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缅甸怎么了???

如题所述

靠近大陆的缅甸北部一些地区,长期由被统称为“民地武”的地方武装势力所控制,呈半独立状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缅甸必欲除之而后快,双方的军事冲突时起时伏,已持续数十年之久。近年,缅甸对内实行民主改革,对外不断扩大开放,摧毁和铲除“民地武”的愿望更加强烈、举措更加有力,态度也更加无所顾忌。
据《环球时报》1月8日报道,此次军事冲突的直接导因是政府军采取“闪电行动”,突然进入北部的克钦邦,逮捕了102名所谓非法伐木的外国人,“其中大多数是中国公民”。克钦邦地方武装由此认为,政府军“显然是想对克钦武装进一步实施军事打击”,而这一判断也得到越来越多证据的有力支持。1月12日,该报推出的长篇综述报道,政府军与“民地武”在缅北萨尔温江以西地区发生激烈交火,“造成双方数十人伤亡”,约500名大陆伐木工逃往克钦军控制区避难。这些同胞的命运,顿时成了国内公众关注的重点。
长期以来,由于缅北地区军事冲突不断,人们早已形成严重“审美疲劳”,觉得一切都稀松平常,从不为这些冲突大惊小怪。因此,如果此次冲突仅仅这样也就罢了,但偏偏在这个当口,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副司令等高级军官,借美国——缅甸人权对话之机,前往军事打击“民地武”的前线总部所在地克钦邦首府密支那,会晤当地的缅甸政府军高级军官。近年一直打缅甸主意的美国,有何新的战略意图?也成了大陆公众关注的重点。
上述两大关注重点交叉,牢固锁定了大陆公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丰富的联想,他们从中悟出了不少“玄机”,而政府军与“民地武”的军事冲突也在持续向纵深发展,许多更重要的情况进一步显露。仍然是《环球时报》,1月17日推出综述《缅军突袭卡住“独立军”命脉》披露,“独立军”赖以生存的玉石主产地落入政府军之手,缅甸的意图昭然若揭。“独立军”高级军官坦承“这次吃亏大了”,认定政府军的行动“与美国有关”。不用说,这也是大陆最担心、最关注的。1月19日推出综述《数百中国人在缅北战区失联》披露,那些身陷战区的大陆同胞,“回国之路难逃战火”,但由于属“非法入境”,又不敢向缅甸求助,处境极为尴尬和艰难。
不过,人们在大陆媒体上一如既往地看不到北京对缅北战局的关注,以及对美军突然出现在缅北地区的态度,唯一看到的是,大陆驻缅使馆工作组开始进入缅北地区,探视在那里避难的大陆人,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协助”。工作组的工作进展很顺利,《环球时报》1月22日即报道,外交部证实,共有155名大陆人“被缅方抓扣”,但“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同时,在相邻版面的相邻位置推出报道,“中缅石油管道预计本月底开通”,力图以此证明大陆与缅甸关系良好,国内公众既没必要担心被抓扣同胞的安危,也没必要怀疑两国关系,缅北军事冲突实乃癣疥之疾,无碍大局。
实际上,缅甸在大陆周边国家中的地位,尤其是美国高级军官“适时”光临密支那都说明,即使缅北地区的军事冲突仅仅波及而未伤及大陆人,缅甸对被抓扣的大陆人也较尊重,大陆仍然不该坐视其咨意妄为。原因主要就在于,当下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能源供求形势发生了逆转,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大陆由劣势转为优势,至少近几年将成为能源输出国家竞相拉拢的重要对象,从而降低了中缅石油管道开通的意义,大陆决不能忽略这一巨大变化,而无视缅甸控制北部地区对自身利益产生的巨大冲击,特别要注意的是,作为美国围堵大陆“C型”包围圈上的一个重要战略缺口,缅甸早已成为美国、日本拉拢的重要对象,如果缅甸倒向美国,“C型”包围圈的缺口自然消失,中缅石油管道的开通也将转变为制约大陆的利器,而唯一能让缅甸保持清醒的就是控制缅北地区的“民地武”。可以肯定,“民地武”被铲除之日,也就是缅甸倒向美国之时。因此,以各种方式全力维持缅北地区的现状,确保“民地武”的存在,实属大陆维护自身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
大陆决不能坐视缅甸在北部地区咨意妄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18
缅甸是亚洲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大约5000年前,人们就居住在缅甸的伊洛瓦底江地区。约在公元前200年,骠人进入伊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区。两世纪之后孟族来到锡唐河流域,而在849年缅甸人接管骠河流域并建立蒲甘城。
原文载于学史博客(www.xueshiboke.com),
原文链接;http://www.xueshiboke.com/post/41.html
公元前后,中国哀劳人沿湄公河南下,其中一支来到了今天的柬埔寨和老挝,成了高棉人,另一支进入泰国和缅甸,缅甸境内,居住在锡唐河流域的孟人则是哀劳人的后裔。3世纪,骠族建立骠国,都卑谬。与此同时,孟人在毛淡棉西北60公里建立了直通国。骠过灭亡后,孟族王朝统治者统治了整个下缅甸直到11世纪。
1044年,阿奴律陀国王统一全境,创建了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蒲甘王朝(1044-1287)。从此蒲甘作为首都为王朝服务了240年,繁华程度可想而知。蒲甘王朝是缅甸历史上第一个包括缅、掸、孟等各民族的统一政权。
蒲甘是缅甸一个古老的城市。最初,蒲甘是聚集了20余个村落的小镇,名叫“阿利摩陀那补罗”,意为“驱敌城”。849年,第34代王频那王在蒲甘筑城,建立拥有12座宏伟的城门,外有护城河环绕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几任城主都信奉教派松弛,规模陈腐的阿利教(一个万物有灵与大乘佛教混合的教派),渐渐引起了居民的不满。
蒲甘王朝建立后,小乘佛教取代阿利教成为国教。阿奴律陀王非常仰慕小乘佛教,他在缅甸广修佛塔,最终将蒲甘打造成拥有上万造型各异的佛塔,驰名世界的佛教圣地。
阿奴律陀笃信佛教,他听说下缅甸孟人王国的京都直通一带流行小乘佛教,信徒非常多,就派人求取真经。谁知道,孟人国王摩奴诃不买阿奴律陀的账。他不但不给佛典,还侮辱使者,惹得阿奴律陀大怒。公元1057年,阿奴律陀统兵发动了征服直通的战争。,3个月后阿奴律陀大获全胜,俘虏了摩奴诃班师回朝。在他的战利品中有三藏经30部,300多名高僧和技艺高超的各种能工巧匠。回答蒲甘后,阿奴律陀一边宣传巴利语系佛教,一边命令匠人营建大量的佛塔、佛寺,并讲佛教作为维护和稳定统治的重要国策。在此之后的243年间,历代蒲甘王朝都效仿阿奴律陀护佛宏法,并广建佛寺,结果蒲甘城“出门见佛塔,步步遇菩萨”,1.3万多座佛塔高耸入云间,人送蒲甘美号“万塔之城”。
据传说,当时蒲甘佛塔超过四百万座,远大于当时城市居民的数量。这些精妙的佛塔建筑遍布城内城外,密如蛛网,风格万千。塔内佛像或坐、或立、或卧,有的顶天立地,大小高矮各有不同;塔内壁画,精雕细刻,巧夺天工。蒲甘王朝的建塔规模宏大,是缅甸建塔历史上的顶峰、建塔艺术几乎集缅甸建筑艺术之大成,使蒲甘成为当时缅甸文化、宗教的中心,迄今依然保持着缅甸宗教圣地的地位。
中缅两国的正式交往,史书记载始于中国的汉代。汉永元六年(公元94年)缅甸部落正式遣使中国,此后各个朝代,两国互派使者频繁。公元9世纪,有3000名骠国人来到拓东城(今昆明)居住,促进了两国的交流。此后,更是有很多中国人在缅甸定居。
802年(唐德宗贞元年)骠国国王派遣一个文化使团来到唐朝京城长安,表演缅甸古乐和精彩的舞蹈,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社四夷馆,即有缅甸一科,到了清朝,翻译机构内的朝“缅甸馆”中有缅甸学者,他们一边翻译缅文,一边进行翻译工作,极大的促进了中缅两国的交流、往来。并且,讲两国友好的传统一直保持了下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