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小学中有效开展读书活动

如题所述

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措施
1、态度要端正
让教师、学生、家长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书读得多,孩子就会变得聪明起来。”这样的信念要大力宣扬。相信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受教育的对象--学生变得聪明起来,而作为被教育的对象--学生自己也不希望自己笨,只要让所有的人明白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的巨大好处,他们都会自觉地参与到支持读课外书这件有益的事业中来。
而要做好这件事,教师是重中之重,教师只有意识到读课外书的好处,并尽力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家长与学生施加一定量的影响,我们的家长与学生才可能产生这方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其中来。
(1)教师愿为育人作嫁衣
教育事业是百年大计,教师的短视行为往往会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最大的绊脚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其实我们可以感知到语文的学习往往是一种厚积而薄发的行为,课外阅读则是“厚积”中的一个必要的手段,没有这个过程,就谈不上薄发。但是课外阅读这个厚积的行为,它的效果则是后显的。没有一两年认真的实在的实践,显不出效果不说,甚至于刚开始时还会表现为学生诸多的成绩下滑的现象,语文文化考试成绩不升反降。这主要是因为时间的分配上,课外阅读的时间多了后,书本知识在一定量上招到削弱,这种情况要等到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一定的积累之后才会得到改变,并逐渐加大优势,并且这种优势渐渐涉及到学生的其他方面。所以说这是一件有利于学生长期发展的好事,但往往第一个为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投入时间与精力的教师不一定能享受到这样做的成功与喜悦,而会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一件嫁衣。
(2)让家长认同开卷有益
家长们常常有这样一种狭隘的想法,学习知识就是学习课本上的课文,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除此之外,多看看一些作文书对学习肯定是有帮助的,至于其他的书,多看就不太赞同了:一方面是怕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是担心子女将心思不放在学习上了。其实这大可不必担心,只要所看之书不是毒害青少年的不健康的书,诸如科学、历史、地理、人文、小说、画报等等的阅读,都会对其学习语文,以及其它的发展有所帮助。曾经有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看课外书,把作业量降到极少,可有位家长见到自己的孩子每天作业的时间不长,赶紧进城为孩子买来课外作业,让他有时间就做,而教师提供的课外书却变得没时间阅读了。所以说改变家长的意识,让他们也参与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中来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作为教师不能指望农村的家长自主产生这样的认识。应该利用家访、家长会以及各种家校联系的时候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活动的必要性,学生可以读哪些书等等。还可以在对学生的作业量了解的情况下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内容作出相应的指导,请求家长配合,尽量使学生在家庭中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3)学生读书有趣、有益又健脑
相对于上课时的教材来说,课外书有着新鲜,故事情节强,内容丰富等许多教材所没有的长处,学生往往可以从中找到读书的乐趣,这种乐趣纯粹是阅读本身的乐趣。教师一旦将学生引入到这个天堂般的环境中时,以后要做的事就会少了许多。而且,这样做也符合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原理。学生在充阅读之后,也会逐渐明白读众多的书的好处。
而比改变意识更难的事,似乎应该是帮助农村的孩子切实解决阅读时需要的合适的课外书籍。
2、书源要有保障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学生自己拥有的图书相对城市来说相对要少得多,甚至可以用可怜来形容。城市中的学生有泡图书馆免费看图书的便利,这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行为。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
(1)学校有书要用好
农村学校用好学校内现有的图书,这是解决学生课外阅读书源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使得本省内的每所学校的硬件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农村学校也基本都拥有了自己的图书室甚至是藏书量较大的图书馆,有的农村学校也和城市中的学校一样配有电子阅览室。可以说,这些条件的改善大大丰富了校内的图书资源,而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无疑是解决学生缺书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但是如何有效发挥学校内图书应有的作用需要动一番心思:图书要通过图书馆进行流通,学校负责图书管理的教师所承担的任务往往比较重。所以说平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去借阅,也可以按图书室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前往借阅。这样学校图书馆内的图书流动性会加强,图书也不会成为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摆设。
(2)学生有书要借来
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书籍,虽说往往少得可怜,但是也总比没有的好。动员学生把那些已经看过的书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是一种最大化利用资源的办法。
(3)实在无书要添书
在班级内建立图书角,拥有一定量的书在班内进行交流,这是一件很有益、很实在的事。这样极大地方便学生图书的借阅,只是图书的来源往往没有保障。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尽可能让每位学生的家长能在每学期初给自己的孩子购买两本以上的好书,组建出一个对学生吸引力较强的图书角,平时再追加一些学生最想看的新的图书,那么图书角将成为农村学校学生课外阅读最强最有力的阵地。图书购买前教师一方面可向家长推荐目录,以争取买到最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当然以上行为前提必须是家长完全出于认同后的自愿行为。
无论学校也好,班级也好。作为其班级的语文学科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一个班级有了学校与家长的支持,在班级内能形成一个优秀的课外读物规模有班级人数2倍左右的时候,让这些书发挥最大的效能是语文教师最应该做好的事了。在班内配备一名图书管理员,或者教师自身负责对外借的图书进行登记,保证图书在学生流通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也可以对学生阅读的速度、书目等进行可能的调控。
在做好图书的流通工作的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3、阅读质量要提高
有了好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将成为教师必须做好的一件事。其重点应放在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指导以及习惯的养成上。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书让学生苦读、傻读、假读,是一个件得不偿失的事,学生往往因此失去阅读的兴趣。择好书后让学生慢慢的去品味是一件好事。这时对于学生阅读不作过分的要求,不抄好词好句,不写读书笔记,只是去寻找书中的乐趣。因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事。农村学生起点不一,有的在四年级时已经看过《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开始阅读《上下五千年》《西游记》,而大多数则不然,层次不一。这种能力上的不一致要求教师找到他们各自力所能及的读物,有的学生可能推荐书目由他们自由阅读,有的则要放低要求,让他们读能看得懂,看得有趣的书,找到读书时书中本身的乐趣,甚至启用一些带画带拼音的画报等等。等学生去体味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往往就成功了一大半。
(2)时间要有保证
学生有了书,如果没有时间保证,效果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在学生兴趣还不够浓的时候,这将不易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保障学生的读书时间,最主要的是将不必要的作业减到最少,同时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短期内出现下滑而失去坚持下去的勇气。语文教师带头将家庭作业控制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以预习、复习课文内容为主,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写一则日记,也用15分钟,加上数学、英语等学科总时间要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这样学生最迟五点到家,六点完成作业,七点前用餐活动等,到八点前入睡可以至少可以进行一个小时自由的阅读,定期读书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有极大的帮助。
(3)方法要得当
缺少了老师的指导的学生 “自由阅读”是学生最轻松享受的阅读,但也不能完全放任。虽说与图书的准备,学生读课外书兴趣的培养相比,方法的指导显得次要一些,但“带着字典看书”,“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要思考”能及哪些书只要浏览,哪种类型的书要精读,甚至可以背上一背,都是教师应该加以指导的。其中中高年级以日记的形式写读后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可以让学生的作业负担没有增加,同时也提供了较好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读上一两篇上佳的读后感对于指导学生如何读书与写作都将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4、活动要组织
利用一些与读收相关的活动,可大大推动了读书活动的有效开展。比如开学初举办“读书月”活动,让学生把假期中自己读过的书拿到班级里分享,比一比一个月中自己读了哪些有意义的书。再比如说读课外书,用日记写读后感,教师将好的日记录入到电脑中打印出来,张贴到班级里或学校的橱窗中,供其他同学学习的同时也鼓励了一部分同学。当然,读书活动的建设过程如果能做成一个持久的、长期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次比赛,一次活动,那么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很好的引领学生多渠道、多时空地持久阅读是一件好事。
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和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当教师用心帮助学生找到好书之后,再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