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艺格局基本形成于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中国的春秋时代。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文艺哲学发展理论,意指公元前八百年至公元前两百年之间,在这段时期中,世上主要宗教背后的文艺哲学都同时发展起来。一些人类学家相信,轴心时代由农业引发。这个理论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中提出的哲学发展理论。他认为,当时世上主要宗教背后的文艺哲学都在公元前1千年的600年间发展起来,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到前2世纪之间。在这期间,不论是中国、印度及西方,都有革命性的思潮涌现。在中国,轴心文明的标志就是孔子(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及其儒家学说,基本上是一些伦理纲常、道德说教。

    轴心时代中国的圣人是孔子,西方在这个时期则是亚里士多德,而印度文明则对应的是释迦摩尼。台湾学者陆达诚在《第五向度》的书评中指:“那时出现的伟大宗教人物和哲学家便是宇宙对人的灵性需求的回应,一面把人从消极面相(罪恶,自私)中救拔出来,一面使人超越小我实现真我。

    “轴心时代”是中国的经典时代。这一时期的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等一批伟大的思想家,而《诗经》《周易》《尚书》《乐经》《春秋》《周礼》等以“六经”为代表的文化典籍也在这一时期成熟定型,成为影响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经典。

    经典时代也是中国文学的奠基时期。中国文学的思想品格、语言风格、审美风范及文章样式等都有了自己清晰的面貌。“六经”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也是文学经典。古代思想家重视对经典的理论阐发,也重视对经典的艺术挖掘。“文本于经”是古典文艺理论中一种流行的观点,汉代扬雄就有“五经含文”的论述。王充《论衡·佚文》说:“文人宜遵五经六艺为文,诸子传书为文,造论著说为文,上书奏记为文,文德之操为文。立五文在世,皆当贤也。”“五经六艺”是文人为文取法的典范。古代圣贤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鉴往知来的抽象道理,也是文采斐然、辞章灿烂的传世文章。大家熟知章学诚“六经皆史”的理论主张,其实与“六经皆史”相平行的一种理论——“六经皆文”的主张也源远流长。清代文学家袁枚(1716—1797年)是“六经皆文”的倡导者。他在与师友论学的信函中,反复强调六经的本质是文学是文章是艺术,认为“六经者,亦圣人之文章耳”(《答惠定宇书》),“六经者文章之祖,犹人家之有高曾也”(《答定宇二书》)。面对六经,袁枚强调了经学的文章属性和审美意义,经学归入了文学。

    在追溯中国文学起源的时候,以刘勰为代表的理论家们都将文学的发源追溯到经典与经典时代。《文心雕龙·宗经》一方面推举经学“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的神圣意义,一方面又盛赞五经“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文学示范作用,认为:“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盟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

    刘勰系统地阐述了文学依经立义的原则,认为一切文体从《易》《书》《诗》《礼》《春秋》等五经中生发出来,虽然春秋之后文体皆备、百家腾跃,但是后来的文学形式无论怎样繁复,都难以跳出六经形成的传统范畴,所谓“终入环内”即文学在经典时代形成的结构与模式。

    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中,经学思想与文学思想是相通的,“六经”不仅是文学的思想土壤,也是文学的典范文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16
汉朝末年开始形成的。
主要原因:儒道佛三足鼎立并能够共存长达两千年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它们几乎涵盖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全部文化内容。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儒道佛所承载的历史任务和应有的历史地位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同时,这也是中国文化三足鼎立的生态格局得以长久保持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也正是由于这一格局的存在,使得中国文化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之下,不断地实现对自身的继承和创新;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保持对自身优劣长短的扬弃。这就自然而然地让我们想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某些特征,因为儒道佛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正是这些特征在发挥作用的结果。中国古代哲学之所以如泉之水,源源不竭,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形成了一条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它始终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吸纳各家各派的长处,并能够在会通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各家理论成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