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数学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如题所述

一、 创设情境激发迁移意识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就叫学习的迁移。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无论在接受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凡是有已形成的相关的认知结构就会产生知识、乃至方法的迁移 。而这些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才会实现 。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小数的意义》一课时,我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有一天淘气跟着妈妈到菜市场买菜,他发现一斤肉9.90元,一斤白菜2.20元,一斤地瓜2.35元。(投放到大屏幕上) 指名说说这些价格是几元几角几分,学生很快就能说出答案,因为这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迁移过来的。接着让学生说说淘气妈妈买了这三样东西一共需要多少钱,为什么这样算?学生也基本上能比较快地算出,也懂得相同数位进行相加减的道理,因为这是从学生的知识经验中迁移过来的。最后让学生说说每个数里面的数位名称,学生一时语塞,老师顺势引导,这是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相信同学们联系以前学过的圆角分的知识会很快学会的。出示题目:1元=( )角 ,1元=( )分 1角=( )元 1分=( )元。本题由易及难,引导学生发现数的规律,新知与旧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轻而易举地理解一角就是十分之一元,也就是0.1元,一分是一百分之一元,就是0.01元。最后回到前面的情境中,9.90元第一个9表示9元,是整数部分,第二个9表示的是9角,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之九元,0.9元,这一位叫做十分位,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十分,取其中的几份,就是零点几,接着让学生说说2.35元每一个数位名称及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然后追问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什么位,表示什么,学生很快就能说出答案。这样再让学生打开书本自学小数数位顺序表,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学年来我从情境创设中不断让学生体会学习迁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主动寻找迁移的知识点和生长点。
二、引导自主学习培养迁移能力
小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扎扎实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迁移能力就是一种创新能力。
教学中以导为主,以讲为辅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所以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文具店》(小数乘法)一课时,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吆喝起来,卖铅笔啦,一把0.3元,尺子一把0.4元,转笔刀一个0.6元,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买,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要什么,买多少,需要付多少钱,算对了直接写上答案找老师领物品(模型),学生兴致勃勃,计算正确率特别高。本节课学生虽然初步接触小数乘法,但深谙整数乘法的意义,再加上有趣的数学活动,学生对求几个相同的小数用乘法计算理解得非常透彻。
鼓励质疑,调动主体意识
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初源泉,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是学生保持探索的动力,正如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征巧妙制造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大胆质疑,积极讨论,充分地调动学习主动性,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谁打电话的时间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先问学生两个人在打电话,一个打到安海,一个打到贵州,通话时间一样长,谁的电话费多?让学生了解长途电话比短途电话贵得多这个事实。接下来抛出问题:小红和小华一起去公共电话亭打电话,小红打国内电话,每分钟0.7元,她花了8.54元,小华打国际电话,每分钟7.2元,他花了45元,你们知道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先让学生猜测并谈谈理由,有的说小红打的时间长,因为她的电话费便宜,有的说小华打的时间长,因为他花的钱多。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还是得用事实数据来证明——计算。怎么算?请两个同学(中等生)在黑板上算,其他同学做在本子上,之后继续讨论。板演的两种答案分别是:8.54÷0.7=1.22(分) 45÷7.2=0.625(分) ̄;8.54÷0.7=12.2(分)45÷7.2=6.25(分)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呢?学生一脸疑惑,我因势利导,说:大家想一想怎样验证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呢?整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派上用场了,学生马上把这种方法迁移过来,“用商乘以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学生脱口而出,接下来又是一番的计算,找到正确答案,可是这又跟商的小数点要跟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互相矛盾(观察除法竖式),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又产生碰撞,又一阵叽叽喳喳,这时我提醒学生翻开书本看看智慧爷爷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恍然大悟,把除数先化成整数,再把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这是上学期刚学过的商不变性质,学习迁移在这里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至此学生对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牢记在心,后面的课堂练习进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26
如何对小学生数学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的中考中,在重视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越来越强调对能力尤其是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它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平时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准确地"迁移"到试卷上。因此,在初中数学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上的词汇,笼统地说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能力指的是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的条件下,对所要学习新的知识的一种接受,既然有接受就会有反馈,所以说新知识对原有的知识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可以说迁移能力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影响的一种能力。
通过数学这门课的学习,学生是否具有知识的迁移能力是检验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下面就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第一,在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有些定理、法则的教学我不是一个一个给学生灌,我是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知识探讨有什么定理、法则等。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我没有给一个,证一个,用一个。而是让学生先回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除HL外,有SSS、SAS、ASA、AAS),不管大小,只要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大家想有什么方法。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三边对应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对应的比相等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个判定定理。然后再一个个进行证明,综合运用。这就体现了知识的迁移,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再比如,学习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时,我问学生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怎么确定,学生自然回答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的图像是(学生答:一条直线),几个点确定一条直线(答:两个),二次函数的图像是(答:一条抛物线),最少几个点确定一条抛物线,有的说三个,有的说两个,有的说为什么三个点。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有同学说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所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条抛物线。这时,有个学生说不对,如果给了顶点坐标和一个点坐标就可以确定抛物线。我说很好,确定抛物线只要位置和形状,顶点确定位置,另一点确定形状,我开玩笑说顶点是一个顶俩,和圆一样,有圆心和半径即可,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最后得出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一般式Y=ax2+bx+c(a≠0),(a、b、c是待定的系数),顶点式y=a(x-h)2+k(a≠0),(a、h、k是待定的系数),交点式y=a(x-x1)(x-x2)(a≠0),(a、x1、x2是待定的系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编题,一个一个进行练习。这样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培养了知识的迁移能力。
第二,在讲解习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讲解例题、习题时,不要只讲答案,就题论题,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比如,在讲解2011年陕西中考副题25题【附:25(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OBC中,AC∥OB,且OB=6,AC=5,OA=4。
(1)求B、C两点的坐标;
(2)以O、A、B、C中的三点为顶点可组成哪几个不同的三角形?
(3)是否在边AC和BC(含端点)上分别存在点M和点N,使得△MON的面积最大时,它的周长还最短?若存在,说明理由,并求出这时点M、N的坐标;若不存在,为什么?】
第三问时,没有讲这道题如何如何解,而是先让学生复习三角形面积的几种求法,其中有一种是:如图1,过点A作直线AD交BC于点D,分别过点B、C作AD的垂线BE、CF,垂足分别为E、F,分别过点B、C作BP∥AD,CQ∥ADP,设BP和CQ间的距离为h,则S△ABC=1/2AD・BE+1/2AD・CF=1/2AD(BE+CF)=1/2AD・h。然后让同学们再看这第三问怎么做。有十多个同学想到了,(如图2)在AC上任取一点M,在BC上任取一点N,连接OM、ON、MN。因为AC与OB间的距离为定值4,所以过点N作NF∥OB,交OA于点F,OM于点E。则S⊿MON=1/2NE・OF+1/2NE・AF=1/2NE・OA,所以当NE最大时,△MON的面积最大,所以点N和点B重合,M为AC上任一点,S△MON最大,最大值为1/2×6×4=12.要求△MON的周长最小,所以作点O关于AC的对称点P,连接PB交AC于点M,则△MON的面积最大且周长最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