
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 (维吾尔族)-谚语
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 (哈萨克族)-谚语
第4个回答  2012-05-05
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拾柴火焰高
··合心,其利断金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刘基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中国谚语
村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藏族) 谚语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维吾尔族)-谚语
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 (傣族)-谚语
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珞巴族)-谚语
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 (达斡族)-谚语
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 (壮族)-谚语
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哈萨克族)-谚语
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 (维吾尔族)-谚语
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 (哈萨克族)-谚语
村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藏族) 谚语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维吾尔族)-谚语
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 (傣族)-谚语
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珞巴族)-谚语
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 (达斡族)-谚语
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 (壮族)-谚语
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哈萨克族)-谚语
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 (维吾尔族)-谚语
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 (哈萨克族)-谚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