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6周岁的公民。

如题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经1991年9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1991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0号公布;根据2012年10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公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第2次修正。《未成年人保护法》分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附则7章72条,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18
未满18周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18
  错.
  "未成年人"是指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公民。各国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不同。我国的法定成年年龄为十八周岁,因此在我国,未成年人就是指十八周岁以下的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l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指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可见,从
刚出生的婴儿到18周岁以内的任何—个年龄层的公民,不论其性别、民族、家庭出身、
文化程度如何,都属于未成年人的范围。
  “未成年人”是一个法律概念,它的界限是明确的,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在我国,
从刚刚出生到18周岁以下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在民法通则及其解释、刑法及其解释
中,都以“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特殊的规定。比如,
《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刑法》第262条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347条中规定:“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类似的规定举不胜举。可见,“未成年人”一词是法律中确定特定人群的一个法律用语,具有规范性、明确性、法定性的特点。我国两部未成年人的专门立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用了“未成年人”一词,更加肯定了未成年人一词作为一个法律概念的地位。
  所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第3个回答  2007-05-19
真的是18```不过14,16,18是三个法律责任的档
第4个回答  2018-06-23
不对,应该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