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的眼神和正常人有什么不一样??

患者信息:男 35岁 广东 深圳

  最大的区别就是潜意识和显意识的区别。
  精神病患者完全是潜意识在控制自己,正常人则是显意识在控制自己。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缺乏自制力,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精神病与神经病区别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常常存在一种错误的概念,就是把神经病和精神病混为一谈。每当听到人家说“神经病”,马上就会想到“疯子”、“傻子”。其实,精神病和神经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为一谈。   精神病,也叫精神失常,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并可以通过医疗仪器找到病变的位置。常见的神经病有: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病、脑出血、脑梗塞、癫痫、脑肿瘤、重症肌无力等。患者应去神经科寻求诊治。

  精神病的分类
  对于精神病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习惯分为十四种: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   2、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或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继发脑功能紊乱。    3、酒依赖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由于长期饮酒形成依赖(成瘾)后逐渐出现精神障碍,或在突然停饮后急剧发作。   4、鸦片类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   5、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食物中毒、医学药物中毒)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   6、精神分裂症:为较常见的重型精神病之一,多起病于青壮年主要可分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等,常见症状有:精神恍惚、狂躁不安、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打人毁物、抑郁多疑等,病程迁延不愈,病人及家属痛苦万分。   7、偏执型精神病: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   9、情感障碍:为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改变为基本临床表现。   10、心因性精神障碍:由严重精神打击或强烈的精神刺激所致。   11、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常见症状有:恐缩症即害怕,身体某一部分缩进身体而死亡;由气功走火入魔,所致精神障碍:由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   12、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本人精神上感到很痛苦。通常始于童年,并持续终生,主要有偏执型,反社会型、冲动型、表演型,依赖型、自恋型。   13、性心理障碍:指两性行为在心理上偏离正常而导致活动行为上的异常,常见症有:窥阴症、露阴症、恋物症、恋童症、着装异性症。   14、精神发育迟滞:童年起即表现为全面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早期精神病人的异常表现
  精神病患者的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改变。性格变得与平时不一样了,比如表现孤僻,不愿见人,常常发呆,独自发笑,悲观厌世,对人冷漠,对事物的兴趣降低,整天疑神疑鬼,情绪多变,对他人怀有敌意,无故发脾气或者紧张恐惧,长期回避社交和工作等。   2、行为异常。行为作派变化明显或者变得让人不可理解了,比如表现长时间照镜子,整天不洗脸梳头,工作能力下降,睡眠日夜颠倒,走路爱靠墙根,穿着打扮怪异,不愿做家务,好对人和事纠缠不清,整日卧床不起,好管闲事,无故摔或者砸毁物品,收藏杂物、赃东西等。   3、言语异常。说话的方式方法变得不正常了,比如自己和自己说话,无故大吵大闹,满口脏话,与实际不存在的人对骂,爱说的人变不爱说了或者不爱说的人变爱说了,说的话或者深奥难懂,或者不符合逻辑,或者前言不搭后语,爱提一些"耳朵为什么不会吃饭"之类荒唐的问题,说背后有人议论自己,窗外有人说自己的坏话,广播电视节目是专门针对自己的等。   总之,如果一个人现在与过去相比,像是变了一个人,与他人相比,明显与众不同,那他就可能患上了精神疾病,必须到专科医院诊治,否则会使症状恶化,增加治疗难度,增加复发机会,增加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自杀危险性,社会功能减退,造成精神残疾。   精神刺激会使人罹患精神病   当人遇到不良情绪刺激(医学上称生活事件)时,不论这事件是怎样引起的,在心理上总会产生某种压力,心理学称为"应激反应"。当生活事件发生后,心理应激反应使大脑皮层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大脑边缘系统,使垂体k内分泌的活动发生病理性改变。在心理应激反应初期,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等分泌增多,并迅速达到顶点,然后又迅速降到正常基线以下(心理否定期),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正这种变化,使得人的心理、生理产生致病性改变。如果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就会产生心理平衡失调,大脑功能活动紊乱,进而发生精神疾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0
精神病患者的大脑和眼睛运转速度都比常人慢,大脑判断力低下,理解力低,眼睛看周围环境也是很慢,大脑处理信息延迟,两眼无神因为脑里都是一团浆糊。精神病往往都内心阴郁,排他性攻击性很强,会出现幻听,往往感知到的人和事都是对自己不利的,总是觉得周围的人或者意识里的人都在害自己
第2个回答  2011-05-16
我给你举个例子 很容易明白
人类所能感知的事物都是人的大脑给的形象
正常人 视觉 听觉 感知的 收集起来 通过大脑 形成我们所看到的 听到的 感觉到的正常的东西
精神病人 由于神经上出了问题 他们感知的东西 在传输到达大脑后 会有所扭曲
比如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 在他们眼里可能就是一个怪物
我们看到的静物 在他们眼里就是动的东西
总的来说 是判断的上的不一样
精神层面不一样
第3个回答  2011-05-15
强迫症,患者会把目光聚焦在极其细微的细节上。比如打字的时候极其用力的盯着键盘缝隙里的灰尘。

自闭症则是自己的事物上而完全把注意力从他人身上移开。所以基本上你盯着他看就会让他觉得被侵犯。而不知所措

外倾型神经症患者的情绪很反常 一分钟前独自在哭 几秒后可能因为喜欢你身上的一个纽扣开心的大笑拍手

精神分裂在一般环境下很正常
第4个回答  2011-05-15
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大部分人的眼神与正常人眼神没区别,只有小部分目光呆滞,注意力不集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