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加坡文化、经济、生活、习俗、风土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快,多,好

加坡人的习俗及在新的生活常识
新加坡位于赤道以北136公里。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候湿热,昼夜温差小,同东南亚其它国家相比,无明显的旱季、雨季,当地一般将11~1月称为雨季。虽说是雨季,也并不是每天都下雨,即使是雨季以外的时期,也有时会下1~2个小时雨。

新加坡所有的水管里的生水都可以直接饮用。当然,由于各人对生水的敏感程度不同,也有不服水者,肚子好的人最好还是饮用矿泉水。

新加坡的电压与中国通用。

新加坡货币为称为新币或坡币S$;辅币单位为新加坡分,1元等于10角, 10角等于10分。纸币种类:$1, $2, $5, $10, $20, $50, $100, $500, $1000, $10000, 1分,5分,1角,2角,5角。人民币可以直接去到有官方兑换标记的银行或钱庄按当天牌价兑换。新加坡海关对于携带入境的外币没有最高金额的限制。

新加坡的通讯电话,市内电话3分钟1角。请注意硬币专用电话只能使用1角的硬币。用磁卡电话或饭店客房内的电话可以直接拨打国际长途,名叫:IDD。IDD长途台为001,挂中国的时候,需加国别号“86”,然后是地区号,例如:给北京(010)-1234-5678 挂电话时,为“001+86+010+1234-5678”。价格:平日 0700hrs~2100hrs,周六、日 0700hrs~1300hrs,6秒钟2角2分。其他时间:6秒钟2角。现在,许多人都使用IP电话卡,与中国通电话每分钟只需1元多人民币。由中国带去的手机装上新加坡入网的SIM卡即可使用。

在新加坡逛商店注意橱窗上贴有红色鱼尾狮标志的商店为旅游促进局和消协推荐商店,可放心购物,但新加坡物价较贵。商店营业时间:周一到周六上午10:00至晚21:00,星期天不关门。大商场的价格是固定的,一般商场可讲价。在小商场购物别忘了索要发票,发现商品质量问题可凭票退换。

在新加坡必须随时注意保持环境卫生,随地吐痰、弃物要受千元惩罚;在明令禁烟场所要遵守规定。在新加坡大酒店的某些场合,如搬行李、打扫房间应付1-2元小费。

新加坡与中国在同一经线上,与北京时间无时差。

新加坡习俗禁忌
握手寒暄 由于长期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人们见面和分手时都要握手。首次不要贸然登门拜访主人,应预先约好时间。在介绍时,通常应称呼人家“某先生”(Mr.)、“某太太”(Mrs.)、“某小姐”(Miss),这适用于新加坡所有的民族。在他人自己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直呼其名,否则最好按照规矩以姓相称。如果要求使用其头衔,则宜照办。 如果你参加社交聚会,人们将把你介绍给每个人,但介绍得很快,当从他们面前走过时,不用和他们握手。

吸烟须知 在新加坡,人们是很不赞成吸烟。在电梯里、公共交通工具上、影院内,特别是政府办公大楼内,法律规定严禁吸烟,违者罚款500新元。要吸烟最好征得对方同意。

衣着服饰 新加坡的气候受海洋和纬度的影响,气温高,湿度大,每天气温在25°C~34°C之间,因此夏季穿轻质料子的服装最为适宜。工作时人们普遍穿便服,下班后可穿T恤衫和细斜纹布裤,仅在正式的宴会上才必须穿西装,系领带,女士们则要穿晚礼服,也令主人家觉得受到尊重。

招待应酬 招待的方式通常是请吃晚饭或午餐。当地人一般不会邀请初次见面的客人吃饭,然而主人对来访者有所了解后,便可举行正式宴会,并在席间洽谈业务。同样,来访者也不应急于请客,经常不断的会见将使双方更为接近,到那时互相宴请也为时不晚。只要不是公事宴会,客人可揩同妻子出席。

宴请新加坡客户,须注意他们的口味。新加坡人喜欢清淡,爱微甜味道,主食以米饭为主,欣赏熘鱼片、炸板虾、香酥鸡、番茄白菜卷、鸡丝豌豆、手抓羊肉等风味菜肴。他们爱喝啤酒、东北葡萄酒等饮料,对中国粤菜也十分喜欢。与印度人或马来人吃饭时,注意不要用左手。

朋友和同事之间经常不事先约定就互相走访,但是如果你和主人家不太熟悉,应先打电话。无论如何,不要在进餐时间之前拜访,这样会使别人感到他们不得不请你留下来吃饭。

如果你去别人家吃晚饭,饭后要帮着做清洁工作,尽管主人通常不要你帮忙。

馈赠送礼 无论去什么地方,没有必要携带礼物,在新加坡商人之间没有赠送礼物的习惯,但人们很珍惜公司的纪念品。有时新加坡主人会邀请外国人到自己家里吃饭,客人如能带一份礼物(一盒巧克力或一束鲜花),女主人将会很欣赏。新加坡人认为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品的做法是不礼貌的,因此,当你告辞时见到礼物仍原封不动地搁在一边,千万别见怪。

餐桌礼仪 新加坡华人在饭馆里吃饭时,常用筷子和瓷匙。如果外国人需要,饭店会提供餐叉和汤匙,但一个外国旅客如能使用或试着使用筷子,将会被认为是恭敬的表现。有时用手指帮忙是允许的,尤其是在吃鸡或其他禽类时。马来人和印度人可能用右手代替筷子,用芭蕉叶代替盘子。当采用马来人和印度人的方式吃饭时,应向主人请教或模仿他的做法。 用餐时不要把筷子放在碗或装菜的盘子上,不用时,也不要交叉摆放,应放在托架、酱油碟或放骨片的盘子上。如有海员、渔夫或其他爱好划船者同席,不要把盘子里吃了一半的鱼翻转过来,因为那将预示翻船,要把鱼骨移开,从上面吃到下面。

交谈忌讳 在社交性的谈话中,切忌议论政治得失、种族磨擦、宗教是非和配偶情况等,但可交流旅行方面的经验,也可谈论所到过的国家的各种见闻。好的交谈话题是当地的风味食品、餐馆、受有欢迎的旅游地区和主人一方的商业成就。

在新加坡,公开表露幽默感的人是很少的,而且不是所有的笑料都能为人们所欣赏,因此在不太了解别人之前,最好少开玩笑。

新加坡严忌说“恭喜发财”,他们将“财”理解为“不义之财”或“为富不仁”,说“恭喜发财”被认为是对别人的侮辱和嘲骂。

举止禁忌 用食指指人,用紧握的拳头打在另一只张开的掌心上,或紧握拳头,把拇指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均被认为是极端无礼的动作。双手不要随便叉腰,因为那是生气的表示。

新年禁忌 新年期间不扫地,不洗头,否则好运会被扫掉洗掉;不要打破屋里的东西,尤其是不要打破镜子,因为那将预示着家庭的分裂或发生其他不幸的事;不穿旧衣,不用针和剪刀,它们会带来坏运气。

数字禁忌 新加坡人认为“4”、“6”、“7”、“13”、“37”和“69”是消极的数字,他们最讨厌“7”,平时尽量避免这个数字。

色彩禁忌 新加坡人视黑色为倒霉、厄运之色,紫色也不受欢迎。他们偏爱红色,视红色为庄严、热烈、刺激、兴奋、勇敢和宽宏之象征。他们也欢迎蓝色和绿色。

图案禁忌 新加坡禁止在商品包装上使用如来佛的图像,也不准使用宗教用语。忌讳猪、乌龟的图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21
  新加坡这个名称是由“新加普拉”(Singapura)意谓“狮子城”衍生而来,相传是一位苏门答腊王子在第一次踏入新加坡岛游历时,看到一只如老虎模样的野兽,描述为“行动敏捷而美丽,艳红的身躯,漆黑的头”。王子显然非动物学家,因为他所见的野兽可
  能就是头狮子。但由于他一言九鼎,富有想力的词藻,这个13世纪时的名称便一直延用至今。

  一世纪之后,“新加普拉”成为兵家互争的战场。战争的结果并无明显的赢家,新加坡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战后新加坡被各方所遗弃,房屋全毁而沦为丛林,从此沉寂隐没直至公元17世纪。

  新加坡的再度被发现是在公元1811年,一百名马来人在其首领田缅刚的带领下,在此地落户。八年后,英国的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在新加坡河岸登陆,他认为纵使当地海盗猖獗,新加坡仍是一个最理想的英国海外贸易据点。

  莱佛士将新加坡建设成为自由港的理想逐步实现,其后的110年间,新加坡蓬勃发展,许多辛勤工作以追求个人幸福的移民,更视新加坡为理想中的亚洲天堂。之后,战争爆发,日本入侵新加坡,梦想幻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新加坡的命运,新加坡人决定脱离英国寻求独立。

  公元1959年,新加坡人的愿望顺利达成,继而推举剑桥大学毕业的律师李光耀出任第一任总理。

  公元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北婆罗州(今沙巴)和沙劳越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此联邦由马来亚总理东姑拉曼提议筹组,只维持了两年的时间。公元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正式成为独立共和国-新加坡共和国。

  二十多年来,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将新加坡建设为亚洲的观光、商务和金融中心,因此在教育和技术训练课程、投资策略、航天科技和环境政策的发展,均不遗余力。

  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新加坡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

  中华文化精髓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独特的生活型态。如欢欣多彩的华人农历新年,或慎终追远的清明节,而最富饶的遗传还有传统艺术,如精致细腻的景泰蓝磁器和高雅脱俗的书法等,当然风行于华人文化的风水之说,也可反映在新加坡的多项建筑设计里。

  马来人,以自身丰富的文化遗产,使新加坡更为多彩多姿。马来人受到早期阿拉伯商旅的影响,改信伊斯兰教,最为人称道的民族特性是坚强的团结民族性、乐于助人的心胸和对宗教信仰与传统的坚定不移。

  印度人,在许多方面,被冠以「新加坡建设者」的美誉。新加坡草创初期,印度人扮演着契约劳工的角色,参与各项建设工程,例如沼泽疏浚和道路建筑等。他们更参与许多新加坡著名公共建筑物的兴建,其中包括圣安德烈大教堂。除劳工外,学有专精的人士接踵而至,其中不乏具有教育、农业和商业等素养的专业人才。一如华裔和马来裔民族,印度族裔也在饮食、艺术、宗教方面尽力保留其特色,更突显新加坡文化的多元性特质。

  除上述三大民族外,新加坡人口另有约1.4%的其它少数民族,包括欧亚通婚的后代,例如来自马来西亚麻六甲的葡萄牙裔后代和来自印度的戈亚族。

  此外尚有少数阿拉伯、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后裔。这些民族在新加坡历史中,曾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地位。例如举世闻名的莱佛士酒店是由亚美尼亚裔的沙克士兄弟出资兴建;新加坡的国花—卓锦万黛兰,是为纪念一个受人敬仰的亚美尼亚裔家族的女儿而命名;座落于禧街的亚美尼亚教堂,兴建于公元1835年,至今仍保存完好。

  犹太人在1830年来到新加坡,并且在法律、医学、商业和教育领域有杰出的表现;阿拉伯人则以商旅身份出现于新加坡历史,人数并由1834年的66人,成长至1947年的二千人,著名的阿拉伯裔家族有阿沙可夫、阿裕尼与阿卡夫家族。 欧洲族裔包括新加坡殖民时期开拓先驱的后裔和近代视新加坡为祖国的开创者。新加坡名副其实是外国专业人才荟萃的理想家园。

  中国当代文化浅析

  一 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人类全部活动的成果。

  次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与政治、经济、军事相并列的人类活动及其成果。

  狭义的文化,仅指艺术各门类。

  文化是国家的特征和个性;失去文化,国家将不复存在。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

  作者认为文化应涵盖教育、科学、技术、艺术、思想等,这里的思想,具有哲学的意味,并包含宗教。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学校是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探索未知、守护良知的地方。教育不是把有棱有角的个体打磨成圆圆的标准零件,而是要使每一个个体发现自己的潜能、长处和弱点,找到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途径,做身心健康之人。教育的内容不能没有知识,但是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依重要性大致包括身体、心理、态度、能力、知识的了解、锻炼和培养。

  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身体的方式,例如长跑、打球、踢球、练习太极瑜伽、蹦迪、跳舞、街舞、赛车、溜冰、滑板、极限运动等。了解身体生理功能和病例表现。哪个少年不好色,哪个少女不思春;食色,性也。按时作息。大脑松果体素在晚八点到次日八点分泌旺盛,最好晚上而不是白天睡、早睡早起。饮食要定时定量。

  心理健康。积极地心理暗示。消极情绪要及时疏导、合理宣泄。

  勤奋刻苦、勇敢果断不难做到,关键是要尽可能开明和公正。要诚实,不能歪曲事实、篡改数据等。要讲信用,做不到的事不要答应他人,答应他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事情多可以用手机、日历、电脑等的提示功能);贷款要及时还,信用卡不要恶意透支、要按时还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多和银行发生借贷关系,否则是没有信用记录的)。

  二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是社会演化与变革中始终保持的文化,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是不依赖于时间的常量。

  传统文化是时间标记的文化。

  中国文化传统(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

  甲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乙 万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丙 大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

  戊 地位有等级,人格平等。

  己 勿妄为,顺天意。

  庚 “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

  从连续的观点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能够而且必须作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基础。

  三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儒家文化决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

  作者完全认同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对传统文化各流派的评价。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从整体上说,中国传统文化侧重实用、直觉和感性,是兼容并蓄和开放的。强调人际和谐,用道德说教代替宗教、惠及世界各民族的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长处。缺少逻辑和分析、过分强调政治、没有孕育近代科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容讳避的弱点和不足。

  四 中国当代文化

  中国当代文化是当代中国的特征和个性;没有中国当代文化,中国将不服存在。汉语是中国当代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作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化散落在民众和不同组织间;不同个人、不同组织、不同国家机构所持的当代文化观念大都不相同、冲突甚至存在尖锐矛盾。对于民众,在组织层面,没有基本统一的主流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对于民众和组织,在国家层面更是不相同、冲突甚至存在尖锐矛盾,甚至是混乱的。从国家和整体层面,中国当代文化是不存在的;从民众层面,就个人而言,当代文化是存在的,分化的,自以为是的。

  在组织和国家层面,没有当代文化导致民众对组织和国家的法律、制度、行为产生不同甚至冲突的理解和行为模式,造成表面上国家和组织层面的混乱甚至骚动与实质上的个人之间的自以为是、任性鄙视、冲突和倾轧。

  主流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不是一个见仁见智各显神通的命题,而是一个唯一排他的命题。主流价值和文化观念具有统摄和渗透功能。

  作者认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思想原则制度和当代文明为基础构建当代文化,尊重了历史的连续性、兼顾个体和他方,是可行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

  甲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乙 万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丙 大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

  戊 地位有等级,人格平等。

  己 勿妄为,顺天意。

  庚 “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

  社会主义原则和制度:

  公有制,按劳分配。共同富裕,公平。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

  人民当家作主。尊重普通民众。国家权力基于民众权利。

  协调各方,宏观调控。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

  干部(中共、国家、政协、国家出投资企事业和项目)有罪推定。财产来源不明,视为贪污受贿。
  现代文明:
  科学民主法治
  市场
  国际交流,合作竞争。
  网络信息
  公正公开。不虚美,不隐恶。
  高水平制度化的权益表达和追求机制
  坦白从宽;有沉默的权利,亲亲互隐。
  中国当代文化不能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现在是一个世俗的、平常化的而不是革命的、激情的社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共产主义思想对于全体公民、组织和国家机构而言是做不到的;强行要求,只能造成他们不必要的虚伪和严重的痛苦。更不能以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为指导。个人(英雄)主义既与中国历史上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相违背,又与现实的中国国情相违背(当代中国暴富赤贫已经造成、罢工、抢劫、杀人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强调个人主义只能使极少数暴富的更加暴富,同时使绝大多数贫困的更加贫困)。

  选择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和个人主义,既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要求。

  中国当代文化需要以当代中国为对象,无需多言,但常常被忽略或偏离。以感性、实用、直觉为主的文化和以理性、分析、逻辑为主的文化各有优缺点;从历史的连续性和节省成本的角度考虑,中国当代文化需要以和谐为主,兼容并蓄理性和感性、分析和综合、逻辑和直觉。
  基本正确地说写现代汉语。只要使用汉语能够满足交际或文化需要的,必须使用汉语,禁止使用外语;否则以危害国家语言安全记入档案,限制创业就业、治安管理处罚甚至判刑。
  某人以国家主席身份在美国某大学用英语发表演讲,是一种卖国叛国(危害国家文化安全)行为。

  国内外一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中国注册自己的名称时必须使用汉语,可以使用等价含义的外语。其宣传资料的文字必须使用汉语,可以使用等价含义的外语。

  在中国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产品及其包装使用文字时必须使用汉语,可以使用等价含义的外语;并不得使用他国国家或国际组织标志(如他国国旗图案)。

  依据宪法第十九条、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学位条例,禁止将公民受教育权、职称晋升权与外语考试或水平挂钩,禁止英语成绩与学位挂钩,取消入学考试的英语,英语为选修课。

  学生毕业必须通过语文相应的水平。

  让中国当代文化坐进中国民族产业的怀里,让中国民族产业以中国当代文化为内容。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像蓝猫、梨园春、超级女生那样形成产业链。

  法律是人们日常行为(不是言论)是非曲直的评判标准。宪法和程序法具有可诉讼性。

  不仅从哲学、宗教,而且从宪法、人类学、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化。

  经济政治社会转型初步完成,中国当代文化开始形成,这是社会意义,学术意义先行。

  中国当代文化是凝聚和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使全体中华儿女、中国各级组织和国家机构具有发自内心的真正的自信。

参考资料:http://dzrdez.bokee.com/viewdiary.13079214.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