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病人应该怎么护理?

如题所述

偏瘫是指肢体某部分的随意运动功能产生了障碍。多由老年人常见而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所引起。病程长,恢复慢,肢体瘫痪的范围越广,肌力损害越大,病人的痛苦就越深。偏瘫的早期表现为软瘫,后期大多呈痉挛。产生肢体挛缩,关节畸形,容易引起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偏瘫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偏瘫后病人半身不遂,不能活动,有的失语,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创伤很大,常情绪激动、悲观失望,对康复失去信心,有的性格变异,哭笑无常,对此,护理人员要好言劝慰,鼓励病人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意志,尽量减少病人的思想负担,要及时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他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

病人瘫痪的程度有轻、有重,有的肢体能动,但力量不足,有的知觉和功能完全丧失。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以不同的照顾。不能单纯用同情、可怜的心情来对待他们,要像对待常人一样对待他们,但又要给予他们必要帮助。一般来说,护理人员要做到:

(1)病人的卧室空气要保持清洁流通,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避免吹对流风,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和清洁,安全使用各种保护用具,如预防褥疮用的气垫充气要恰当(1/2~1/3饱满量为宜),确实垫在皮肤受压处;用护足支架减轻被褥对瘫肢的压力;使用热水袋时防烫伤;发热时用冰袋降温防冻伤(应加布套),定期翻身、拍背,以防褥疮和肺部感染。

(2)注意病人的个人卫生,保持头面、口腔、衣服鞋袜的清洁。衣服宜宽大,式样简单而柔软,裤腰部最好用松紧带而不用扣子,便于病人单手穿拉,裤子不宜过长,以免拖地而引起摔跤;有面瘫流涎的可用小毛巾围在颌下,或用围涎;瘫肢的鞋要轻软、防滑,适当比健足的鞋大一些(因患足常有肿胀),用鞋带结牢在踝部,以免拖步时掉落。

(3)偏瘫病人大多有动脉硬化,饮食宜低胆固醇、低脂肪,限制吃动物脂肪或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奶油、动物内脏、蛋黄等。多吃蔬菜、水果,适当的动物蛋白质(瘦肉、鱼、鸡等)。少量多餐,不宜过饱,更不宜暴饮暴食,戒烟酒。不能自己进食的要喂饭、喂水,进食鱼肉不要带刺或碎骨。有面瘫的病人喂饭要从健侧往口慢慢送入。

(4)为了预防瘫痪肢体的挛缩畸形,要尽量保持肢体置于功能位置。各关节的功能位置如下;肩关节的功能位置是敬礼位(使肘与前胸平、拇指指向鼻子);肘关节应屈曲90,也可变换伸直位;腕关节置于背屈30~45,手指轻度屈曲,可握直径4~5厘米长方形物体;髋关节处于下肢伸直位,腿外侧置枕头或沙袋,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关节处于伸直位,防止屈曲性畸形;踝关节背曲处于与小腿成90位,足底垫沙袋防止足下垂。

(5)病情稳定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对功能锻炼首先要树立信心,循序渐进,待之以恒,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听之任之。一般原则是以健侧带患侧,以下肢促上肢,由卧到坐,由立到走,由支架到徒步,由粗大的一般动作到精细协调动作,要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最好对训练的内容和量订出日程表,根据病情和进展情况随时修改。

开始时作被动活动,按摩患肢,大小关节作屈伸、内收、外展等活动,以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挛缩、关节僵直。经过一阶段被动活动后,肢体的运动和知觉有所恢复后可做自动运动锻炼,刚坐起时动作要慢,特别是头部转动不宜过猛,可用健手抬患手,上下运动,患者如能运动,可在手内握核桃或钢珠来回搓动。下床活动时应有人搀扶,练习站立,搀扶着或用学步车慢慢走路。病人恢复行动心切,常会出现不顾病情和体力许可与否就进行锻炼,在旁扶持的护理人员要掌握分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